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积累动力不足与集中连片式贫困

    ——以市场-村庄-农民的三维框架为视角

     

     

    内容提要:与中西部其他农村地区主要因病因残导致家庭劳动力残缺,而形成个别性贫困不同,武陵山区S县却呈现为一种集中连片式贫困。在外部自然条件极大改善,且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已形成后,家庭积累动力不足是当地集中连片式贫困的内在机制。其具体表现为在劳动投入上不追求家庭收入的最大化,而在家庭支出上则采取挣多少花多少的即时性消费行为。研究进一步提出市场-村庄-农民的三维理论框架,去解释农民与市场关系呈现出的区域差异,以及本地农民家庭积累动力不足的发生机制。这也将为新时代我国贫困治理与精准扶贫政策执行提供启发与新思路。

    关键词:集中连片式贫困;家庭积累;贫困治理;精准扶贫

     

     

    一、问题的提出

    2011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明确规定武陵山区、六盘山区、大别山区等14个区域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新时期新阶段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然而,连片特困区并不是最近才提出的,早在1984年,《关于尽快改变贫苦地区面貌的通知》就已经提到了连片贫困地区这一概念。在被称为扶贫开发元年的1986年,贫困地区被分为14个片区。1988年,国开发[1988]2号文件在确定牧区专项贴息贷款扶持县的同时,在原来14个贫困片区的基础上增划和调整,把全国贫困地区划分为18片。通过对比发现,前后不同时期划分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着极高的重复性,这说明这些地区经过二三十余年的扶贫开发,还依然处于集中贫困的状态。这些地区往往地理空间相邻、气候环境相似、社会文化相通、致贫因素相近。因此,基于代表性个案深度剖析该地的贫困发生机制,对于反贫困治理事业兼具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武陵山区S县由于恶劣而脆弱的生态环境,早在1986年被评为第一批国家贫困县后,就开始大力推行开发式扶贫。经过30余年的扶贫开发投入,S县的交通路网等基础设施已经得到根本性改善,对于外出务工或劳动力迁移而言,区位不利因素在淡化。同时,经过几轮产业结构调整探索,S县部分乡镇已初步形成柑橘脐橙和茶叶产业种植。自从打工经济兴起后,小农家庭的收入结构发生很大转变,其中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已远超务农的农业收入,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小农家庭之间的经济分化,也主要源于务工收入的差距。那么,在已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与商品市场的情形下,同为劳动力输出地的中西部农村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应该不会太大,不同区域的贫困类型与发生率的差异也应该不会太大。

    然而,笔者在武陵山区S县调研时发现,与大部分中西部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主要因病因残,导致家庭劳动力残缺而形成个别性贫困不同,武陵山区却依然呈现为一种集中连片式贫困。所谓个别性贫困是指当地的贫困家庭只是极少数的个别现象,呈现为零星的点状分布,而且往往是由于家庭劳动力残缺而致贫。而集中连片式贫困相较于个别性贫困而言,表现为贫困家庭的集中式片状分布,如一个村落形成整体的普遍性贫困,不仅贫困的发生率高,而且也非因病因残致使家庭劳动力残缺致贫所能解释。那么,在经过三十余年扶贫开发,外部不利的自然、交通条件等结构性因素已根本改观,并且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形成,而本地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收入并不低于中西部一般农村的情形下,为什么本地还会形成集中连片式贫困呢?

    关于贫困的研究浩如烟海,学界和政策主流是从收入的视角理解贫困,即将贫困定义为因收入不足而带来的支出困境。关于贫困的成因与发生机制,既有研究主要有两大研究进路:一是结构制度主义路径,将个体的贫困归因于外部的结构和制度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经济力、社会力和制度装置制造的不平等(陈宗胜、沈扬扬、周云波,2013),具体表现为要素贫困论(沈红、周黎安、陈胜利,1992)、社会排斥论(阿玛·蒂亚森,2005;唐钧,2002)、相对剥夺论(林卡、范晓光,2006)和制度剥夺论(张德元,2002)等;二是文化个体主义路径,刘易斯提出的贫困文化范式将贫困研究从结构解释转向文化解释,将贫困归因于穷人所共享的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一种亚文化生活方式(周怡,2002),具体表现为人口素质论(王小强、白南风,1986)、知识贫困论(胡鞍钢、李春波,2001)和人力资本论(汪三贵,2008)等。在主流收入型贫困研究以外,有学者指出新时期我国贫困的类型和性质都已发生变迁,农村收入型贫困大为缓解,但是消费型贫困开始席卷农村,农民收入的增长远远赶不上消费的增长(郑晓园,2016)。农村消费与城市消费相比,一直被认为是不足的,农民勤俭持家的形象深入人心,政府也一度出台刺激农民消费的相关政策(安毅、张青,2007)。事实上,农村消费不仅不是不足的,反而越来越构成农民家庭贫困的新诱因。

