•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调查研究 >> 乡土随笔 >>
  • 宋丽朝:“接生员”背后的文化反思(我的回乡观察①)
  •  2015-02-25 08:25:10   作者:宋丽朝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0   评论:0
  •  【字号:
  • “接生员”背后的文化反思(我的回乡观察①)

     

    宋利朝(河南郑州)

    2015年02月25日03:3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编者按:春节刚过,多少人载着浓得化不开的乡愁离乡返城,带着感慨,也带着思考。农村有哪些新变化,面临哪些新挑战,又有哪些新机遇?从今天起,我们将陆续推出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师生撰写的“回乡观察”。或许他们所见的只是一个侧面,但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文字、饱含时代气息的思考,无疑为我们观察农村打开了一扇窗口。

      

      姥姥今年90岁,是位慈祥的老人。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祭灶”,小年的开始,这天是个好日子,乡邻商议着来给姥姥“挂匾”(即送匾,为某人歌功颂德)。姥姥以前是我们这一带的乡村接生员,一辈子接生过的孩子成百上千,在缺衣少食的年月里,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往往会给一个家庭带来无穷的希望和欢乐。今天的乡邻不忘当年的恩情,在姥姥90岁高龄时,自发送匾以表恩情。

      我一下子想到了莫言的《蛙》,同样的亲人就在我们身边,同样的真情一直守候着我们。姥姥在农村做了40多年的接生员,足迹遍布方圆十多里,经她的手而诞生的孩子,有的已经当了爷爷,有的还是年轻后生;有的是朴实农民,有的成了社会精英。姥姥说,过去农村的生活条件很不好,每次接生都要在床前一直守候着,有时要跋涉数十里路,有时要惊心动魄地拯救无呼吸的婴孩,但她从未抱怨过,因为这是一个生命在呼唤,更是对乡村传统的信仰。

      乡村社会又何尝不是在“生”与“接生”之间被塑造?人是核心,感情是主导。接生一个新生的婴儿,需要知识与技能,更需要许许多多对于人本身的呵护与关爱。人生父母养,重要的不是物质上的付出,而是心灵之爱。在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乡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又延续着乡村社会的文化基础。因而,乡村社会的接生员不仅是替人接生,也在无意间塑造了这个爱与温情的社会。被人接生、被人爱护、被人帮助、被人照顾、被人亲近,这些都是成就乡村社会文明的重要元素。每个婴儿的诞生都是一次新世界的重塑,每一次受人相助都积累了彼此的温情。

      如今,农村已渐渐远离情感之网的演绎和编织,被“接生”的乡村社会也被现代技术和现代理性日益侵占。乡村“接生员”就像很多农村手艺人一样,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医生越来越专业,医院越来越规范,出生条件越来越好,这些给新生命的降临和健康带来了更多保障,当然,可能也少了过去那种“乡土情分”。农村当然不应该拒绝现代化,只是,在拥抱现代化、工业化的同时,也让人感慨那些正在淡漠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如果“接生”仅仅成为一项工作,不再承载乡村文化再生产的使命,那么,情感纽带就又少了一环。

      从这个角度说,乡邻送匾与其说是为姥姥歌功颂德,不如说是整个乡村社会的“乡愁”,是传统社会进入现代文明后的一种文化怀旧,当然,也是一种反思。


      《 人民日报 》( 2015年02月25日 05 版)
  • 进入专题:2015年回乡记
  • 责任编辑:sn
  •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 评分: 1 2 3 4 5

        
  •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