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2
《社会心理学》戴维•迈尔斯
《太阳城》康帕内拉
《乌托邦》莫尔
《国富论》亚当•斯密
《人口原理》马尔萨斯
《社会心理学》是课程参考书,从中有很多对我们熟识的社会现象的分析和解释,当个人集合成群体组成社会,会有不同于个人的表现,包括从众、责任分散、偏见等。但在我们了解了这些后,不应把此当做对某些社会问题的辩解,而应该避免其带来的负面效应。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两部作品,像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理想彼岸,出于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社会的美丽希冀,借他人之口勾勒出作者的理想社会蓝图,缺乏挑战现政府的勇气。希望改变现状,但未提出具体可行的改变方案,《乌托邦》中提到了消灭城乡对立,按需分配。最喜欢其中的一句“一个人可以仰视星辰乃至太阳,何至于喜欢小块珠宝的闪闪微光。”其中也有奴隶制的存在,不免有时代和阶级局限。
《人口原理》两条公理: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而且几乎会继续保持现状。贫困和罪恶可以预防人口增长。“虽不可能指望消除社会的贫富现象,但借以减少贫穷和富裕阶层的人数,增加中产阶级的力量”,可以增强社会稳定。
2013年末&寒假
《乡土中国》费孝通
《菊与刀》本尼迪克特
《观念的水位》刘瑜
《理想国》柏拉图
其实还看了几部文学作品《人生》(路遥)、《爱情故事》(埃里奇•西格尔)、《喜宝》(亦舒)、《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
《乡土中国》读起来很亲切,“差序格局”:以自己为中心,有伸缩性的、群己界限模糊的格局。中国人独特的宗族文化、无讼传统。电影《秋菊打官司》中村妇秋菊的“讨个说法”可以看做是现代农村法律意识增强的缩影罢。
《菊与刀》对于我们了解日本民族性格有很大帮助。他们有很浓厚的“等级制”观念,无论是辈分还是性别,都强调“各得其所,各安其分”。身负对历史和社会的“恩”的重担,“罪感文化”亦如此。总之日本人是极大的矛盾体,竟能将肉体享乐与道德修养的界限划分的如此清晰。
2014.开学~2014.3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亨廷顿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
《君主论》马基雅维利
《西方社会思想史》于海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萨特
《社会契约论》卢梭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
《梦的解析》弗洛伊德
2014.3.19~4.13
《政府论》洛克
《爱的艺术》弗洛姆
《街角社会》威廉•富特•怀特
《社会学的想象力》米尔斯
《社会学是什么》亚历克斯.英克尔斯
《当代社会学理论》玛格丽特•波洛玛
《社会分工论》埃米尔•涂尔干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埃米尔•涂尔干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卢梭
《新乡土中国》贺雪峰
《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
《爱的艺术》是弗洛姆晚年的作品,万水千山走遍,平淡地将自己关于“爱”的艺术倾吐出来,据说他跟后辈谈话时眼神很专注,是一位和蔼的老人。一生与多位佳丽有坎坷的经历,最后一位深爱的人在他的陪伴下静静离去。他认为爱的因素主要有①“给”(比“得”更多愉快)②责任心③尊重。成熟的爱的原则乃“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爱不是狭隘的,而应当是宏大的,因为爱一个人而可以爱所有人。爱情是信仰的一种行动。母亲的爱是没有条件与生俱来的,而父亲的爱需要争取。因为在他的几个孩子中,父亲会挑选与自己相像度更高的,天资较为聪颖、勤奋努力的倍加宠爱。这点我深有体会,母亲无论何时都用爱将我包围,而父亲则是我人生的导师。
《街角社会》描写的是意大利裔移民的后代的故事。生动刻画了街角的大人物大学生、小人物街角青年还有中间阶层。作者从“帮”内成员的角度讲述一个有组织的社会系统的社区。其中我觉得为有趣的是关于选举的部分。在俱乐部中较有声望的会被推送去选举,而一旦选举成功成为政治人物,又变得要为高层人服务,背离自己初始帮的意愿。还有的只是去充当傀儡,助别的有力竞选者一臂之力。书的附录中有关于作者当时的一些思考。他选择的是介入其中,不仅观察而且对街角帮有影响地调查。他的调查对那个社区中的贫弱青年也有了一些积极影响。
《社会分工论》中的重要概念。 机械团结:依靠共同意识将同质性个体结合在一起。 有机团结:有异质性的社会成员由劳动分工形成社会联结纽带。劳动分工可以“各为所用,各尽其能”,让成员在功能上彼此相互依赖,但也会造成过分个人化。 分工的原因:社会容量、社会物质密度和社会精神密度。失范(:指旧的规范失去约束力而新的规范尚未建立起来的社会状况。
《新乡土中国》是我读的第一本农村社会学的书,为我了解农村打开了一扇窗。期待呼啸着走向田野!
