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3.15~2015.4.27
吉登斯《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
布迪厄《科学之科学与反观性》
布迪厄《海德格尔的政治存在论》
吉登斯《超越左与右》
布迪厄《自我分析纲要》
卢曼《权力》
吉登斯《失控的世界》
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
吉登斯《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
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
卢曼《信任》
贝克《德国的欧洲》
布迪厄《反思社会学导论》
布迪厄《自由交流》
布迪厄《科学的社会用途》
布迪厄《国家精英》
吉登斯《现代性》
布迪厄《社会学家与历史学家》
贝克《全球化时代的权力与反权力》
布迪厄《帕斯卡尔式的沉思》
布迪厄《教育、社会与文化再生产》
布迪厄《关于电视》
贝克《什么是全球化》
贝克《世界主义的观点》
贝克《世界主义的欧洲》
吉登斯《气候变化的政治》
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
亚历山大《新功能主义及其后》
吉登斯《社会的构成》
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
吉登斯《社会学:批判的导论》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布迪厄《艺术的法则》
布迪厄《单身者舞会》
布迪厄《语言交换的经济》
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
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吉登斯《第三条道路》
克罗齐耶《法令不能改变社会》
克罗齐耶《行动者与系统》
克罗齐耶《科层现象》
图海纳《行动社会学》
图海纳《我们能否共同生存》
图海纳《行动者的归来》
布迪厄《继承人》
贝克《全球热恋》
贝克《风险社会》
贝克《全球风险社会》
贝克《个体化》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
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
亚历山大《世纪末社会理论》
布迪厄《实践理性》
马克思与涂尔干:谁是历史决定论者
社会学系12级读书会 李尧
我听说很多人都已经结束了涂尔干和韦伯的阅读,即将转入马克思和齐美尔的阅读。这个月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涂尔干与马克思的理论比较。大部分人经典理论研究的人,都在做或是都深深了解过韦伯与涂尔干的比较或是韦伯与马克思的比较。有可能还会有人把齐美尔与马克思进行比较,或是把齐美尔与韦伯进行比较。但是从来没人做过马克思与涂尔干的比较,更不要提历史决定论意义上的比较。在我阅读杰弗里·亚历山大的《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二卷》时,亚历山大经常将两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这一点对我启发颇多,也启发我对马克思与涂尔干的理论有了新的思考。
人们通常意义上认为,马克思才是历史决定论者。马克思的理论当中,给了经济以过高的地位,以致于人们在进行马克思经典著作阅读时总是感觉到经济的变迁决定了一切社会层面的变迁。借用帕森斯的社会系统的划分,就是目标达成决定了适应、整合和模式维持。而涂尔干则是一个唯意志论者,他的宗教理论当中提升了人的目的在社会行动当中的作用。实质上,这些都只是表象,属于社会学理论评论当中的浅薄之论,凭借感觉所作出的结论难免贻笑大方。
为了对历史决定论确立一个评判的维度,我们可以从诸社会概念当中进行反思,究竟什么意味着决定,决定有没有相反的词呢?我认为这样的一个词就是自由。那么将自由放到现实社会当中有没有具体的可测量的维度呢?借用尼可拉斯·卢曼的定义,实施自由的能力被称作是权力。那么,评价一种理论是否是决定论,所依据的维度应当是理论家关于权力的论述。观察一种理论当中权力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存在,可以评判一种理论是否是决定论。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马克思对于权力的论述。马克思的著作当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关于权力集中的论述。马克思将社会划分为两个对立的阶级,分别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拥有权力,被统治阶级不拥有或是拥有很小的权力。统治阶级拥有很强的自由,被统治阶级拥有较弱的自由,或者说是马克思所谓的“异化的自由劳动者”。拥有自由的人,就拥有摆脱被某个因素所控制的能力。因此,我们才会看到凡伯伦所谓的有闲阶级。所谓经济决定,是指掌握生产资料者的决定。各种维度上的社会精英将会合作,成为社会的统治者,这是一个类似于查尔斯赖特米尔斯所谓的权力精英理论。这是空间维度上的权力存在。在时间维度上,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如果能够实现全世界的无产者的大联合,那么就能够实现权力的反转,消灭统治阶级,使自身成为统治阶级。这是时间维度上的权力。
我们再将目光转向涂尔干对于权力的论述。涂尔干对于权力的论述十分轻视,在他的理论当中我们几乎找不到关于自由与权力的论述。唯一我们可以意识到的是,在涂尔干理论的社会化过程中,你在从教育转向职业的过程中,你是有选择职业的自由的。除了这一点之外,一切都是按照社会的自由逻辑在运转。同时你的职业假如对社会造成了一点点偏差,你将会被规范所矫正。等于说,涂尔干在空间维度上构造了一个完美的社会决定的世界。在时间上,每个具体的人都拥有一次自由的机会,但是很快会被社会规范所吞没。一个人假如说要想拥有一点点自由的话,也是在社会力的作用下。你必须通过履行仪式,才能够获得社会力。当然,涂尔干在其失范理论当中为其决定论预留了一定的空间。但是在其后人对其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当中,失范概念被演化为了分化概念。因此,社会处于一个分化与整合的轮回当中,失范中体现出来的人的自由只是幻象,是一种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幻象。权力根本不可能集中,权力是无比的分散,最终是社会通过操控每个人的权力,达成了社会的运行。
因此,一番比较下来,我认为涂尔干更加接近于一种历史决定论的范畴,而马克思的理论只是拥有一种历史决定论的表象,在马克思的方法论层面并不是一种历史决定论。涂尔干可以说是社会各结构的决定论,而马克思则可以说是统治阶级的决定论。
2015.2.1~2015.3.14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
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
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
鲍曼《寻找政治》
鲍曼《自由》
布迪厄《实践感》
格尔茨《文化的解释》
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
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
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
鲍曼《后现代伦理学》
鲍德里亚《游戏与警察》
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布迪厄《男性统治》
吉登斯《杜尔凯姆》
吉登斯《为社会学辩护》
吉登斯《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
布迪厄《科学之科学与反观性》
布迪厄《海德格尔的政治存在论》
究竟需不需要一种自圆其说的理论
社会学系12级读书会 李尧
现代性需要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行动进行分析,于是哈贝马斯首先摆出了前理解的概念。前理解隶属于合理化的生活世界的意识结构,原始思维就属于认识和行为的前逻辑。生活方式的合理性在于分布在所有层面,超越不同的互动领域,并跨越较长的时间,也就是一种生活历史。因此,较高层次的思维潜能在野蛮人与文明人那里都会存在。但是在外在的表现上是不一样的,原始思维是一种具体化的思维,可以分辨出同质与异质,等值与不等值。也就是说相对与类似这两个昭示着现象的存在的维度。但是原始思维是将现象之间的关系相互混淆的,自然具备了神性,即权威和力量,从而具备了人性,也就是人格化。这被哈贝马斯称作是平均化,即将自然界与文化放置于同一水平上。因此,文化独立于思维之外,而世界被想象物所装饰。这就是一种混淆了人与物,本体与对象的神话世界观,一种神话的文化解释系统。
现代性的变迁,也就是神话世界观向现代世界观转变的过程,即世界观的去神秘化的过程,分为自然的非社会化和社会的非自然化。在这一层面上的论述相对比较简单,因为自然与文化都可以客观陈述,但是主观领域的解释必须依托于移情。这就涉及到一个符指的概念,就是名称对于对象的指称关系。名称表达的是意义,对象表现的是事态;名称体现了一种内在的意义联系,对象处于一种外在的实际关系之中;名称建构出一种原因-结果模型,对象建构出一种起因-效果模型。而有效性与经验效果就成为了评价符指关系的指标。神话世界观的具体性,就在于内在与外在的统一。在后来的社会变迁之中,名称与对象逐渐分离。然而神话世界观是包含符指关系的,因此也是可批判的。根据哈贝马斯的分析,神话世界观具备了逻辑性,但却不具备科学性。也就是说在有效性上成立,但是在经验效果上并不成立。所谓科学,就是考虑前提的正确性与命题的结论。从有效性上来看,欧洲人与桑给巴尔人的理性并不一定存在差异。但是,桑给巴尔人的世界观并不一定属于正确理论与正确态度。世界观的评判是观察工具-认知的学习过程在何种程度可以得到促进或终止,如果世界观的合理性脱离了语境标准,也就是封闭的。桑给巴尔人的神话世界观是封闭的,他们缺乏选择的意识,认为信念是神圣的,从而也就从来都不为自己的信念所担忧。