    然而,不管是单一的收入维度,还是单一的消费维度,都不足以解释武陵山区S县呈现出的集中连片式贫困现象。在我国农业剩余占GDP的比例不足10%、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交通设施的改善等外部结构与制度环境改善后,武陵山区依旧形成集中连片式贫困的社会事实,就不是外部结构性要素所能解释。而贫困文化解释路径诉诸贫困群体的观念与主观动因,对于集中连片贫困而言虽然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在援引以刘易斯为代表的贫困文化理论时存在简单化套用或泛化使用的倾向,没有深入我国贫困地区社会的内在机制中理解。武陵山区农民在劳动投入上不追求家庭收入的最大化,在家庭支出上则采取挣多少花多少的即时性消费,重复的是一种小农循环经济与家庭简单再生产逻辑,而家庭扩大再生产的动力不足。基于此,在吸取收入不足型贫困和消费不足型贫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依据当地农民的家庭积累观而提炼出积累动力不足型贫困这一理论框架,对集中连片式贫困现象进行再解释。这也将为新时代我国精准扶贫政策执行与贫困治理提供新思路。

    为此,笔者所在的团队一行15人分成3组,分赴S3个乡镇做为期15天的驻村调研,3个乡镇分别是县中镇、县郊镇和远郊镇,笔者所在的小分队为县郊镇,即水镇政府和水镇桂村[1] ,本文材料皆源于此。本文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通过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在全面了解村庄的家庭、经济、社会、人情、风俗习惯、村级治理等情况的基础上,分别对桂村的建房、进城买房、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外出务工以及家庭收支情况等做了详细的数量统计。3个小组在同一个县不同区位条件的乡镇同时调研,于调研期间开展了3次集体讨论,各小组间的经验材料可以相互验证,不同乡镇的特殊性因素也更易识别,使提炼普遍性机制具备了经验基础。

    二、集中连片式贫困:经验悖论的呈现及其分析

    武陵山区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而地处武陵山区的S县早在1986年即被列为首批国家级贫困县。S县高山丘陵连绵不断,山高、林密、人稀,交通出行不便。在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后,经过三十余年的扶贫开发投入,当地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已极大改善,甚至比中西部一般农村的道路交通条件都要好。同中西部普通农村地区一样,外出务工构成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相较于同为打工经济的中西部一般农村地区,从客位视角来看本地依然呈现为集中连片式贫困。从外观上看,本地农民大部分还居住在土坯房中,楼房的兴起方是最近三五年的事,而且建楼房者没有不欠债的。从实质的家庭积累上看,本地农民几乎没有什么家庭储蓄,绝大多数家庭每年只能维持收支平衡。但是,本地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外出务工的收入水平,并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下面就以笔者调研的S县县郊镇农村——水镇桂村为例来说明。桂村距离水镇15公里山路,全村有1671人,486户,1624.6亩耕地,下辖11个自然村落,每个村落一般3050户。因为自然资源条件的优势,海拔较低的几个村落发展起了柑橘脐橙产业,经济条件相对较好,楼房率较高。然而,在水镇14个行政村中,能发展柑橘脐橙产业的并不多,因此大部分村庄土房率很高。

    1、村落的住房结构

    村落之间的经济分化集中表现于农民住房的差异。目前当地村庄只有楼房和土房两种房屋形态,楼房的大规模建设也主要开始于最近三五年,房屋建设的代际更替慢。当地农民建楼房一般是三间两层(20万元)或两间两层(15万元),建楼房基本上没有不欠债的,一般是存款有六七万元就开始建,不够时就向亲戚朋友邻居借,建好房屋后再外出务工四五年挣钱还债,形成前五年攒钱,后五年还债的建房模式。根据农户家庭居住的是土房还是楼房以及有无在县市买房三个指标,笔者统计了全村的住房结构,如表1所示。在桂村11个自然村落中,有经济产业的24810村落的楼房率基本上都超过80%,其次是9531村落,而最差的则是6711村落,楼房率基本上不足30%70%以上的家庭都还住土坯房。此外,表1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就是当地农民进城买房的比例是很少的,城市化意识与水平极低。

