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在一些人的眼中,“老年人”与“振兴”,“老人农业”与“三产融合”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乡村振兴终究还是要靠青壮年人,尤其是靠各种能人返乡、下乡。从实践来看,一些地方也出台了许多鼓励能人下乡和返乡的政策措施,而老年人和老人农业,则被选择性地忽视了。笔者认为,乡村无论怎么振兴,老年人群体的生存状况都不能被忽视。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乡村振兴更是要与农村老龄化问题统筹考虑,农业现代化还要考虑到老人农业的存在空间。

       理解“老人农业”的合理性

       提到老人农业,许多人想到的不外乎如下几点:一是老人农业落后没有效率,中国农业真危险;二是老人种田很辛苦,应该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将他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颐养天年;三是老人种田说明子女不孝,可见世风日下,社会伦理体系崩塌。不论哪种想象,都共享同样的预设:老人种田不合适、不应该、不正常,甚至不人道,必须予以改变。

       在笔者看来,当前各界对老人农业其实充满误解,相应的,其担忧和同情不但很有些无的放矢,甚至可以说是缺乏真正的人文关怀的。我们应该真正深入到现实中去考察,看老人种田到底效率如何,尤其是要设身处地去体悟种田对老人所具有的意义。笔者想强调的是,老人种田虽然在接受新技术等方面存在一些缺陷,但在当下的中国却具有相当重要的合理性。考虑到许多农业政策实际上对老人种田造成了不利影响,理解这种合理性就显得非常迫切。

       认识老人农业首先要将其置于农民“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生计模式和“接力式进城”的家庭城市化路径中考察。这个生计模式的意思是说,农民家庭内部实行代际之间的分工,年老的父母在农村务农,年轻的子女外出务工,一个家庭就同时拥有务工和务农两笔收入,就能在村庄中获得比较体面的社会地位。接力式进城的意思是,农民进城是通过家庭内部代际之间的接力方式完成的,父母进城务工到一定年纪,若不能在城市立足,则退回农村务农,同时支持子女通过教育或务工经商等方式继续实现家庭的进城梦。这种生计模式和进城路径是中国农民在传统伦理文化孕育出的因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理性抉择,换句话说,这背后有着深沉的伦理责任支撑。从四十岁左右逐步返乡,中年父母们还有十几年时间去创造财富,为子女进城梦传递好接力棒。随着年龄增加,特别是到了六十岁,也就是我们通常认为的步入老年阶段时,一个通常被认为是“老人种田”的群体就出现了。不过,就我们的调查来看,若耕作条件和机械化水平有保障,六十多岁的老人耕种十几甚至几十亩田并非难事。老人在家庭中的角色真正发生重要改变是在其从农业劳动中部分或彻底退出之后,这时,他们已经基本丧失财富生产能力,变成一个消费者,对于家庭要集聚稀缺资源在村落中竞争体面的社会地位和支持子代进城来说,这时的老年人就变成了负担。正是在这个时候,如果老年人还能力所能及地种一点田,则不仅对于老人,而且对于家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一般来说,此时老年人的体力已经有限,农业产出已经不能为家庭贡献财富,而主要用来维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所需,这也意味着可以减轻一部分的家庭资源开支。这正是老人农业的第一个重要意义。它使老年人可以自力更生,不去切割稀缺的家庭资源,避免沦为家庭负担。经济独立给老年人带来的是比较宽松和友好的家庭生存空间。

       除此之外,务农还会给予老年人更为积极的价值和意义体验。这可以区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劳动带来的直接的生活情趣和自我实现感,二是不拖累子女甚至多少有所贡献带来的源自伦理责任实现后的深沉的人生意义感。

       许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适量的农业劳动对于老年人非但不是痛苦,反倒是一种休闲方式;是一种充实有趣且满含深情体验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生命衰老却依然可以凭借付出而有所得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的途径。由于轻简便农业技术和机械化的发展,如今的农业生产早已告别肩挑人扛的时代,再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来想象农业劳动已然不合适了。换句话说,农业生产环节中最耗费体力的耕、种、收三个环节基本可以用机械或雇工的方式完成,老人需要直接投入的其实只是日常化的田间管理环节。田间管理最重要的不是体力,而是经验、精力(也即责任心)和时间,这恰恰是老年人的优势所在,也正是务农最有趣的环节所在。试想,生命日渐衰落,可老人们依然可以凭借自己的投入付出获得回报和收获,在丧失财富生产能力、更加丧失社会地位的情况下,这种自我肯定和自我实现感是多么弥足珍贵啊。

       更加深沉的意义体验是,中国的老人心中始终装着自己的子代和孙辈,装着整个家庭的兴衰荣辱。他们感同身受着家庭在激烈的生存竞争和面子竞争中的压力。他们终其一生都在为这个家庭鞠躬尽瘁,人生的圆满就是在寿终正寝时看到家庭兴旺发达。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在步入老年能够依靠务农首先养活自己,其次能够多少接济儿孙,而不是拖累他们,成为家庭负担,那就不仅仅能够获得前面所说的那种自由自主的生活空间,还能获得略尽伦理责任的深沉的满足感。

       “老人农业”需要人文关怀

       正是在上述两个层面的意义上,我们看待老人农业确实需要多一份人文关怀。这里所说的人文关怀不是站在外人立场上的廉价同情心,而是能够设身处地的肯定老人在相对轻松的农作劳动中所能获得的修养身心、自我肯定和自我实现感。为此,三农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应有这个方面的考虑。不应用简单化的经济效率来衡量老人农业,而要用更加有高度和温度的视野来看待和认识这一现象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不要把眼光只盯在能人身上,能够带动农村发展的能人固然要支持,但也要注意防止能人下乡却排斥老人。要通过政策支持为老人更加便利和高效地从事农业创造条件,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为进一步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现代农业技术进入农业提供合适的土地政策和财政支持政策,比如通过土地整理更好地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通过土地政策调整为土地集中连片,进而更好地接应机械化创造条件,等等。

      本文发表于《社会科学报》第1601期第2版,作者为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副教授。

  • 责任编辑:王德福
  •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 评分: 1 2 3 4 5

        
  •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