我之前听到一种观点认为一种能够自圆其说的理论才可以算作是真正完备的理论。周新安认为我的思维根本不是一个完全闭合的体系,雷望红学姐也曾经指点我希望我能够将自己的思维尽快体系化。但是在我阅读了上面所转述的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中的观点之后,我为我本身的观点找到了新的解释路径,也对我本人的理论学习方法有了更大的自信。假定有一天我的思维体系真的闭合了,那么我就不用为自己的理论体系再进行大的改动,只需小修小补即可。那么我的研究将只能在我的理论框架之内进行,而不能对我的理论假定进行修改,也不能对我的逻辑进行反思。因此我就只能去依托于我的理论体系进行经验研究。但是理论假定通常在经验研究当中会碰壁的,因为理论假定通常建立在韦伯所谓的“理想类型”之上,理想类型只能对现实作一个拟合,而无法对现实进行涵盖。同时我们对韦伯的理想类型理论进行一个追溯,韦伯本人也并不认为理想类型应当是一成不变的。
后来,我又阅读了布迪厄的《实践感》、《科学之科学与反观性》等著作。在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当中,理想类型被认为是一种先验的假定的理想类型的,这种理想类型是一种存在于研究之前的“前理解”,而这种前理解通常在跨文化研究当中会导致对他者文化的误识,因为他者文化当中或许会存在有与本文化话语体系中甚至是科学场域中相类似的对应物,而跨文化研究者将自己所置于的局外人身份会将自己的前理解带入到研究当中去,这是对于他者文化的节奏的一种规范化,这种规范化本身就带有一种殖民文化倾向。到具体的研究实践当中来阐释这个问题,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问卷答案的设计。问卷答案的设计最容易导致前理解对于地方性知识的侵害。可能会有一些同仁反驳我,认为地方性知识并不存在。但是我认为可能不存在一种地方性科学,这种可能性是建构在理性对于知识的物化具备合理性的基础之上的,这个是无须讨论的。但是地方性科学与地方性知识并不一样,地方性知识包括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很难以普世价值统一。即使普世价值最终会统一意识形态,但是在目前以普世价值已经统一地方性知识为讨论基点依旧是一个伪命题。因此,地方性知识与前理解的冲突会导致研究的失真,这种失真的表现就是文化冲突。
同样,将反思引入到社会科学领域当中,我们也会发现社会科学同样存在着这样一种前理解。社会科学当中存在着一种类似于普世价值的标准,这种普世价值的标准钳制着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理论研究被要求具有逻辑一贯性,经验研究被要求遵循规范化的流程。但是布迪厄认为,实践感是一种模糊的理性,并非精妙的算计。而逻辑一贯的理论研究无法精确地表示模糊,规范流程中的经验研究依托的前理解也无法精确地描述模糊。这是精确与模糊之前的一个悖论,我们用精确与模糊的二元对立来树立精确的合理性,以精确来统治模糊。甚至于在精确与模糊之间,我们建构了一种合谋的关系,以保障精确对于模糊的象征暴力的持续性。精确掌握了所有的社会资本,而模糊被排斥在科学之外。因此,对于精确,我们也就遗忘了对它的反思。
在类属于精确的系统理论当中,我们将模糊的微观的事件置于偶然性之中。类似于这种机制,我们将某些无法自圆其说的理论置于社会科学场域的偶然之中。韦伯的《经济与社会》在其生前被作者本人推倒,并准备重新撰写,由于韦伯的去世这一工作最终并未完成。但是《经济与社会》一书依然是对社会学研究影响最为深远的著作。表现最为明显的经验研究是玛格丽特·米德的《萨摩亚人的成年》,这项研究被无数人类学家批评,米德本人也被萨摩亚少女们告上法庭。但是一个很出奇的奇迹是,几乎所有的所有社会学初学者都能接触到的社会学教材一致地引用这本书作为青少年社会学或是教育社会学的经典之作。有些教材对米德所作研究的非科学性存在担忧,于是不惜在对米德著作介绍的背后加述了对于米德研究非科学性的批判的代价来对米德著作进行引述。一部本身并未遵循科学规范的经验研究著作在因其理论创新而被称为经典的同时被当做了反面教材。在晚近众多理论家对于系统理论的批判之中,都对于系统理论对现实的误识作了批判,但并未对理论系统进行批判。不过布迪厄是个例外,他认为理论系统应当接受反思,对于研究者自身的反思与对于经验材料的反思同样重要。而理论系统希望排斥而又无法排斥的那些模糊性理论,通常是理论系统革新的最重要的领域。
因此,在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主体的交往过程中,最应当批判的是批判者。人们通常认为一个新的理论或是新的经验材料的演说场域中,演说者占据着先入为主的位置,是一种优势。但是批判者占据的才是具备更大资本和权力的惯习,这种惯习是依托于旧有范式的前理解。这种前理解会剥夺演说者反抗的权利,也会成为社会科学场域变迁的阻碍力量。无法自圆其说的理论及没能满足研究规范是经验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实践的模糊的理性的体现。因此,对于无法自圆其说的理论及没能满足研究规范的经验研究的包容性,以及对于听众中批判者的批判,才是为社会科学场域变迁扫清道路的最有效的方法。对于方法论刚刚有些成型的我来说,一方面要继续自身理论体系的无法自圆其说与开放性,另一方面要警惕范式革命中对于旧有范式的二元对立。
2015.1.1~2015.1.30
鲍曼《废弃的生命》
埃里亚斯《论文明、权力与知识》
鲍曼《流动的时代》
鲍曼《流动的生活》
鲍曼《流动的恐惧》
鲍曼《流动的现代性》
泽利泽《亲密关系的购买》
鲍曼《来自液态世界的44封信》
埃里亚斯《个体的社会》
鲍曼《作为实践的文化》
鲍曼《社会学之思》
鲍曼《共同体》
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
鲍曼《个体化社会》
本月的总结见图片
2014.10.22~2014.12.31
福柯《词与物》
福柯《生命政治的诞生》
福柯《主题解释学》
福柯《安全、领土与人口》
福柯《不正常的人》
福柯《马奈的绘画》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
鲍德里亚《生产之镜》
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
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鲍德里亚《论诱惑》
莫斯《礼物》
马林诺夫斯基《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
马林诺夫斯基《社会人类学》
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弗洛姆《精神分析与宗教》
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
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
波兰尼《大转型》
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施特劳斯《结构人类学》
斯威德伯格《经济学与社会学》
博特《结构洞》
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
鲍德里亚的结构与埃利亚斯的重构
很多革命性的理论产生都依托于哲学或是人类学上的突破。我本月阅读了莫斯的《礼物》和马林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这两本书当中,分析了原始社会的交换形式。这对于经济主义的交换理论基础形成了彻底的革命性的冲击,对社会行为的发生学革命带来了新的理论依据。
我最近主要阅读的是福柯与鲍德里亚的著作。在福柯的理论当中,福柯认为每个结构每个人都拥有自身可以依据自由定义的合理性,这对于宏大的现代性来讲是一种较大的冲击。不过在对于福柯的评价当中,认为福柯是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双方一直争执不下。因此,福柯的解构并不彻底。
鲍德里亚的理论当中,对四大家的现代性理论均进行了彻底的解构。涂尔干的现代性是指工业社会中的生产性分工,而消费社会理论则认为,消费社会将会泯灭分工,代之以符号仪式性的消费行为。韦伯认为现代性是理性化的进程,齐美尔也论述了审美理性的现代性,但是鲍德里亚认为象征交换行为会压制经济理性的自律性,社会行动通常是以模仿为基础的。马克思认为的现代性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性,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异化,鲍德里亚也论述了消费过程中的异化。看起来鲍德里亚可以要归顺于马克思主义了,但是马克思认为工人阶级将会意识到自身的异化,并消灭资产阶级。但是鲍德里亚则认为消费者阶级无法意识到自身的异化,并且没有办法逃脱异化的命运。
但是,卡尔·波兰尼为莫斯与马林诺夫斯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解释路径。波兰尼将象征交换作为有力的武器,反击自由主义。他提出,自由主义与共产主义均为乌托邦,只有社会主义才是最切合实际的制度。这就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新的拓展与论述。
埃利亚斯则从根本上作出了扭转对象征交换曲解的努力。他认为,人们的行为主要是出于一种舒适的需求,避免手足无措的需求,避免伤害健康的需求。这些使得文明变成一种人们自愿的行为,也就是汤普森所说的觉悟。依靠这样的行动基础,埃利亚斯重构了基于象征交换的人类学发现的理性化现代性。
2014.7.4~2014.10.21
桑巴特《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
桑巴特《德意志社会主义》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
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
阿尔都塞《阅读<资本论>》
迪尔凯姆《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穆勒《论妇女的屈从地位》
达伦多夫《现代社会冲突》
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
柯林斯《互动仪式链》
穆勒《代议制政府》
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