    村落

    户数

    人口

    土房

    土房率

    %

    楼房

    楼房率

    %

    县市

    买房

    买房率

    %

    2

    41

    138

    2

    4.9

    39

    95.1%

    0

    0

    4

    43

    118

    6

    14.0

    31

    72.0

    6

    14.0

    8

    39

    153

    6

    15.4

    33

    84.6

    0

    0

    10

    45

    150

    8

    17.8

    37

    82.2

    0

    0

    9

    45

    148

    10

    22.2

    34

    75.6

    1

    2.2

    5

    45

    172

    10

    22.2

    33

    73.3

    2

    4.5

    3

    48

    162

    11

    22.9

    37

    77.1

    0

    0

    1

    38

    141

    16

    42.1

    19

    50

    3

    7.9

    11

    48

    155

    32

    66.7

    15

    31.3

    1

    2.1

    7

    48

    176

    36

    75.0

    10

    20.8

    2

    4.2

    6

    46

    158

    40

    86.9

    5

    10.9

    1

    2.2

    * 1:村庄住房结构统计

    2、农民的家庭储蓄

    从当地农民建房借债率高和土房居住率高的情况可知,农民的家庭储蓄普遍较少。如果从家庭储蓄来分析的话,村落之间的分化度也是比较低的,全村家庭存款在5万元以上的不足一半,绝大部分家庭每年的收支基本平衡。最富的8村落41户,家庭存款10万以上的有四户占5%5万以上的约20户占50%11村落42户,家庭存款10万以上的为0,家庭存款5万以上的有4户占10%。虽然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扶贫,当地大部分家庭的积累居然都不超过5万元,仅能维持收支平衡的生活状态。这和依据地方性知识判断农民的认知是一致的。如表2所示,当地农民就是依据家庭每年收支相抵后的资金盈余情况,来评价村落内家庭间分化的。

    比例

    群体特征

    尖子户

    10%

    一般是退休职工群体(教师、工人),有退休金,家庭无负担或者做生意的小老板

    中等户

    80%

    类资金活跃

    50%-60%

    能维持来年的肥料、种子、人情开支,略有节余

    类资金自足

    30%-40%

    基本平衡来年的肥料、种子、人情开支,无节余

    类资金稍短缺

    10%

    来年的肥料、种子、人情开支不足,需要临时借钱

    低保户

    10%

    一般是鳏寡孤独、老弱病残家庭,个体或家庭劳动力有缺陷,依赖国家救助

    * 2:农民的家庭储蓄统计

    3、农民的受教育程度

    一个人拥有的文化资本量对其参与劳动力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捕捉市场机会的能力有重大影响,学界一般将文化资本量操作化为受教育程度。笔者遵从这一学术惯例,对桂村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进行了统计,如下表3。依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在我国农村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大专以上只有0.5%。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桂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远远高于全国农村的平均水平,高中学历的比例高达20.31%,大专以上的比例也高达3.06%

    总人口(人)

    6

    以上

    小学

    小学

    比例

    初中

    初中

    比例

    高中

    高中

    比例

    大专

    以上

    大专以上比例

    1671

    1600

    430

    26.88%

    643

    40.19%

    325

    20.31%

    49

    3.06%

    * 3:农民的受教育程度

    4、农民外出务工的状况

    桂村村民外出打工时间较晚,大规模的打工潮兴起是在2008年以后,比全国要晚10年,所以本地没有形成一代农民工和二代农民工之分,只有一代农民工。现在村庄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数量也远低于全国一般水平。如下表4所反映的,全村1671人,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数量只有237人,其中务工流向省内和省外的各占一半,劳动力迁移呈现不足的状态。村庄50岁以上的男性就不会再外出务工,妇女一般在家种田、带孩子和照顾老人,外出务工的较少,外出务工的一般是中青年男性。当地劳动力外出的方向主要有两大类: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主要是在北京服装厂打工,工资是计件式,少数技术管理工工资较高,一年工资约10万元/人,普工工资一年约35/人;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则主要从事与基建工程有关的重体力劳动,如挖隧道、修铁路等,一年工资约35/人。

    总人口

    户数

    外出务工

    县内

    县外省内

    省外

    1671

    486

    237

    128

    109

    35

    83

    119

    * 4:农民外出务工的状况

    相较其他中西部农村而言,本地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拥有的文化资本量并不低,农民外出务工的收入也不低,说明大部分健全而完整的家庭劳动力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并不差。但是从农民的住房结构和家庭储蓄来看,当地农民又普遍陷入一种贫困状态,即绝大部分家庭都没有存款或储蓄,基本维系的是家庭简单再生产循环。而家庭积累的不足,导致家庭应对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家庭的脆弱性比较强。另一方面,从主位视角观之,当地农民在生活中并没有感到贫困的压力和焦虑感。这可以从表4中当地农民外出务工的状况侧面说明。在农民受教育程度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时,本地农民进城务工的数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其进城务工的动力不足,存在家庭劳动力资源的闲置。

    三、家庭积累动力不足:内涵与逻辑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当地农民应对自然和社会环境形成了一套地方性行为模式、生活态度和文化惯习,当地农民并没有很强的家庭财产积累和扩大家庭再生产的动力。只知埋头攒钱,不会吃喝享乐和走人情的人,会被当地的村民笑话为傻子,是当地社会的越轨者。在过去缺乏与外界联系而相对封闭的地方社会中,当地农民没有积累家庭财产以用于家庭发展和扩大再生产的意识与动力,挣多少就花多少以及时行乐,也构成了一种生活模式与亚文化类型,不能简单地斥之为贫困。然而,随着地方封闭孤立的状态被打破,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与婚姻市场逐渐形成之后,本地在全国范围内便陷入了经济洼地与婚姻洼地,成为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本地农民普遍贫困的原因和物质、能力、权利不足无直接关系(洪朝辉,2003),而是表现为深层次的动力不足,表现为家庭收入的非最大化原则和家庭支出的即时性消费原则,笔者称之为积累动力不足型贫困

