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胡婷读书报告 更新至08年3月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胡婷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9
威望: 9 点
金钱: 9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6
最后登录:2008-10-10

 胡婷读书报告 更新至08年3月


2007年4月读书报告

 4月22号那天去参加了 第一次读书会。
虽然这次读书会临时改成交流会,但是我依然收益匪浅.
.说实在的,我当时听的不是很懂。但是给我的触动很深。
我感受到一种真实的做学问的氛围。
现场的学长都很有学问啊 ,让我很佩服。
吴老师提到的只有专家才有说话权,学问应该做到精才能称得上是做学问。
老师和学长们对现实中问题的讨论和辩论,让我感受到真正的学者原来是这样的,这是我以前从来都不知道的。

以下是这个月所读的书目,第一次这么系统的读,还是有点不适应,因而感想可能也很肤浅。
我相信以后会做的更好。希望各位学长、学姐多多指点。


所读书目:
1、《组织社会学十讲》  周雪光
2、《你好我也好》  托马斯 *哈里斯
3、《社会性别分析框架指南》  马奇、史密斯等,英国乐施会。
4、《社会方法的规则》  迪尔凯姆

1、《组织社会学十讲》
  整本书在内容上分为两个部分。理论和应用。
  主要通过介绍几种学派引入其主要的组织思想。
交易成本学派:认为决定使用市场还是组织的是交易成本,即效率机制。
    有限理性、不确定性、行为投机性、小数现象。
    这四个市场因素只要两者结合就会导致市场失败。
制度学派:研究的主要现象是为什么会有组织趋同,
  为什么明明知道某事是浪费资源现实中还是存在大量浪费资源的现象。
    它认为是合法性机制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如由中央级别的行政人员下乡送温暖期间所需要的费用比其送的“温暖”多的多,
  与其这样为什么不直接由基层组织去完成送温暖的呢?原因在于合法性机制。
  由中央级别送温暖所产生的社会效果比基层的要好的多。
社会网络学派提出重要的结构洞理论,认为人的地位取决于其所占有的结构洞位置和多少。
这是作者的讲课稿件,因而在表面上看框架有一点凌乱。
可是著名的学者是名不虚传的,他的逻辑思维让你很容易被他的内容吸引,而且作者所举的都是
  现实生活中很常见的经济、组织现象。如为什么公务员制度会在每个市区(美国为例)那么一致、
  为什么高价车容易退出市场、为什么拥有强大社会网络资源的人很容易获得想要的社会资源、
  为什么有的公司明明自己可以完成某项工作却依然要与其他公司合作完成这项工作等等。
是这本书让我知道原来经济方面的社会学研究还是很吸引人的。


2、《你好我也好》
这是一本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书籍。
在每个人的人格系统中都存在三种状态:P:父母性 A:儿童性 C:成人性
父母是一个人表现出来的专制、蛮横的一面,儿童是一个人表现出来的任性、娇气的一面,而成人
则是一个人理智、成熟的一面。每个人都有这三方面的人性,只是每个人表现的侧重点不同。
不论哪一种个性突出都是由于幼年受到的影响,例如幼年接受的教育和训导都是严厉的则会形成父母性。
作者认为人因为都具有这样三人格倾向因而可以相互转换,从父母性转换为成人性、从儿童性转换为成人性。
这样的理论在婚姻、青少年教育、家庭教育、道德价值方面都有很广应用。


3、《社会性别分析框架指南》
这是由英国乐施会资助出版的书籍、是比较前沿的性别学的书籍,因而有很浓郁的西方味道。
书中有很多的概念比较生涩 如社会性别分析、参与式发展、
生产与再生产(在性别分析中生产是指的传统的经济形式,再生产指不记入传统经济形式中的劳动形式如做家务)
书中通过介绍哈佛、摩塞、社会性别、能力与脆弱、妇女赋权的分析框架来呈现在基于对社会性别关系的理解上,
探讨家庭内部权利关系如何与国际、国家、市场、社区层面权力关系的联系。
其中我感触最深的在于作者是客观地介绍每一种框架,认为每一种框架都有其优胜处。


4、《社会方法的规则》
这是迪尔凯姆最著名的一本书,相信很多人都读过的 是一本很经典的著作。
其中作者在这本书中提到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研究方法是实证研究。
作者一再强调客观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凡是未经科学检验的概念、不能随便乱用、更不能替代事物本身。
要排除偏见和经验的影响。也许在今天我们看作者的这些思想会觉得很平常 ,
可是在他那个时代 他用睿智的眼光看到了社会学实证研究的重要性,这是非常难得的 。
正因为是他正式确立了实证研究的地位才让社会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
让今天的我们感受到了客观研究的重要性。社会学也因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2007年5月至暑假读书报告

5月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发帖,主要是很懒,在这里我必须自我检讨,这个我相信自己以后一定会改进的。现在将从5月到暑假的所有读书书目发出来,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总体而言,我这几个月读的书分为三类:社会学经典、一般社会学研究、其它