卢卡奇《理性的毁灭》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
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弗洛姆《逃避自由》
弗洛姆《生命之爱》
弗洛姆《健全的社会》
哈耶克《自由宪章》
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
哈贝马斯《理论与实践》
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
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
哈贝马斯《关于欧洲宪法的思考》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
哈贝马斯《在自然主义与宗教之间》
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
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
弗洛姆《爱的艺术》
哈贝马斯《对话伦理学与真理的问题》
福柯《必须保卫社会》
福柯《规训与惩罚》
福柯《性经验史》
福柯《这不是一只烟斗》
福柯《古典时代疯狂史》
福柯《知识考古学》
涂尔干的思维转变
社会学系12级读书会 李尧
在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中,究竟涂尔干的思维是如何实现由一种纯正实证主义的行动理论向唯意志行动理论的转变,并没有解释地太清楚。不过,在我看过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并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看过许许多多古代的文物之后,对涂尔干思想转变的发生原因有了新的思考。
涂尔干早期持有的观点是一种纯正的实证主义的观点。在《社会分工论》当中,涂尔干认为社会所追求的目标是一种社会的稳态,而工业社会其实是一种有机的稳定社会。社会通过恢复性法律,在一种保持活力的情况下,可以维持一种社会的稳定。这种稳定不同于在传统社会中的压制性法律维持稳态的机械团结。在每个社会形态下,人们表现出不同的社会行动。例如在《自杀论》中,涂尔干对于自杀行为的分析认为,在每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下,社会会出现不同的自杀行为。所以在早起实证主义阶段,涂尔干持有的是一种唯实论的社会行动理论。
为了继续追求社会稳态的目标,涂尔干开始对自己所赞叹的恢复性法律进行深入发掘。恢复性法律其实是一种自由性的法律,要求尽量少地给人们施加限制,那么就应该尽量少地制订法律,制订尽量轻的刑罚。然而这样的话就会造成法律无法顾及到很多社会方面,所以涂尔干转向了中期的观点,那就是通过道德与教育来填补压制性法律向恢复性法律转型时期所造成的法律空白。因此,这时期涂尔干的主要著作就是关于道德与教育的,他希望通过道德与教育维持一种有机的社会稳态。
然而在涂尔干思索社会应该制订什么样的教育政策,奉行什么样的道德规范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道德的合理性的问题,究竟一个道德体系如何来说服大多数人来遵守。涂尔干为道德寻找到的合理性就是与传统的合理衔接与变革。然后,涂尔干就开始对道德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产生了兴趣,希望能够通过对道德的发展历程做出一个研究,为今后的道德体系的重新建立提供依据。
道德来源于传统的机械团结社会。这个社会中,道德与宗教分不开。因此,宗教成为涂尔干晚年的主要关注点。涂尔干在研究宗教的过程中,发现人们通常会进行一些仪轨。人们选择去做什么或是不做什么,都会按照某些仪轨来进行,因此道德的产生于仪轨是分不开的。这些仪轨或许不会产生任何现实中的诉求,但是仪轨会给人以一种精神力量。此时,涂尔干发现实际上存在着两个并行,而且时常有悖的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另一个是人意念中的意义世界。或者说,世界上存在着七十亿个意义世界。这些都或多或少体现在了涂尔干的绝唱《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当中。
因此,这就在根本上否认了涂尔干一开始所存在的实在论行动理论的推论。人们的社会行动起因包含了两个部分,一个是现实世界部分,另一个是意义世界部分。两个部分都会对社会行动产生影响。从而,涂尔干的思路开始向唯意志行动理论转变。当然涂尔干一战期间去世,并不知他究竟活着的时候会发生什么转变。
对于涂尔干的著作阅读,我已经算是告一段落。那么我已经进行过系统的涂尔干与韦伯的理论分析,目前也在进行法兰克福学派的阅读,那么下一步将会做这方面的理论总结,当然也会涉及到马克思的理论总结。
2014.5.27~2014.7.3
滕尼斯 《共同体与社会》
曼海姆《卡尔曼海姆精粹》
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集》
曼海姆《保守主义》
舍勒《知识社会学问题》
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
曼海姆《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
滕尼斯《新时代的精神》
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舒茨《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
舒茨《社会实在问题》
舒茨《社会理论研究》
舒茨《现象学哲学研究》
吉登斯英文版《社会学》
曼海姆《思维的结构》
伯格《现实的社会构建》
穆勒《精神科学的逻辑》
伯格《与社会学同游》
穆勒《功利主义》
米德《现在的哲学》
现象学社会学基本假定的扩展与讨论
社会学系12级读书会 李尧
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理论当中,存在有一个最基本的假定,那就是假如两个人的生平情境完全相同的话,两个人所具备的经验基模就会是相同的,那么两个人在面对同样一个事件时做出的反应也是相同的。人们做出一个决策时,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基模来判断某件事到底是应该怎样应对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假如说从韦伯对于社会行动进行的四个类型的划分来研究每个人做决策时所属的行动原因,那么将会得到以下几个假定:
假如一个人是通过目的理性来应对事件,那么这个人的经验基模将会从过去所经历的生平情境当中来,过去所尝试过的试错将会为自己带来经验,过去所经历过的他人的经验也会在此时派上用场。根据对于过去的原因和结果的分析,一个人将会有目的地通过自己的理性(也就是意识层面上的考量)来作出判断和应对手段的选择。
假如一个人是通过价值理性来应对某个事件,那么这个人的审美观将会来自于经验基模的塑造,他所经历过的事件他所听过的教导将会为他提供所应具备的审美取向。根据他所形成的审美取向,在他需要进行价值选择时,他将会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性(也属于意识层面上的考量)进行决策。
假如一个人对某件事的应对是通过情感性行动来应对的,那么这个人的情感将会来自于其平时所经历的潜移默化的感情积累,当他经历某件触及他情感的事情时,他将会根据自己的情感进行行动。这个情感积累的过程是在潜意识层面上进行的,这里涉及到弗洛伊德的概念,潜意识的运作也受生平情境的决定。
假如一个人对某件事的应对是通过传统性行动来应对,那么参考涂尔干的理论,这个人所遵循的传统将来自于先人的教化以及对于仪轨的体验。这些也都算是生平情境的影响。而传统性行动由于不具备理性,因此也是受制于潜意识运作的一种行动。
根据以上四个方面的讨论,我们可以初步得出,无论是生平情境对于意识的影响还是对于潜意识的影响,都会使得两个生平情境完全相同的人拥有完全相同的经验基模,在面对一件事时将会做出同样反应。据此,我们大致可以断定舒茨依然是一个客观决定论者,他使用客观决定论来发展韦伯的理论。
然而我们却发现现实并非如此。舒茨的理论是想解释在共同体时代,秩序是如何建构的。然而共同体时代只是表面上的平静,实际上还是存在有暗流涌动,更无法解释的是共同体的忽然崩溃与工业社会的到来。为了从理论上面找出舒茨的破绽,我觉得从上面四段话中,分析舒茨假定的缺陷。
首先是试错。一个人试错时的第一选择可能会有不同,这是受概率影响的。概率会影响人试错的第一选择,也会影响试错的结果。因此对于一个人的试错,试错人对于试错过程和结果的反应将会与与之一同经历生平情境但是在其试错时只是在旁边的人产生不同,试错人有可能愈挫愈勇或是一蹶不振,而旁人则只是获得了经验基模,情感储存则没有那么多。
其次是他人教化与经历。对于他人的教化与经历,相同生平情境的人对之进行的概化行为并不一定相同。因为他人教化和经历并不像个人的经验一样对人产生相等深刻的影响,因此会产生偏差。当然,也可能说相同经验基模的人会对同样的讲述产生相同的概化,这也是我的理论破绽。
再次是身体器官官能的不同。两个人如果具备不同官能,例如视力不同,听力不同,脑力不同,体力不同,嗅觉不同,那么他们所获得的信息也将完全不同。那么在他们的意识流中形成的经验基模也将不同。因为很难寻找到身体器官官能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所以将很难寻找到经验基模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最后是基因。假如科学家对于基因具备的“基因影响性格”功能猜想是正确的或是有合理成分的,那么基因将会导致两个非一卵双生的人具备完全不同的经验基模。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发现一卵双生的双胞胎具备相近的行为习惯,而双胞胎则可能展示出完全相反的两种行为习惯。