    (一)家庭收入的非最大化原则

    积累动力不足型贫困第一个维度表现在对家庭收入追求上的非最大化原则,量出为入,从而根据家庭生命周期和人生任务来调节劳动投入的多寡,自然的结果就是家庭劳动力投入的不充分和弹性化,具体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家庭劳动力分工合作结构中,只有夫妻分工,而无代际分工。不同于全国其他农村地区普遍形成的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家计模式(杨华,2015),本地则普遍形成的是以夫妻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模式。在城市化背景下,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新三代家庭结构是最有效的社会竞争单位,市场适应性较强,有利于家庭的社会流动(张雪霖,2015)。在代际分工模式下,为了应对城市化带来的社会竞争压力,通过家庭组织形态的重组和深度动员,作为市场低效劳动力的中老年父母在农村务农和带孩子,而作为高效劳动力的中青年夫妻在城市务工,从而实现家庭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

    但是在S县并未形成代际分工合作的家计模式和新三代家庭组织形态,而普遍是夫妻分工合作的家计模式和完整的核心家庭结构。在当地文化中,父代对子代的代际责任有限,父母的人生任务主要是将其抚养成人,并帮助其收亲婚配,而且结婚成家主要是子女自身的责任,父母只是在有能力的条件下帮助其完成婚姻大事。相应地,子女成家后有了小孩就是子女自己的事,父母并没有帮带孙子的义务,代际独立性强,很少存在隔代抚养的情况。一般在子女成家后,父母有劳动能力的时候都是自己种田生活,要过自己的日子,不愿意帮子女带孩子,如案例1。用当地的话说:父母也有自己的负担,操不了子女的心,带孩子是他们自己的事。但是,子代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当父母有病残或年龄过高不能劳动时,子女就要在家照顾父母,而不能夫妻两个人全部外出务工挣钱不管老人。所以,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情况下,夫妻双方就至少要留一个人在家照顾老人和接送孩子上学,那么家庭中就只有一个劳动力外出务工,只能形成夫妻分工的家计模式,相较于代际分工模式就少了一个劳动力的务工收入。

    案例1  桂村1村落杜远登,55岁,有两个女儿都已婚,大女儿采取两头走[2]婚姻模式。大女儿有一个女儿11岁,小女儿有一个儿子4岁。杜远登身体有病,不能干重体力活,但是柑橘施肥、剪枝以及家务劳动等轻活是可以做的。大女儿希望父母能帮她带孩子,那么夫妻两个就能轻松的在镇上打工上班。但是杜远登夫妇种了2亩多柑子,还套种玉米,养2头猪,自己吃一头卖一头。杜远登认为自身有负担,带不了小孩。也不喜欢带小孩,小孩不听话不好招呼,说深了又不好,现在家里都只有个把娃很稀罕,管又不好管,不如两个老的单独生活自在                                                                    


    户数

    夫妻

    分工

    夫妻全部外出务工

    家庭残缺型

    (包括重残、丧偶、离婚、光棍)

    1村落

    36

    16

    9

    类,上无老,下无小,6

    11

    类,离婚5户,其中有孩子由爷奶带的2

    类,父母有退休金,帮带小孩,2

    类,光棍6户,包括有残疾和无残疾的

    类,外地媳妇型,1

    * 5  1村落家庭分工模式

    在夫妻分工合作的家计模式下,一般夫妻只有一个外出务工,一个留守村庄务农和带孩子,所以村庄劳动力外出务工数量相较于中西部农村其他地区要少很多。在本地有三类例外情形下是夫妻一起出门打工的:(1)上无老,下无小,四五十岁的中年夫妻关门闭户一起外出务工,一般是家里的老人已经去世,而小孩也已经长大成人,无后顾之忧的家庭,如表51村落有6户是这种类型。(2)父母是退休公职人员,如退休教师或工人,有养老保险和退休金,无生活负担而且身体好,可以帮儿子带孩子,年轻夫妻可以专心一起外出务工,如表51村落有2户是这种类型。(3)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儿子娶的是外地媳妇,实在没有办法,父母不得不帮忙带孩子,儿子媳妇一起外出务工,如表51村落有1户是这种类型。另外11村落有1户媳妇是江苏徐州的,6村落有2户媳妇是河南的,也都是年轻夫妻外出务工,父母不得不帮忙带孩子,如案例2

    案例2  桂村6村落李发建,63岁,有一个儿子1980年生35岁,孙子6岁,媳妇1990年生25岁,河南邓州人,两个人在北京服装厂打工认识的,至今尚未领结婚证。孙子3个月大时,媳妇就把小孩放在家里和儿子一起出去打工。李发建和老伴也不想带孩子,但是他说:外地的姑娘不一样,在村里山高林立,生活不方便,手里又没钱,不自由自在,夫妻不在一起会影响感情,儿子说个媳妇不容易,不帮他们带孩子有啥办法呢。要是儿子娶的是本地媳妇,李发建也不会帮他们带孩子了。