根据居民间的关联程度,现如今的农村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形态:华中地区的原子化分散型村庄、华北地区以“小亲族”为基础的分裂型村庄、华南地区宗族性团结型村庄。其中华南地区江西一带传统宗族保留较为完好,对其居民有较强的约束和团结能力,很多出外村民都把回乡安度晚年当作自己的选择。而华中地区村庄居民个体化强,不少村民出去务工后回乡意愿不强,且很难团结起来,每个人都只代表自己的利益,少人愿意为了群体的利益而奔走,反而出现了农民不合理负担很重但上诉很少的怪象。
农村可谓日新月异,其中有惊喜,也有担忧。以下就是一些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大集体时期,高中教育普及率较之当下还要高,小学教育也相当完善。而现在有一部分人小学或初中毕业后就不再继续读书,整天在村庄闲逛,很容易就会形成帮派从而有可能发生不利于村庄秩序的事情,或者进城务工,做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活,在自己的价值观还未形成时,就接受各种思潮的冲击,不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弄不好就会误入歧途。过去农业型社会财政三分之二用于教育支出,赤脚医生、民办教师拿着和农民差不多的收入播撒希望的种子,学生只要交几块钱就可以去上学。现在农村教师都是一些中专、大专毕业生,拿着比农民高出很多的工资做着“教书”的工作。儿童的辍学率却大大提高了。笔者认为,教育需要国家政府格外关注,从上而下、从下而上共同协调努力使得教育真正有效的实行,发挥它的基础性作用。现在社会上有呼声说裁剪公务员队伍、降低公务员工资,其实教师工资收入也是一笔庞大的财政支出,精简教师队伍、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水平是当务之急。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如今农村青壮年大部分进城打工,留下老人在家务农,形成“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的家计模式”。年轻人务工收入加上老人务农收入供全家使用,农村充当着现代化进程的缓冲器和蓄水池的角色。而真正需要精耕细作的也就三个月左右,剩下的时间老人如何度过呢?过年回乡的年轻人也会有不知所措的感觉,除了打打麻将实在别无选择,进而家乡对他的吸引力减小。归属感较少、不同于从前的农村熟人社会、现如今要算是“半熟人社会”。信息没有完全对称、共同的价值和规范也缺失,进城人那份“乡愁”也变了味道。
我们经常感叹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失。农村承载着很多传统习俗和民间艺术的记忆。而计划经济时期的“群众文艺”已然成为往事。我们能做的也就是不要让这些只存在记忆里,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有权利欣赏。过去乡村社会个人间的关联度很高,相互了解深。现在农村中不同群体、性别形成不同的性格,相互交往少,有些人在遇到困难时都没有对象可以诉说,只能将痛苦郁结在心。成立文化团体和组织既可以使得人们相互之间走动频繁、增进感情又有利于维护传统文化,使得村民的生活多姿多彩、富有意义。贺老师及其中心创立的“老年人协会”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用不多的钱就可以使农民幸福感提升,的确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
在中国尤其是广大农村“养儿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高效推行,农民以传宗接代、延续香火为终极目标的价值观解体。不让生孩子那做什么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除了强制性指令限制生育外、农民自己的生育意愿也下降。因为新出生的孩子必然给家庭带来更多的生存压力,倒不如让已经出生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更优越的生活条件。而农村的基础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由封闭型转换成为开放型,农村也变得不如从前简单了。农村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不少,农民基本过上了“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生活。电视机里的彩色世界格外美丽,可这跟农民的现实生活关系不大。电影《最爱》里,艾滋村妇女“琴琴”就是因为看到电视里广告说有一款洗发水用了之后头发又黑又亮有光泽,才有了用卖血赚得的钱去城里买洗发水的想法,抽血时却被艾滋感染酿成了人生悲剧。通过物欲刺激来充斥闲暇时间必然是不可取的。毕竟农民即便有了消费欲望、此时也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若自己的价值观丧失,又被享乐主义侵占,此乃悲矣。
[ 此贴被成雨泓在2014-04-13 21:2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