假如用现象学社会学的观点来看,一旦秩序遭到破坏,那么人们就会力求重构一种新的平衡秩序。那么对于现象学社会学的重新建构,可以将试错、他人教化与经历、身体器官官能和基因的不同都纳入到生平情境的考量范围之内。然而这样的话,生平情境相同与相异的划分都将没有意义,因为无法寻找到生平情境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根据以上的讨论,我想我可以回应一下昨晚周梦焱同学所引用的“一切知识都是人们为自己非理性行为所披上的神圣的外衣”。规律性总是难以归纳,最后总会显得无法自圆其说,就连逻辑最为严密的资本论其许多结论性的预测最终也被历史证伪。然而兴许完全用非理性来解释世界,则会陷入另外一种怪圈,那就是“一切虚伪都是人们为自己的阴谋披上的非理性的外衣”,非理性也很难解释社会。所以,单纯对理性或非理性的解释方法的崇拜或许都不科学。
同时也可以回应一下胡诗情同学的疑问。舒茨是对韦伯理论当中讲述不够明了,论述不够清晰的部分进行思考而写出《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一书的,这些兴许就是韦伯给后人最大的启发之处。帕森斯也在涂尔干的著作中读出了涂尔干从早期到晚期思想的巨大转变,这些细枝末节的差别或许很多人在读涂尔干的时候也只是略有吐槽而放过了。所以,个人认为对于槽点要紧抓不放,多多思考,或许在之后的读书当中之前的槽点会一一解决,或许槽点会成为启发你自己思考的新点子。总之,让槽点成为读书的动力才是对经典大家最大的尊敬。
2014.4.14~2014.5.27
弗洛伊德《图解精神分析引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
弗洛伊德《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
洛克《政府论》
齐美尔《生命直观》
洛克《人类理解论》
布劳《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
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
穆勒《论政治经济学的若干未定问题》
边沁《政府片论》
穆勒《论边沁与柯勒律治》
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斯宾塞《社会静力学》
涂尔干《原始分类》
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
齐美尔《货币哲学》
涂尔干《孟德斯鸠与卢梭》
米尔斯《权力精英》
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
涂尔干《道德教育》
涂尔干《哲学讲稿》
戈夫曼《污名》
涂尔干《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穆勒《密尔论民主与社会主义》
涂尔干《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布劳《不平等与异质性》
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
《货币哲学》报告
货币是人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找到的一个最佳的确定性标准。货币是对价值的一种衡量,是价值理性化的尺度,甚至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理性。
大宗商品的交易引发了对货币的需求。因为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化商品分配的情况下,很难找到适合的以物易物的完美情况。在社会化这样一个不确定性越来越明显的社会下,货币就成为了一个永恒的衡量标准。尽管每个个体都有自由拒绝使用货币,但是最终都被迫使用货币。货币通过可获得性的提升去掉了自身发生的偶然性。劳动者不拥有通过自己劳动生产出的产品,导致了劳动的异化和产品的客体化。消费者则只有通过货币才能获得产品。就像神一样,每个人在大环境下都使用了货币,就像获得了一种对于神的信仰。
于是,货币被当做审美,具备了一种神性。知识的理想或许就是把现实所有质的范畴全部分解成纯粹的量的范围。货币越来越成为一个纯粹的符号,就其内在价值而言,越来越中性。货币成为一种审美理性。
货币发挥功能的形式越来越精确,所需的货币量越来越小,也就越容易被流通速度更快的物质所代替。理智力是货币经济这种现象产生的心理力量。人对于货币的无限无情占有欲即利己主义是一种非理性。货币需求的扩大剥走了货币的其他价值。货币交换价值引发了价值储存与转移手段,是货币的一种偏离。事物的现实性以一种不同于价值的方式发展,经常会破坏高贵的东西,而保存最卑微的东西。
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与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
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被称作当代大学生必看的电视剧之一。我认为原因就在于它反映了社会的事实,很接地气。为了让大家更接地气一些,我希望通过一个社会学理论来对这部电视剧进行一些解读,那就是我们今天所讲到的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
人都是社会人,因此免不了进行交往。那么交往分为哪几种类型呢?
交往类型 内在 外在
相互 相互吸引 交换
单方面 依附 权力
首先,社会吸引(内在地喜欢另一个人)是支配人们社会交往的基本心理过程。当然有的时候不是喜欢这个人,而是喜欢另一个人拥有的资源。不过在北爱第二集当中,程峰内在地喜欢上了沈冰。疯子是大德公司老总的儿子,过去是个纨绔子弟。沈冰是疯子好基友石小猛的女盆友,从云南腾冲的一个很美的古镇而来。社会交换(布劳自己称社会交换也可以等同社会交往)的最终支配是报酬,当然这个报酬不仅仅指物质报酬,比如沈冰的爱就是疯子想要得到的报酬。
杨紫曦原来有一个在大学认识的很爱她的男友吴狄,承诺给她开一个花店实现她毕生的愿望。然而毕业之后由于吴狄迟迟未曾实现杨紫曦的愿望,因此杨紫曦就对一个土豪ANDY投怀送抱了。而杨紫曦用自己的肉体作为筹码,与ANDY交换了钱,希望这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就是开一个花店,同时买很多很多鞋。而ANDY则用钱和对杨紫曦的鄙视来回报杨紫曦。
石小猛是疯子和吴狄的好基友,供职于一家广告公司。由于受到公司老板的胁迫,石小猛一直希望通过友情来交换疯子手里的大德大单。然而,用友情相逼迫并没有换来他所想得到的事业爱情双丰收,小猛必须在爱情与事业之间作出选择。人往往面临的不是没有前面的道路,而是在追求一个目标的同时,却发现自己收获的是另外一个东西。最后,小猛选择了事业。小猛用自己纯情的女友沈冰换得了大德集团的高位。
交换获得报酬,是一种天经地义的事情,在众多人类学家的研究(例如弗雷泽《金枝》当中提出的巫术的交感原理)当中都有所体现,交换已经成为一种类似于人的天性的东西。对于忘恩负义的指责,就称为社会制裁。这就是交换社会维持的机制。对于报酬,我们可以参照一下下面这个表。
内在的 外在的 单方面的
自发的评价 个人吸引 社会赞同 尊敬-声望
经过计算的行动 社会承认 工具性服务 服从-权从
上面所提到的社会赞同和人际吸引是支持一个人的观点和判断以及他的价值和自我观念的基本来源。社会承认,则是社会对于一个人的能力或是所做的事情的一种承认。
杨紫曦需要长期从ANDY处得到money来买鞋,因此他就需要长期忍受ANDY的欺凌。这种欺凌在我们交换理论当中叫做冲突,因此在交换理论当中,冲突是被用来检验交往双方之间的依赖性的。当然,杨紫曦是对ANDY有一个权力的让渡的,因为ANDY那里有杨紫曦所需要的稀缺资源——钱,大把大把的钱。否则ANDY也是不能保持有对杨紫曦的欺凌权。
胡荣强,也就是石小猛的老总,希望通过对小猛的一步步敲诈拿到大德年度广告大单,因为他手里拥有着小猛最想要的八万元,甚至二十万元。
当然石小猛也认为自己拥有对疯子的权力,但这种权力是不稳固的。疯子为他的年度大单奔波好久,没有换来对小猛(也可能包含沈冰)的帮助,反而换来了小猛极度的不信任,以及父亲的嫌弃。石小猛不断地通过冲突来敲打疯子,希望检验双方的依赖性。然而他不知道,仅仅敲打是换不来疯子手里的肥肉的。
那么这里我们谈到了权力这种东西,我来跟大家划分一下权力,也就是权力的分化。交换是导致地位和权力分化的原因。
对服从的替代选择 独立性的条件 权力的必要条件 结构性定义
提供引诱物 战略性资源 对别人提供的东西表示冷漠 资源的交换和分配
在别处获得 可用的替代性选择 对别人需要的东西加以垄断 竞争和交换比率
暴力争取 强制力量 法律和秩序 组织和分化
没有也行 减少需要的思想 物质主义和其他相关的价值 意识形态的形成
但是,权力在使用的过程中会被消耗,需要在风险中产生更多的权力。对权力的剥削性使用会引起社会的谴责和反抗。因此,每次ANDY伤害了杨紫曦并使她想离开ANDY回到傻小子吴狄身边时,ANDY就会拿出杨紫曦想要的东西,让杨紫曦留在他身边。然而,人们的期望支配着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所感到的满足,因此也支配着他们对社会经历的反应。达到最低期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越来越高的期望和抱负水平的被达到,获得进一步报酬的意义却下降了。这就跟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边际效用递减理论很像了。因此,这个时候对于杨紫曦来说,什么都比不上吴狄的爱情更加重要了。
而石小猛在出卖爱情收获了事业的时候,就开始对胡哥穷追猛打,通过一系列操作将胡荣强打得没有招架之功也没有还手之力。他的期望达到了一半,失去了一半。
对于期望这种东西,北爱里面有很多的经典台词。
想当初我是那么渴望开宝马住别墅。那种渴望强烈到我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当我真正拥有这一切的时候,那些所有我曾经假象过的快乐感和满足感全都不见了。我才发现如果没有人跟我分享这一切,那我拥有这些有什么用?所以说,我现只能不停地努力地工作,去填补我心里那份可怕的空虚。
就是特别期望用足够的物质保障去满足心理对安全感的极度匮乏。可明显他能力做不到,也许到有一天她自己强大了,它可以自力更生了,他才会减少对男人的依赖。她才会去摆正物质和情感之间的关系。
疯子有疯子的痛苦,你有你的,我也有我的,我们根本没有必要羡慕任何人。因为我们和任何人都不一样。总有人说你是这种人,你是那种人,但我觉得吧,这世界有多少个人,它就有多少种人,而且每个人都是千差万别的个体。所以说别人的快乐你模仿不了,只有经历和体验你自己的。痛苦也一样。
在人拥有了期望之后,就会产生选择。
女人说是活一辈子,可真正有价值的活才几年啊,只有10年,就是从20岁到30岁,老天只给我们这10年去选择我们今后的人生,之后的几十年都是在给这个10年选择买单!