    第二,劳动力的利用不充分。这主要表现在一个劳动力经常一年只打工七八个月,甚至五六个月,最长的也就十个月,有很多劳动力闲置的时间。他们常说:人这么拼命,也没得意思,干嘛这么辛苦。前面讲过本地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两个主要方向: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在北京服装厂,三四十岁的中青年一般从事基建工程,主要是在东北、内蒙、西藏、云南、贵州等地挖隧道或修铁路工程,一个工程结束了就再寻找下一个。但是一般一个工程结束,一年过了大半时间,再寻找下一个工程,过年前又干不完,春节无法回家,而对当地人而言,过年一般都是要回去的,所以索性就不干了,回家陪妻子孩子算了。对于成家的人尚且如此,对于没有成家的光棍就更是如此了。11村落理事长的弟弟是光棍,一年外出务工五六个月,挣的钱够生活和人情开支的,就开始回村玩了。 

    第三,根据人生任务接点或家庭生命周期事件的应急性需求而选择性投入劳动力和外出务工。依据生命周期理论(徐月宾、刘凤芹、张秀兰,2007),在农民的生命历程中,儿子娶媳妇建楼房是一次性花钱最多的大事。当地建楼房的一般模式为, 前五年攒钱,后五年还债。很多家庭在建楼房前未外出务工,由于建房欠债而产生还债压力,建房后他们就开始外出务工挣钱。一旦还完了债,到了五十岁左右的年龄,觉得自己也老了,差不多也该退休了,就不再出去打工,在家种田养老就好。在家庭有子女处于要上大学或儿子结婚要建房需要大笔开支的人生接点时,他们对劳动力的投入就会更多,就会更加努力地挣钱。而一旦完成了人生任务,没有大笔支出的压力时,他们就会过得相当从容安逸。当问及他们为何不努力挣钱时,他们则会反问:钱好还是人情好?在他们看来:孝敬老人、看管孩子、亲戚六邻为人好才是最重要的。想富裕,但更要家。人人有个家,人没得家,在社会上漂流有什么意思,终究还是要归根的。门一锁,回来还有啥意思。所以他们对劳动力的投入具有弹性、阶段性和选择性。                                                                                                          

    案例3  桂村1村落李明方53岁,女儿初中毕业已出嫁,儿子22岁初中毕业后在北京打工,现在已经谈好对象,尚未婚。2012年家里建楼房欠债后,李明方才开始外出务工,以前从未外出务工,现在债基本上已经还完,明年就不打算出去务工了。

    案例4  桂村 8村落蔡文星36岁,29岁结婚,有一个儿子6岁,父母60多岁。2010年建楼房花了12万元,欠债5万元,尚未粉刷装修。为了还债,夫妻两个婚后都到北京打工,儿子放在岳父家照料,两个人一年的收入在9万元左右,但是扣除两个人在北京的生活开支、孩子的学费以及在家的各种开支,一年的净剩余也只有1万多元。建房欠债5万元用4年时间才基本还完。无债一身轻,2016年蔡文星就不打算再外出务工了,在家里种柑橘脐橙,守着老婆、孩子和老人。但是若欠债未还完的话,他说过了年还会继续外出务                                                                                                                                                                                                                                                             工。

    (二)家庭支出的即时性消费原则

    积累动力不足型贫困第二个维度则表现为家庭支出的即时性消费原则,人生比较注重吃喝玩乐的物质性享受。在物质追求的基础上没有超越性价值的追求,所以就不会注重家庭的积累,奉行的是挣多少花多少、挣得多花得多、挣得少花得少的即时性消费原则。所以我们看到村内家庭之间虽有的不同档次的年收入,但其共通点在于扣除开支后存款都很少,到年终家庭收支相抵后存款1万以上的都很少。从案例5到案例7,家庭收入不等,生活质量都不低,却无存款。

    案例5  桂村11村落一个72岁的王婆婆,老伴是个老党员,有一个儿子40岁光棍,腿有点残疾,家庭条件较差,还住土房。家里3口人杀2头年猪,访谈时笔者问:你们吃得完吗?她惊奇地说:“1个人还划不到一头猪,怎么会吃不完呢!她喂了3头猪,杀了2头自家吃,卖了一头猪有点零花钱吃烟喝酒。她每天要喝1斤白酒,1个月3斤烟(20/斤)。每个月国家养老金70元,买烟后还剩10元。喝的酒是当地8/斤的粮食酒,钱不够就用玉米换酒。她说:每天都有肉,要肥的有肥的,要瘦的有瘦的。