我想真正想感受社会学的魅力去读经典绝对是必须的,那么我读的社会学经典方面有这样一些

1、《社会分工论》 迪尔凯姆

2、《心灵、自我、社会》 米德

3、《权力精英》 米尔斯

4、《社会冲突的功能》 科塞

5、《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戈夫曼

6、《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

7、《社会研究方法》 艾尔。巴比

8、《社会学想象力》米尔斯

9、〈家庭〉 古德

10、〈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

11、〈社会生活中的权力与交换〉

因为对家庭社会学很感兴趣所以选择了这样的研究方向,因而在这期间也读了一些家庭社会学和女性学方面的书籍

1、〈西方女性学〉 刘霓

2、〈妇女、家庭与公共政策〉周颜玲

3、〈社会性别分析框架指南〉

4、〈生育制度〉
现在简单说一点读书的感想吧,其实开始读这些经典社会学名著的时候碰到了很多困难,很多时候觉得很难懂 ,兴趣差点都被消磨殆尽。幸好自己当时的论文指导老师给了我很好的意见。她说其实她刚开始读很多社会学的名著时也觉得很吃力,可是她就是喜欢去读,尽管并不是很懂,后来漫漫的读多了就有了一种感觉。我觉得很对,英语中有所谓的语感,其实读书也有一种语感,也许我并不能讲出我的很多想法,但是在我不断与思想家交流的过程中,我的思想得到了洗礼,我的思维层次上升了,这个是很重要的。也就是不要一味强求一次就能理解一本经典,也不要强求自己一字一句都能看懂(这本身就是错的),铺垫了一种感觉将是后面继续探索的基础。

我觉得经典提升的是思维层次,但是对于思维内容并没有对大的改变,因为毕竟那些理论解决的是那个时代的问题,而且我们现在的研究大多已经渗透了这些经典的思想理论,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已经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这些思想。但是当我读这些经典的时候会很明显的感觉到大师们思维的明锐和探索的奥妙。

而一般的研究则更容易改变我们的思维内容。


2007年9月读书报告
昨天的读书会开完后心情很沉重,我必须承认在九月我的确没有非常地努力,而老师的用心良苦也让我觉得汗颜,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贺老师是“我最爱的导师”了,这样的用心这样的无私,我们还能不惭愧吗?  相信我们今后一定可以做的很好。

尽管读的质量不是很高但是这份读书报告还是要发上来让大家批评,这样的氛围一定可以让我得到很大的提高。

所读书目:1,《自杀论》迪尔凯姆

          2,《社会研究方法》艾尔-巴比

          3,《菊花与刀》鲁思-本尼迪克特

          4,《发现社会之旅---西方社会学思想述评》  柯林斯,马科夫斯基

          5,《为社会学辩护》 吉登斯

自杀论 这本书很明显体现了作者的实证分析立场,书中作者通过引用大量数据和统计表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而且十分注重逻辑推理。作者不愧为定量研究的鼻祖,尽管书中的结论和论证方式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是有一定缺陷的,但是我还是被他科学的论证方法所感染。

社会研究方法 这本书是一本方法的概论。总体而言和我们自己学过的方法没有太大的区别,当然最深刻的是作者在在整本书的中都在强调社会科学在探讨发现社会规律时的科学的态度与方法。

菊花与刀 这是一本人类学的书,在这本书中我了解到了如何在社会科学中运用人类学的方法。当然这本书内容本身也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力,让我对日本这个民族有了不一样的理解,曾经对日本这个民族有很多的憎恶和不理解,现在终于知道他们的残暴,坚忍以及迅速地发达是和他的民族特质密切相关的。

发现社会之旅 这是关于西方社会学思想的述评很好的一本书。文笔生动易懂不乏深刻,在对各个思想家的思想进行概括和总结时,作者加入了自己的思想和理解,因而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和很多述评书籍不一样的感受,论述和总结都非常精彩。

为社会学辩护 这也是一本述评,只是作者的思想更深了一个层次,语言更艰涩难懂,但是并不否认这本书是很有价值的。

2007年10月读书书目

1 现代社会学理论
2 现代社会问题
3 学术与政治
4 政府回应论
5 中国代表制度研究

2007年11月读书书目


1  社会权力的来源
2 共同体与社会
3 社会学的想象力
4 社会学基本概念


2007年 12月所读书目:

1 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  朱丽亚·T·伍德
2 现代化与社会转型      孙立平
3 家庭史  比尔基埃等
4 社会调查方法与技术---中国实践  边燕杰 李路路 蔡禾
5 现代社会研究方法  范伟达
 
其中孙立平的这本书给我的感触最深。作者深入透彻的感受力,相当好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将我们那些模糊的感受恰到好处地纳入到分析框架中。作者所提出的断裂的概念和过程--事件分析方法给我们打开了一扇观察中国本质问题的窗口。


2008年2月书目:

1 《第二性》    西蒙娜·德·波伏娃    女权主义圣经的经典作品

2    《家庭导论》罗斯·埃什尔曼 

3  《酷儿理论》 葛尔·罗宾等


2008年3月所读书目

1 当代社会理论  高宣杨

2 西方社会学理论  宋林飞

3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  特纳

4 金钱 性别 现代生活风格  齐美尔

5 伦理与生活 郭松义
集中底读这些理论的书就可以很明显底感受到其中的异同。个人比较喜欢特纳
这本书的结构和对理论的解读方式,清晰而且深入。高宣杨这本书也比较有特色,作者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分析一些理论。建构的方式也比较特别,不过感觉不太适合作为教材,只适合品读。

齐美尔的这本书写的很好,比较贴合社会的实际也很符合女性的心理,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很喜欢他这本书的风格,也打算继续读一些他的著作。

郭松义的这本书似乎写 的不太好,当然也有可能 是我功底有限根本没有读出作者的深意,呵。


Posted: 2008-04-08 15:00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148881(s) query 3, Time now is:11-01 08:09,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