但是其实有的时候,选择并不一定是唯一。
我们总是在不断的选择,衡量不同的指标。选择有钱的,选择身高一米八的 选择学历 选择进攻的方向 选择逃跑的路线。因为这个时间没有尽善尽美,我们只能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成为我们不被淘汰的理由,成了我们活下去的法宝。男人徘徊在女人的美貌给我们的震撼和能谈笑风生的才女带给我们的愉悦中。女人唯一记得的是那个对你不好的。有钱的男人曾经是用钱这样地对你好过。我们无法选择,因为我们早已经忘了,当我们内心有真正想要的时候,我们其实是不用选择的。
当然,在这个时候,人际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杨紫曦离开了亚健康ANDY,而石小猛进入了大德。这就叫社会流动。静止社会中是零和博弈,而流动社会中的经济冲突类似于相对剥夺。个体在组织和群体之间的流动是最重要的保护措施,以免被超过某人控制的权力之间的竞争性冲突所破坏。那么这个时候,群体与组织之间的联系加强之后,参考群体也就出现了。构成流动人群重要的参考群体是其他人成就的影响。杨紫曦在疯子做的那个鸿门宴上感受到了深深的恶意,因为当她想要回到吴狄身边时,吴狄的身边已经有了伍媚这个猫一样的女人。伍媚是刚刚调来的吴狄的顶头女上司,也是吴狄哥哥吴魏的前女友。
而小猛进入的是一个大型组织。大型组织中群体间多种比较造成的相对剥夺的频繁是不满和冲突的一个来源。强大组织的领导在共同体中所掌握的权力的显赫位置是大量社会冲突和政治反抗的根源。小猛虽然想在大德依靠自己非凡的能力有一番大作为,但是程胜恩在小猛的提案中对他的欺骗将小猛迅速地推向了梁君正一边。石小猛曾经提出过一个提高公司办事效率的很屌的提案,然而程胜恩假装公司的洪副总已经向他提过这方面的建议了,这时石小猛的提案显得就没有什么价值了。这就像科学家对发明的优先权被剥夺一样。于是,公司的另一个高管梁君正开始与石小猛勾搭,想扳倒洪副总。
别提什么公平,小猛,这两个字是为游戏制定者而言的,所谓公平不过就是诱使你参与这个游戏,而定的冠冕堂皇的托辞。你只是游戏中的一部分,一个棋子。你跟本就没有权利说这两个字。你明白么?
企图达到既定目标的手段变成了代替初始目的本身,孤立无援产生了特殊主义亚群体→_→也就是极端主义意识形态。反对党的扩张导致意识形态的温和化,进而寻求社会的更多支持。然而其意识形态上的妥协失败了就倾向于自取灭亡。对于宏观结构与亚结构之间的关系,布劳还有一个表格来解释。
亚结构 结构 整合 分化 组织
整合 个人吸引和特殊主义的团结 依附对流动 限制政治义务的亚群体忠诚
分化 社会阶层之间的横向关系 群体内的地位和群体间的流动 政治精英和亚群体代表
组织 由文化价值整合起来的组织 内部组织和有差别的成功 自主性、集中性的权威和有差别的成功
相互交叉的有组织集体以及它们之中连锁的成员资格,相互交叉的冲突和反抗是社会重组和变迁的一个持久根源。不同争端中的重组防止了某些问题上冲突的累积,因之两个敌对阵营间产生深刻裂痕。防止这种交叉压力以及交错冲突趋势保护了民主制度。社会结构必须持续适应自主的亚结构这种外生力量。交叉压力造成中间派,而中间派受到的待遇则是不民主的,是不平等的民主牺牲品。
我认为,人们之所以会玩火自焚,是因为他们冲突地过了头,导致交换关系与权力关系的破裂,然后就发生了社会变迁。社会变迁就是沿着不同的线路周期性地社会重组的交替模式。在布劳的书中,社会结构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社会结构 特殊 普遍
突生 整合 分化
目的 反抗 合法化
在杨紫曦上一次为了ANDY的花店抛弃吴狄时,吴狄将为杨紫曦买好的求婚戒指抛向了杨紫曦家小区的水池。杨紫曦相对被剥夺之后,开始作践自己。出来混,该还的总是要还。杨紫曦当时已经怀孕了,但是为了将吴狄的心挽回,她在晚上居然去她原来居住的小区水池里面找吴狄的戒指。结果,杨紫曦流产了,而且被警告有可能无法再生育。
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模式的合法化要求共同价值和规范把赞同的印记贴在它们上面,并强化和永久保存它们。
小曦:我觉得你是老天爷对我的馈赠,但我没有好好珍惜,我知道我现在已经配不上你了,但是我真得觉得,无论是疯子还是我,无论是做你的朋友还是女朋友,我们都是幸运的。所以我还是想回到你身边,哪怕只是朋友,行吗? 吴狄:当然!
吴狄连接着他的好友圈和他的哥哥以及伍媚。那么,当吴狄一旦发现自己依然是那个痴小子吴狄,就会与他所连接的吴魏与伍媚那群精于算计的人发生断裂。最终,吴魏病发身亡,伍媚去了美帝。
而石小猛连接的他的好友圈以及梁君正一伙人也因为石小猛对疯子的背叛而发生了翻天逆转。这时候,程胜恩被逼下台,疯子因为沈冰的婚礼而离开了北京。权力的维系需要社会结构的多重支持和下级的共同支持。这时候,程胜恩的支持已经断裂。
然而,疯子回来之后成长了,那是一种违背自然规律的成长,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血肉模糊、支离破碎、被撕扯着、不得不成长的成长。当然这句话放在谁身上都合适。疯子最终取得了对小猛的胜利,完全的胜利,爱情基情事业的压倒性胜利。石小猛这个中间派,成为了最受伤的人。
杨紫曦的爱情就是这样,你捅我一刀,我捅你一刀,你再捅我一刀,我又捅你一刀,然后互相数着对方的伤口。差不多就得了。其实我觉得,疯子的爱情有一个动态的过程。一开始你被别人伤害,然后你伤害别人,然后最后满身伤痕,知道了什么是爱情。
总结一下,交换引发整合和分化,整合和分化引发了组织,组织引发了组织交换,组织交换引发了联盟和政治,二者又引发了政治组织,最终导向了反抗。相互性是一种平衡力量,一个层面上的相互性会引起其他层面上的不平衡,就造成了服从于权力的产生,平衡的恢复造成了权力的不平衡。结构变迁就是反复打破均衡和恢复均衡的一个过程。
米尔斯的线性思维
米尔斯认为,富豪-军官权力精英阶层控制了一小撮政治家,然后通过大众传媒使得一个公众社会转化成了一种大众社会。米尔斯的逻辑是这样的:在二战之后,经济精英(富豪)和军事精英(军官)逐渐控制了美国的权力阶层,然后美国就从一种卢梭所提倡的公众社会变成了一种大众社会。所谓大众社会,类似于“群氓”的概念,这个概念有时候也可以被乌合之众所替代。大众社会中的人被异化,马克思也曾经提到过这个概念,是指目标的丧失或目标与手段之间的相互置换。这将会导致人们的迷茫和无助。在米尔斯的《权力精英》当中,劳工的生活也被异化,这个过程主要是由大众传媒进行的。由于大众传媒充斥于所有人生活中的每一个地方,以及大众传媒的去政治化和消费符号化功能的发挥,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而不关注政治,越来越受到流行的引导而不注重自身个性的发挥。因此,大众传媒操纵着大众,使得大众不再具有主动的判断力。因此,大众的生产和生活就都被权力精英所异化。
米尔斯提到的这样一个过程,也许是他所认为的历史的发展过程,也许只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然而,米尔斯给人们造成了一种印象,就是人类正在走向一种毁灭。这种毁灭不是一种肉体上的毁灭,而是一种精神的毁灭。就像黑格尔所说的终极价值的丧失一样,人在历史的终结之后,将成为行尸走肉。那么,事情真的是米尔斯所想象的那样么?事实是不确定的。
米尔斯对于高层的不道德作出一个明确的解释。米尔斯有着这样一个假定,就是高层为了自己的利益,会不顾一切地损害大众的利益。然而,这个假定并不一定成立。因为,米尔斯忽略了法律对于权力精英的限制作用,似乎权力精英完全不受法律的限制,而法律机关成为权力精英的傀儡。然而事实是不是这样有待讨论,美国的联邦法院对于权力精英做了些什么,大家可以自行百度。帕森斯的社会系统理论当中也有提到,法律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那么米尔斯对于法律的有意或无意的忽略有可能也对他的研究造成影响。规范的文化整合功能也是一样的道理。权力精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完全与大众的利益相悖?这点米尔斯也没有进行详细论述,米尔斯只是在不断地强调权力精英阶层正在形成威胁。
在我个人看来,米尔斯对于大众传媒的论述也有失偏颇。大众传媒会对公众造成极大的影响,然而是不是像米尔斯所说的那样会对人造成异化呢?我认为并非米尔斯所说那么严重。大众传媒的观点堆积和信息冗杂人所共知,尤其是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然而,公众会在大众传媒兴起之初受到其影响较大,却不会一直被大众传媒牵着鼻子走。大众传媒是人们进入社会的一块敲门砖,然而当人们通过大众传媒进入社会圈之后,就会抛却对大众传媒的依赖,走向一种理性的态度。当然,对于政治的淡漠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对于政治的淡漠是不是会侵蚀掉公众的利益呢?不尽其然。大众对于小政治事件或问题的意见的减少,并不代表大众对于大事的漠然。米尔斯所说的大众社会是在地方势力瓦解之后形成的社会形态。就在不久前在美国发生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一样,美国的大众的表现并非米尔斯意义上的大众。运动参与者并没有被大众传媒所操纵,对于华尔街银行家的作为不闻不问;也没有被激进分子所操纵,发生过多流血事件。大众群体的形成或许会使大众传媒对于大众的操纵更为简单,还会使大众的力量更加强大。