    案例6  桂村3村落理事长向祖成38岁,父亲67岁,母亲66岁,有两个女儿,大女儿14岁上初中,小女儿7岁上小学。父母住在靠近田地的老房子单独生活。向祖成家庭年收入在五六万元左右,在其村落算是中上等,但是一年到头存不到钱,今年不但未存一分钱,还负债。家里有2辆摩托车和1辆面包车,都是代步工具,面包车主要是用来接送孩子上学。家庭开支如下:一年人情往来费用2万多,两个小孩的学费和生活费开支1.6万元,过年杀两头年猪7000元,面包车的油费和维护费1万元,加上其他生活开支若干,一年五六万也就花完了。

    案例7  桂村1村落向先富60多岁,是退休教师,有退休金。儿子30多岁,在北京服装厂是技术工,一年收入高达10万元,他们家是1村落的首富。有一个孙子3岁,媳妇和儿子平时一起在北京,媳妇专职带孩子。年收入高达10万元,笔者以为这一年应该可以存不少钱,但是意外的是他说一年下来也就存了1万元,其余都花完了。一家三口在北京的开销就高达6万元,过年回家给双方的父母买衣服就花了接近1万元。

    当地人比较舍得吃喝穿用,有钱就要及时地享受。而对于那些不舍得吃喝,一味节俭存钱的人,当地社会舆论是一种负面评价,会被笑话为傻子。吃穿都简便,舍不得吃,舍不得喝,把钱裹着,不会享受,不是傻子嘛!”“不舍得吃喝,存钱干嘛用?当地过年每家每户都要杀猪宰羊,人口少的杀一头年猪,人口多的要杀两三头年猪,平均每天至少要半斤肉吃。即使家里没有喂猪的,也要花几千元买一两头年猪杀。11村落理事长刘必春2个女儿都出嫁,两个老人杀一头年猪,春节为招待两个女儿回来,专门花1200元买一只羊杀,1只羊腿一餐就可吃掉,这就是在城市中产家庭也未必这么舍得吃。刘必春的岳父岳母83岁,自己种玉米、喂了一头猪,过年两个老人也杀一头年猪吃。用当地农民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这里的生活水平还是很高的。

    如果我们以现代主义的工具理性和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去审视(李猛,2010),不免会感叹当地人真是好吃懒做,太不理性而不知节制,缺乏社会竞争意识,甚至忍不住感叹贫困也是自找的。但是以他者的眼光来审视,当地农民没有人生目标,只有生活目标,没有长期目标,只有短期目标。正是因为找不到追求家庭积累与家庭扩大再生产的意义,所以才会形成家庭收入非最大化和家庭支出即时性消费的行动逻辑,进而形成一套收入不高、生活质量不低、弱家庭积累的生活惯习。在传统相对封闭的地域社会下,当地社会形塑的的小农循环经济与家庭简单再生产模式,构成了一种地方性文化。而当全国统一的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与婚姻市场逐渐形成,地方的封闭状态被打破后,竞争范围由地域转为面向全国时,此地便成了经济洼地与婚姻洼地,从而陷入一种积累动力不足型贫困

    四、市场-村落-农民的三维关系:积累动力不足型贫困的发生机制

    前面我们分析了在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的背景下,本地为何在农民也已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文化资本并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情况下,仍会形成集中连片式贫困。其内在逻辑在于本地农民家庭积累动力不足,形塑的是家庭收入非追求最大化与家庭支出的即时性消费行为,表现为劳动力投入的不充分与弹性化选择。那么紧接着的一个问题为,既然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本地农民也外出务工参与市场竞争,和中西部一般农村地区一样都属于外向型经济,为何本地农民会陷入积累动力不足型贫困?

    这涉及到农民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即全国性外部市场如何与农民个体发生关联。在以外出务工为基础的外向型经济下,我们先看农民是如何进入现代市场的,以及如何与市场发生互动。由于与市场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农民进入市场的路径,一般是靠亲戚带亲戚、老乡介绍老乡的传帮带方式,获得工作机会或市场获利的信息。同样农民进入市场后,在城市务工生活,其平日里往来互动的关系圈子往往还是其老乡群体。而且,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而言,城市以及当地市民并非其参照群体,城市只是挣取工资的场域;其生活的村落及其老乡群体才是其行为的参照系,也是其社会支持与意义生产的场域。那么,我们可以将现代市场视为外部系统,由当地农民组成的村落共同体视为内部系统。在农民进城务工的外向型经济情境下,以村落共同体为基础的内部系统其实是由进城和在村两端组成的,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而言,由于互助往来的圈子还是原来的老乡群体,犹如把村落熟人社会的关系搬进城里,而到了春节时期,他们又集中流动回村。