米尔斯的很多论点也都是在猜测。就像经济精英退到了幕后这个论点,经济精英为什么退到幕后?怎样退到幕后?退到幕后又在发挥着一种什么样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好的还是坏的?米尔斯都未曾论及,一切都还在猜测之中。美国军人治国情况会持续多久?军人治国会不会逐渐被文官治国再次取代?这一点也不得而知。就像华盛顿取得了军人治国之后,杰斐逊等文官最后再次取得治国的机会。战争会导致军官势力的上升,然而最后是军官退出还是军官继续掌权;军官退出政坛还是军事精英像经济精英一样转为幕后操纵者,我们也都不得而知。
权力精英内部是不是牢不可破的呢?事实也并非如此。在布劳《不平等与异质性》一书中,各等级和各群体之间的社会交往有相加强的因素,也有相交融的因素。因此,权力精英在相互博弈的过程中,到底是走向团结然后榨取大众利益还是走向分裂然后发生变革,抑或是走向一种动态的平衡?我们不得而知。在布劳等人的观点当中,冲突会引发分化和重新整合。甚至在平静时期,冲突会有维持均衡的一种力量。那么,我认为,权力精英内部和权力精英与大众之间的分化和重新整合,或许才是社会的常态。
因此,对于《权力精英》一书,米尔斯会给人造成一种印象,就是在权力精英对于大众的控制下,整个社会会逐渐走向一种彻底分化的危机。在这个危机当中,权力精英不知能不能幸免,然而大众一定是很难幸免于难的。否则这本书也就没有价值,因为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对于社会的一个提醒。然而,我个人的观点是,或许米尔斯在当时美国所处的环境下,或许会有一些道理,然而当时的美国只是美国历史的一个小的片段,是美国社会分化的表现。当美国社会分化完成后,会有一次重新的整合。或者是,这是美国在战后重新整合的一个过程,整合完成后还会重新分化。社会不是一个线性变化的过程,而是一个环形变化的过程。社会是复杂的,米尔斯为自己的理论设定了过多的假定,也就使得他的理论或许只是空中楼阁。
不过,米尔斯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为人类社会指出了一条明路,而在于为社会的演进提醒,同时也为社会学的研究提出一个思路,也就是批判的思路。米尔斯的研究也为很多研究提供了一些启发,因为米尔斯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也就为后人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视野。最后,我想引用帕森斯对于米尔斯的一句评论来结束我今天的论述:“米尔斯经常有颇有见识的阐述或分析,也有单方面的经验和曲解,以及道义上的起诉和讽刺,他仍然比任何其他人物更像凡伯伦;在我心目中,他取得了凡伯伦一样的成就,但他同样也扮演了适合他的角色。”对于批判理论家米尔斯,或许只有对他的批判,可能才是对于他的学说的最重要的继承。
2014.3.9~2014.4.14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巴利《天真的人类学家》
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
霍布斯《论公民》
《利维坦》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致命的自负》
默顿《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
弗洛伊德《论文明》
默顿《科学社会学》
弗洛伊德《论宗教》
贺雪峰《小农立场》
《新乡土中国》
洛克《论宗教宽容》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
《论文学与艺术》
《性欲三论》
默顿《科学社会学》读书笔记
科学和科学家群体经常被社会理论家所忽视。根据默顿所属的功能主义学派,研究社会需要对社会进行结构化的划分,从而研究各群体的功能及其社会行动,进而分析整个社会。然而,科学和科学家这两个还没有被社会理论家重视起来的结构,却在对整个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默顿选择了这两个最难研究的研究对象,解读许多非科学世界中产生的无法解读的现象,也对功能主义理论进行了深化和中观层面的研究。
在第一章,默顿阐明科学是历史的,是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根据科学社会学的研究范式,精神生产的存在基础包括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然后,知识社会学家应该研究哪些方面正在被研究以及哪些方面应该被研究。从这些方面入手,社会学家应该分析精神生产如何与其存在基础发生关系,以及发生关系的原因(显功能与隐功能)。最后,说明自己理论的可靠性。
第二章,默顿引用了兹纳尼茨基的理论对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进行了划分,包括技术顾问、政治辩护者、学派的忠诚信徒、创造者与探索者等等。社会角色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社会圈、扮演者、扮演者的社会地位及其社会功能。扮演者的社会地位为其确立首属群体(结构),发挥社会功能与社会圈中的人进行互动并接受社会圈的评价。这是科学社会学(也是知识社会学)理论的构成基础。没有社会性、历史性,科学就像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道德高尚价值中立,不对科学知识的生产产生任何影响,从而保证科学生产的科学性。而默顿所要讨论的,就是这种传统观点在社会学视角下是否行得通。
第三章中,默顿分析了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之间的互动历程,表明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不唯一性。当然,最后社会科学之间又重新走向了相互结合与交叉。这是科学家群体的子群体之间功能冲突的表现。第四章,默顿提出社会科学研究是为公共政策制订提供依据的。但是由于这个最终目标的存在,社会科学研究往往就会不如想象中的那样科学。研究者往往会受到组织环境、研究方向界定等等限制,而达不到预期的科学目标。这是研究者与政策制定者之间功能冲突的一方面。
科学研究对象所处的结构(或群体)的边界,通常会将人划分为局内人与局外人。但是,科学研究者乃至大多数人持有一种“局内人信条”或是“局外人信条”,认为只有局内人或是局外人才能够真正将研究对象的本质分析清楚。但实际上,局外人或局内人都无法真正研究清楚研究对象的本质,都有其局限性。社会学家只有真正作为一名自由知识分子,游离于局内人与局外人之间时,或许才能够真正认识清楚研究对象的本质。
以上都是默顿对于知识社会学的回顾。当然,科学社会学作为知识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具有以上所有知识社会学所存在的特征。本书进入第二部分,默顿开始分析科学知识社会学。默顿首先回顾了所索罗金的科学社会学观点。索罗金认为,不同知识表现了不同心态,分别为观念心态(非物质)、感性心态(物质性)和混合心态(理性真理)。每一种心态都有其规范,有其社会关系,有其组织,有其人格类型和特殊心态及行为,这些都决定着心态的社会功能。索罗金认为科学理论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类型所形成的“可信的”和“时兴的”观点(印证着不同结构之间的此消彼长导致社会变迁的功能主义观点)。科学会因为主导文化心态产生选择性积累。当然,各种子系统之间的整合,使得科学趋向于统一。
然后,默顿讨论了科学的社会和文化环境。默顿以科学革命为例,讨论了新教在科学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中世纪的天主教遏制着科学的发展,但是新教的产生为科学研究赋予了民族优越感的荣誉和功利主义,为近代早期科学的合法化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如今人们或许认为科学与宗教相互矛盾,但是当年很多科学家都是新教徒。
科学兴趣的转变也在反映着社会的变迁。达姆施泰特的手册中用产出率衡量了十七世纪英国各个年代的科学发展情况。其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科学的产出率最高。根据手册,启蒙时代的到来,使得科学研究的兴趣在逐渐从自然科学转向社会科学。科学家通常总是选择与时代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科学与军事也有极强的互动关系,战争时期的科学发展往往是最快的。当科学与军事技术发生直接关系之后,会逐渐转向间接关系,逐渐地独立于社会力量而自主发展,从而显得价值中立。
科学社会学长期得不到关注,往往是由于在科学确立其权威性的时候,为科学家赋予了太多的高贵性。无疑,科学家与功利主义想去较远的工作往往很难为人们所理解,科学家的行为往往怪异,但是当被赋予了高贵性之后,社会圈对于科学家的尊重往往会使其获得一种继续进行科研的合理性。这为科学知识的批量生产做了风险成本的准备。但是科学社会学的产生可能会破除这种神圣感,因此科学社会学往往被很多已经意识到的社会学家所忽视。
介绍完科学家与科学的产生之后,默顿开始讨论科学家群体的规范(科学家群体的功能)来源。科学家规范产生于清教对于科学知识生产的激励。当自然科学脱胎于清教之后,科学家不断地感受到宗教残存的对于科学的条框限制似乎已经不再存在有合理性,于是开始通过社会科学来取代宗教。最终,通过伦理与实证科学的论证,科学家建立起一套似乎与宗教迷信势不两立的科学家规范体系。但是,脱胎于新教伦理的科学家精神并不能完全摆脱宗教的阴影;极端地说,科学家规范只是为新教伦理指导的科学知识生产披上的一件神圣的外衣。这种神圣,产生于宗教神圣不断消逝的理性社会。
如果说在中世纪及之前充当科学职能的哲学是一种个人的思辨的话,为了适应即将到来的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科学家群体也将以一种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进行科学知识生产。社会化大生产的前提,就是理性化。而理性化的科学知识生产体制,就需要一个完备的奖励机制。当科学实行了社会化大生产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科学发现的优先权之争。从而,优先权也就成为科学家财产的标志。为了激励科学家取得优先权,科学界也就制定了优先权的科学研究规范。科学的发现,被赋予了其优先发现者的命名权。例如,孔德由于提出了社会学的概念,而被赋予了“社会学之父”的荣誉称号。从学科创始命名,到学科概念命名,到中层理论命名,甚至到学科现象命名,都充斥着科学家的名字。由于命名制度,科学家被划分为不同等级,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秩序。当然,这也就会迫使科学家使用一种谦恭的态度,来获得社会圈的认可。强调独创性文化,就会产生各种越轨行为,诸如欺诈和剽窃等现象。强调优先权的承认是对激励科学家进行科学知识生产的原动力(强调优先权的功能),但是优先权的界定导致的过度精确化(理性化)是对优先权本身的一种根本性否定。优先权导致的狂热,可能会从根本上冲击科学共同体。优先权的激励,似乎从本身上就是对科学规范的一种否定。这也导致了科学家群体在优先权问题上的矛盾心理。其实优先权本身就是一种科学家要求消除对自己创造性思维的怀疑的一种努力,但是通过精确化的衡量或许会造成一种更大的对优先权竞争中失败者的一种羞辱。
优先权的确定标准还面临着多重发现的纠结。科学发现可以分为单一发现与多重发现,例如万有引力定律就是一个单一发现,牛顿发现之后,那么其他人再发现这样一个定律,就与牛顿的优先权冲突。但是很多发现无法界定它们是不是同一个发现,这种现象在社会科学中表现尤甚。这被称为多重发现。很多后来的发现都被认为与前人的发现相一致,这被认为是相同的发现。当多重发现这个概念产生之后,很多单一发现也逐渐被界定为多重发现。而多重发现中后辈的发现往往被认为是前人劳动的重复,潜台词即为对科学家劳动和科学研究资源的浪费。但是,多重发现往往不是对前人发现的简单重复,而是对前人偶然而又被忽略的发现的一种重新建构的发展。这本身也是对优先权制度的一种否定。
优先权是对于科学家群体子群体分层的高层次群体或有可能进入高群体的人的一种奖励机制。但是在科学知识社会化大生产的时代下,并不能单纯用优先权这种少数人专享的机制来评价人数众多的科学家群体。例如仅仅中国就有40万社会科学研究者,这么多研究者不可能只用优先权来评价,要么脑袋估计都会挤爆。因此需要有一个很庞大复杂的体制来评价科学家的工作。那么,对于科学家的评价,就离不开承认与优异这两个概念。
工具性承认要求人们对潜在的研究能力的一种关注。这种能力很难发现,很难培养,也有一定的社会价值的限制。它所对应的优异是指个人品质的承认。荣誉性承认认为科学家是金子总会发光,不对未予承认的发现表示惋惜。它所对应的优异是指成就的优异。两种承认和优异总是出现冲突,产生反功能。为了承认真正的优异,需要经历时间的检验,但当检验完成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好久。甚至,从个人品质转化为个人成就中间也会打时间差。时间差往往会带来很多反功能,人们往往也会嫌弃这些时间差。
科学界还出现了“马太效应”,即层次越高的群体获得的承认越多,更有名望的人更有可能被认定取得了特定的科学贡献。原因就是当一个发现、一篇论文是一个团队共同完成时,最有名望的人往往会被排在第一位,而其他人可能被认为是技术员。当进行学术交流时,往往更有名望的人的发现和作品容易被科学家群体关注到。多重发现当中,声望越高的人的发现更容易被传播和引证。马太效应阻碍着科学的发展。有些人为了自己的科学发现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会傍上大家,但是由于马太效应,真正在研究当中起关键作用和主要作用的人并无法得到真正承认。因此,出色的人和研究机构会获得更多的科学资源,也就导致优秀的科学家更为集中,进一步加剧了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
于是,科学界希望通过科学共同体来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机制来促进科学的发展,最主要的机制就是科学杂志。科学杂志主要是由评议人和编辑来进行评价的。评议人往往是由具有较高名望的人担任。社会科学的稿件拒用率较自然科学要高很多,因为社会科学的论文更加高产,而社会科学当中更容易出现多重发现。这从根本上将会打击科学家的研究热情,同时也容易出现搭便车机制。同时,不同的科学杂志,不同地位的评议人,对于稿件的采用也会有不同的偏好。
体系化程度对于一个学科发展很重要。一般说来,社会科学较自然科学来讲体系化程度低。而年龄的积累与个人科学知识体系化程度相关性较强,因而相较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需要更高的年龄才能达到与科学知识生产相应的年龄。然而年轻人又相对来说更倾向于接受新思想,对学科发展更有利。科学家按年龄分层形成的子群体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明显。当下,科学界是老人政治。体系化程度高的学科各年龄阶层更容易在稿件评议上取得一致,而体系化年龄程度低的学科各年龄阶层容易产生分歧。当然,在不同的阶层之间的冲突与磨合中,开始了合作。这或许就是功能主义的最终职责所在:调和各个结构群体之间的矛盾,使历史以一种缓慢变革的方式行进。
社会的结构化是为了顺应社会化大生产而进行的一种社会的理性化,然而理性化存在诸多弊端,大致可以归结为理性化无法规训社会化大生产下的千奇百怪的世态。现代社会当中,人们通常所认为的最应该规训化的两大群体分别是搞学术的和搞政治的,以搞学术的为甚;同时,搞学术的科学家群体也是最难以研究的,因为科学家自己去研究科学家群体。。。。。。你懂得。然而为了论述各种群体与社会圈之间的功能互动引发的群体与社会圈的再塑造及其功能的此消彼长,默顿恰恰选择了科学家群体这个最难论述的社会群体。就像当然涂尔干为了树立实证主义的权威而去论述自杀这个看似最为个体化的社会现象。当然,默顿最后的理论目的达到了。科学家在与社会圈的功能互动当中,实现了分层,实现了马太效应,实现了对“终极价值”的追求,实现了理性化的追求方式(优先权与评价机制)。科学家被请下神坛,成为一个社会的结构,实现了社会化,同时也暴露出了弊端。
2014.1.13~2014.3.8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很好玩很耐人寻味的一本书
迈尔斯《社会心理学》教材
布迪厄《遏止野火》没有系统看此人著作呢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及国家的起源》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但是没有看到自己想了解的东西
恩格斯《反杜林论》不解释
卢梭《社会契约论》读起来很轻松的一本书
吉登斯《全球时代的民族国家》演讲集,细节上有点混乱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恩《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历史唯物主义在小事件上的体现
《大数据时代工作生活与思维的大变革》快看快看!!!再不看你们都老了!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概况》好惨啊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有水平的经济学专著,耐读
马恩《流亡者文献》额。。
马恩《哲学的贫困》额、、
马恩《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额’‘’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这本书还是很好看的,,
帕累托《普通社会学纲要》很多模型,心理脆弱者慎入。不过我读懂了,相当懂!