    研究发现,现代市场的价值力量不是直接传递和影响农民个体,而是要通过村落共同体作为媒介传播以影响农民的观念与行为。这里的村落共同体媒介,并非仅仅指具有特定地理边界的物理空间,更是指依托于村落物理空间而发育出的村落共同体关系,包括进城务工与在村留守两端人口。当村落内部系统的整合与自给自足程度比较高时,对外部系统的接受与依赖度就会比较低,现代性市场价值就不易影响当地农民。反之,当村落内部系统的整合与自给自足程度比较低时,对外部系统的接受与依赖度就会比较高,市场就相对容易影响该地农民。那么,由于村落共同体性质的差异,农民与市场的关系就会呈现出区域差异。而武陵山区村落共同体内部的社会关系呈现为低分化、高依赖与弱竞争特征,村落内部系统的整合度高,使得个体家庭积累的压力不足,对外部市场价值的接受与依赖度较低。因此,这便形塑了本地的积累动力不足型贫困,具体逻辑如下所述。

    武陵山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山高、林密、人稀,人与自然的关系投射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形成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交通非常不便,与市场的空间距离远,与外界的联系机会少。这使得一方面无法实现机械化生产,形成只能依靠肩挑人扛的小农生产与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难以从外部市场购买商品与社会化服务。那么,在生产生活中就存在很多单个家庭无法独立完成的事务,村落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互助需求度很高。同时,高寒山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带来的高风险性,进一步加强了人与人之间通过互助合作来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而且山区人口密度低,社会关系的可选择性或替代性不足,这使得村落共同体内部的社会关系具有高度依赖性。二是由于山高、林密、人稀的自然条件,一方面使得人地关系不紧张,只要家庭需要就可以去砍伐木材与开荒;另一方面农业产出低与农业剩余稀薄,只够维持一种糊口经济,无法支撑起高消耗的竞争性社会关系,发育出的是小农循环经济与家庭的简单再生产模式,村落内每个家庭之间是相对均质化的。那么,村落内部的社会关系就呈现为低度分化、高度依赖与弱竞争的性质。

    虽然经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投入,本地的自然面貌和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已得到极大改善,农民也已经外出务工参与市场竞争,但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当地农民应对自然和社会环境发育形成的村落内部社会关系模式与生活惯习却具有稳定性与延续性。农村人与人之间在超越血缘关系之上建立社会关联是通过人情机制实现的。当地人与人之间的弱竞争性和高依赖性特征决定了维系人情关系的重要性。在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因为市场理性的进入,传统的帮工互助体系已经瓦解,在农业生产中替之以市场化的雇工体系,甚至人情仪式上的互助也已经瓦解,替之以市场化的一条龙服务(贺雪峰,2011)。而本地至今在生产、生活、仪式上仍保留着完整的帮工互助体系,一户在摘柑橘脐橙销售时,有几十户来帮工、换工,劳动力强、人缘好的,前来帮工的甚至高达七八十户。当然他家有需要帮忙的,你也要积极去帮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遵守的是长期均衡互惠,而非短期理性计算。在红白喜事等人情仪式上也都是互助完成。白事抬棺不需要提前安排,能够形成一种自发自觉的互助秩序。过年杀了年猪就要请周围的四邻和亲戚过来吃肉,平日里大家经常串门聊天,冬天家家户户都会烤火,围着火堆边烤火边聊天,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是比较密集的。

    此外,人情关系在当地村落社会中实质上发挥着社会保障的功能。当地家庭年收入中的1/31/2都将用于人情支出,以维系社会关系。从客位的视角去看,也许会觉得当地的人情负担过重,使得农民家庭无财产的积累。然而,当地村民却会笑话那些把钱存到银行,而不会走人情和经营社会关系的人,认为存到银行的钱是死钱。因为在当地与市场的空间距离遥远的情形下,有钱也难以买到你所需要的商品与服务,反而高度依赖村落邻里之间的互助。即使你有钱,但如果你不走人情、不会为人处世,就可能被孤立而得不到邻里的帮助,无法在村落里生存。因此,我们看到这里的农民即使外出务工了,但是遇到村落里办红白喜事或其他集体活动,他们要经常回村参加,导致打工时间中断。

    用市场理性去看,这种行为似乎显得不够理性,时间与经济成本都高昂,而且不利于职业技能的积累发展。然而,以主位的视角去看的话,则能理解当地人的行为逻辑,因为其社会支持与意义场域来源于村落共同体,如果他长期不参与村落内的人情往来,则可能被孤立而无法在村落社会立足。虽然回去参加人情仪式活动,不仅要支付人情费用,还会耽误务工,减少收入,但是人情关系的维持能够保证在他家有困难的时候,能够及时获得他人的帮助。而且在村落社会场域内,由于大家遵循的是相同的社会规范,家庭之间的财产积累与经济分化度低,也就没有社会竞争的压力,因此也就没有较强的家庭积累动力。