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说出了我的心声啊!!!长期以来不知道自己学术观点该怎么表述的
马恩《神圣家族》我去
萨缪尔森《经济学》入门级的书,看完曼昆没感觉的去看这本书去
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算是在帕森斯光辉下看完这本书的,一个补充级的书吧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除了资本论以外马恩著作最推荐的书,讲了异化,好可怕啊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呃呃呃
马恩《德意志意识形态》嗯
马克思《行动中的巴枯宁主义》别读这种书了。。。
马克思《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看不了啊。。。
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这本书还不错,代替以上几本书
马恩《德国维护宪法的运动》被代替吧
斯宾塞《社会学研究》可以当做社会学启蒙著作
马恩《鸦片贸易史》嗯嗯
马恩《论住宅问题》还行,读读比较好,也不厚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跟高中学的一样
《胡耀邦》围绕在党的领导下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大历史观
《市场、群氓和暴乱------对群体狂热的现代观点》事例很多的一本书
《狂热分子》觉得相见恨晚,要是学心理学之前看这本书多好
《群氓之族》人类学的。。。
齐美尔《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
密尔《论自由》可能我还没到这种水平上
齐美尔《历史的哲学问题》人是不是历史的
齐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学形式的研究》这个社会化跟大一学的概念不大一样
齐美尔《现代人与宗教》
齐美尔《宗教社会学》
齐美尔《时尚的哲学》时尚的社会学解读
齐美尔《金钱、性别与现代社会关系》性别的社会学解读不错
齐美尔《叔本华与尼采》审美的视角
感触最深的是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的结构。该书从四个方面入手,认为社会行动理论的衡量标准包括四个方面:是否考虑单位行动的主管确定因素、主观不确定性因素、客观确定性因素或客观不确定性因素。根据每种社会行动理论考虑因素的不同,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学术流派。
社会行动理论的起源是霍布斯和洛克,二人的理论假定不同,导致二人笔下人们社会行动的不同。霍布斯假定人性恶,于是倾向于实行法治,而洛克假定人性善,于是倾向于分权。然后是马克思,马克思过分考虑了客观确定性因素。
后面就进入了重点,首先是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他在经济学当中加入了社会学的思想,认为人追求的不是利益,而是欲望的满足,从而使经济学“人是理性人的假定”受到了一定突破,经济学的衡量标准变成了效用,进而产生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一历史性的突破。帕累托则将剩余物和派生物分别赋予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根据剩余物和派生物的循环来预测社会变迁的发生。涂尔干首先通过实证的方式论述了社会分工和自杀,后来发生一定转型。晚年写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时,开始向唯意志论转移,认为人的思维也会影响人的社会行动。但是涂尔干的唯意志论结论与其实证主义立场发生了冲突,使其晚年不容于社会学界,也导致了实证主义理论体系的崩溃。
最后是马克思韦伯。韦伯通过论述宗教对于不同文明走向的影响,指出人在社会行动的过程中会追求一种合理性。这种合理性在社会中通常表现为规范。韦伯并不是一个唯心主义者,因为他强调了意识的作用,所以通常被后世认为是唯心主义。帕森斯指出,韦伯的理论正好解释了社会行动理论的真谛。
最后,帕森斯开始指明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社会划分为许多结构,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都拥有自己的功能,也就是其在社会行动时所遵循的合理性。通过不同主体的社会行动,导致了如今纷繁复杂的社会,而不同要素的此消彼长,导致了社会变迁。
那这样我三大家差不多都过了一遍,齐美尔也快读完了~~感觉还不错,按着这个节奏甚至慢一点的节奏就好。。手里还有几本默顿,准备先读完默顿。帕森斯之前的社会学家还有弗洛伊德、曼海姆和桑巴特这几个想读,本学期放假之前准备就读一下这些老一辈社会学先烈吧。
2013.12.5~2014.1.12
这个月读的书目:
《白银崛起》
马克思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
勒庞《乌合之众》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薛涌《仇富》
《惊心动魄的56天》
配第《政治算术》
庇古《福利经济学》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
涂尔干《社会学方法论的准则》
冯军旗《中县干部》
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
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评论指针
赵鼎新《国家-社会关系与八九北京学运》
《共和 民主 宪政》
马恩《哥达纲领批判》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苏力《送法下乡》
斯特劳斯《图腾制度》
马恩《法兰西内战》
王铭铭王斯福《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
帕累托《精英的兴衰》
马恩《机器、自然力与科学的作用》
配第《赋税论》
马克思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
《轴心时代》
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马恩《1848-1850年的法兰西革命》
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
书籍介绍与心得体会:白银崛起从各个方面论证了白银在投资行业的良好前景,喜欢金融的可以看这本书。社会科学方法论和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分别是韦伯和涂尔干在社会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时所需要具备的一种社会学精神的阐释,需要一种潜移默化的理解才能将之深入到每个未来有可能调研的读书人的心里。乌合之众不做太多介绍,因为它体现了很多的社会学基本原理,对一些社会现象有一些基本阐述,所以老师较多推荐这本书,我看这本书就是想了解一下为什么大家都想看这本书。共产党宣言、法兰西内战和1848~1850年的法国革命斗争看过之后情绪高涨,马克思一直是我前进道路上的明灯。仇富、共和民主宪政和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都是一些文集,算是愤青型的,不过里面有关依法治国不是法治的论述很是精辟,感觉还有一定收获。惊心动魄的56天和国家-社会关系及八九北京学运是禁书,不过读了之后了解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同时赵鼎新论述的有关国家合理性的确定那段确实很精彩,他认为中国政府80年代存在的合理性是经济与道德,有种顿悟的感觉。政治算术和赋税论都是自由主义奠基人威廉配第的书,他也算是近代统计学的奠基人吧,他认为一个国家要想做好经济工作就应该首先做好统计工作。福利经济学是丁老师要求读的,上课也已经介绍过了,不再赘述。社会分工论和民族生活的基本方式是涂尔干的两本代表作,他的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理论,以及宗教由社会决定的理论,以及他在论证这些理论时运用的充分的证据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县干部和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是两篇论文,算是经验研究的东西吧。韦伯经济与社会评论指针是一本文集,当时主要是为了应付交流会读的。哥达纲领批判和机器、自然力与科学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在福利思想上的集中体现,但是很简单。论法的精神感觉主要在宣扬君主立宪制的光辉伟大,算是一种共和制和专制的一种中和。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和送法下乡是经验研究,但是感觉他们在真正立足于中国社会在做社会科学,而不是单纯高唱民主自由的旗号。图腾制度讲的是人类原初时代的一些制度,跟我小时候的一些想法尊的很类似。。。也是配合涂尔干的一本书来读的。精英的兴衰是帕累托的主要著作之一,讲的是精英阶层的循环性。民族国家和经济政策是韦伯的一个论文集,一共四篇论文,读了之后懂了但是现在都忘了。轴心时代被放在了宗教学的版块,介绍了那个时代几大轴心文明拥有的共性以及其演变历程。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是黄仁宇大历史观的一本书,从几大主要国家的角度论述了这些国家为什么走上了或者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关于日本的论述,他认为日本当时已经完全具有成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条件,就差一个黑船事件。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是一本后现代主义的书,人类历史有很大可能会走向自由民主的终结,但是人会因为没有得到认可的途径而不再称为人,于是就会产生最后之人。这本书给我感触好大。
11月书目
《数字经济大趋势》
《自杀论》
《金枝》
《金翼》
《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
《菊花与刀》
《瑞典经济》
《经济、诸社会领域和权力》
《有闲阶级论》
《君王论》
2013年9~10月书目
《自我认知》
《中国党争实录》
《乡愁---春节观察汇编》
《韦伯作品集导读》
《学术与政治》
《古犹太教》
《预知社会》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
《宗教与世界》
《宗教社会学》
《万历十五年》
《法律社会学》
《经济与历史》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支配的类型》
《非正当性的支配》
《支配社会学》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儒教与道教》
《晚年周恩来》
《经济与社会》
《江村经济》
5月~10月读书
《虚拟世界》
《欺诈原理》
《谣言》
《麦克沙恩组织行为学》
《未成年的成年人》
《麦当劳梦魇》
《2014世界货币格局》
《粮价谁决定》
《什么农村什么问题》
《大国空巢》
《揭秘老龄化》
《乡村社会关键词》
《人口大爆炸》
《岳村政治》
《社会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的取向》
《财经新闻道》
《灾难新闻报道》
《布莱克维尔社会理论家指南》
《占领华尔街》
《旧制度与大革命》
[ 此贴被李对月在2015-04-30 23:0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