    五、结论

    纵览我国政府的反贫困战略,其重点还局限于解决物质的不足,兼顾能力的不足。但是当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遭遇贫困者的动力不足时,再多的国家资源输入也难以让其脱贫致富,还可能出现扶贫扶懒汉的社会后果。以武陵山区S县为代表的集中连片式贫困地区,历经30余年的国家扶贫开发投入,外部不利的结构与制度环境已大幅好转。在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后,同为劳动力输出与打工经济的中西部农村,为什么还会形成以S县为代表的集中连片式贫困?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家庭积累动力不足是当地形成集中连片式贫困的内在机制,核心表现为家庭收入的非最大化和家庭支出的即时性消费两个方面。家庭积累动力的不足,进一步转化为家庭积累能力与发展能力的不足,特别是在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中,相较于其他区域的农民而言,其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就会不足。

    然而,当地农民并不没有因为家庭财产积累的不足而形成很强的压力与焦虑感,这在不同地区的农民那里形成了明显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农民与市场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以村落共同体作为媒介发挥作用。因此,笔者提出市场-村落-农民的三维理论框架,去理解不同区域农民社会行为的逻辑,试图把握集中连片式贫困发生的内在机制。近期,中央也在不断调整精准扶的内容与方式,开始重视扶贫先扶志的政策导向,市场-村落-农民的三维理论框架也将为精准扶贫政策的执行带来启发。要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首先在于要能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其次在于要能精准识别贫困成因。对于中西部一般农村的个别性贫困而言,精准扶贫需要精准到人。而对于集中连片式贫困而言,国家扶贫扶志难以通过精准到人实现政策目标,而需要以村落共同体作为政策对接的治理单元,才能有效地设计精准扶贫的内容与方式。中央倡导的扶贫扶志,针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形成的家庭积累动力不足型贫困而言,特别需要地方政府以村落为治理单元,实施广泛的宣传教育,激发当地农民家庭发展与家庭积累的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安毅、张青,2002扩大农村消费的总体思路与政策建议,《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853-57

    陈宗胜、沈扬扬、周云波,2013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的绝对与相对变动——兼论相对贫困线的设定,《管理世界》,2013147-76

    贺雪峰,2011论熟人社会的人情,《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20-27

    洪朝辉,2003:“论中国城市社会权利的贫困”,《江苏社会科学》,20032116-124

    胡鞍钢、李春波,2001新世纪的新贫困:知识贫困,《中国社会科学》,2001370-81

    李猛,2010理性化及其传统:对韦伯的中国观察,《社会学研究》,201051-30

    林卡、范晓光,2006贫困和反贫困——对中国贫困类型变迁及反贫困政策的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61187-194

    沈红、周黎安、陈胜利,1992:《边缘地带的小农——中国贫困的微观解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唐钧,2002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从克服贫困到消除社会排斥,《江苏社会科》学,2002341-47

    汪三贵,2008在发展中战胜贫困——对中国30年大规模减贫经验的总结与评价,《管理世界》,20081178-88

    王小强、白南风,1986:《富饶的贫困》,北京:人民出版社。

    徐月宾等,2007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反思——从社会救助向社会保护转变,《中国社会科学》,2007340-53

    杨华,2015中国农村的半工半耕结构,《农业经济问题》,2015919-31

    张德元,2002农村的人文贫困与农村的制度贫困’”,《人文杂志》,20021150-155

    张雪霖,2015城市化背景下的新三代家庭结构——以江汉平原的经验为讨论基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120-126

    郑晓园,2016农村消费型贫困的发生机理与治理策略——以鄂东S镇农民建房为例,《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42-48

    周怡,2002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社会学研究》,2002349-63

    阿马蒂亚·森,2005论社会排斥,《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王燕燕译,200531-7

    Insufficient Family Accumulation of Motivation

    and Concentrated Contiguous Pover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arket-Village-Farmers

    Three-Dimensional Framework

    Zhang Xuelin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Wuhan University, Wuhan

    Abstract: Unlike other rural areas in the Midwest where poverty is sporadic which mainly results from the lack of family labor due to illness and disability, S County in Wuling Mountain area appears a concentrated contiguous poverty. With the great improvement of external natural conditions and the formation of a national labor market, the lack of family accumulation of motivation gradually becomes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local concentrated contiguous poverty. Particularly, such a mechanism reviews through family’s unwillingness to maximization of their household incomes through labor input but prefer an immediate consumption behavior in household expenditure. Proposing a three-dimensional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market-village-farmers,”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rmers and the market as well as the mechanism of insufficient family accumulation of motivation among local farmers. It will also provide some insight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verty management and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ies in China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Concentrated Contiguous Poverty; Family Accumulation; Poverty Governance;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作者简介:张雪霖,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研究员。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村庄治理现代化的区域差异研究”(项目编号:18ASH002)

    [1] 依据学术伦理,本文对县及以下的地名和人名做了匿名处理。

    [2] “两头走”婚姻模式,又称为“不嫁不娶”,和传统的男娶女嫁和从夫居婚姻不同,可以男女双方的母家庭居住和享有家庭财产继承,同时男女双方父母也都要养老送终。

  • 责任编辑:zhangxuelin
  •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 评分: 1 2 3 4 5

        
  •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