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
无图版
|
风格切换
|
Home首页
»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返回主站
|
研究生读书
|
推荐
|
搜索
|
社区服务
|
帮助
|
订阅本帖更新
社区服务
风格切换
yellow
moon
wind5
gray
wind
blue
black
green
movie
pink
短消息
收件箱
发件箱
消息跟踪
写新消息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查看个人资料
好友列表
用户权限查看
交易币管理
积分转换
特殊组购买
收藏夹
我的主题
统计排行
基本统计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统计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徐晨读书心得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北工大群学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交 易
投 票
本页主题:
徐晨读书心得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徐小晨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3
威望:
3 点
金钱:
30 RMB
注册时间:2013-07-24
最后登录:2013-09-05
小
中
大
徐晨读书心得
☆6-7月读书
艾曼纽·卢瓦耶《流亡的巴黎》
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
艾曼纽·卢瓦耶《流亡的巴黎》
书中描述的是二战期间(主要是1940年到1944年),一大批法国作家和艺术家离开沦陷的法国,前往自由世界的文化之都纽约避难的历史。这个流亡知识分子群体的独特性在于,他们是法国知识分子,他们的行为都会被打上独特的法兰西文化的印记。在璀璨的法兰西文化中,流亡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负面的评价存在,介于出逃与背叛之间。在卢瓦耶的分析中,这是因为法国大革命创造了一种建立在地权基础上的民族感,人民、民族的概念完全与国家领土融为一体,理论上承认每个人都是国家公民。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流亡成为了一种不够爱国的表现,甚至成为反革命的同义词,尤其在1940年代,法国沦陷,更需要一种民众高涨的爱国主义情绪来维护法兰西文化和国家尊严,这个时刻知识分子群体的流亡被蒙上的背弃祖国的阴影。
尽管在随后的流亡岁月中,有很多学者如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和戴高乐将军等都认为这种逃亡不但不是背叛反而维系了法兰西文化在另一个国度中的传承,保存了法国的实力,是爱国的一种表现。但对于那些留在国内加入抵抗运动组织的人来说,流亡在外的法国知识分子产生的不仅仅是一种乡愁,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上的负疚和罪恶感。这方面的代表是哲学家西蒙娜•薇依,她因为没有遭受到其他人的苦难而感到万分自责。在纽约生活对她来说无比的痛苦,那种流亡等于背叛的固执念头一直折磨着她。她后来的悲剧结局已被我们熟知:在伦敦生活期间严格按照国内敌占区的同胞们的食物配给量领取食品,以此来分担生活在法国本土的人们所经受的磨难,最后死于饥饿。
薇依的例子算是一个极端典型,她凸显了当时流亡在外的法国知识分子精神上的焦灼和无力状态。对大多数人而言,他们宁愿选择做更多的工作服务于远方的法兰西。这是法国知识分子的独特性所在,与德国流亡知识分子不同,他们的爱国主义情绪并没有随着远离祖国而淡化,反而更加强烈地意识到他们的法兰西特性。这也是为何在二战后,大多数流亡在外的知识分子都选择了返回法国,而那些德国知识分子则大都选择在美国定居,融入新的生活。
当然,生活方式的选择不具有道德批判的意义,只是源自各自不同的文化特性而已。但颇为吊诡的是,选择返回的知识分子他们发现已经不能融入到战后的法国了。萨特曾在战后发表文章指责那些流亡者在战后才出现在自己的国家,窃取了革命果实,因此他们应该“加倍的负罪”。类似这种道德的上的指责让流亡者如锋芒在背,那种刚到纽约时的格格不入的状态仿佛又出现了,唯一不同的是,这次是在自己的国家和土地上。他们不得不进行一次更加隐秘的流亡,在自己的生活中,维持一种缺席的在场或者在场的缺席,一种真正的精神上的流亡状态:流亡从而成为了他们生活的隐喻。
另外,书中还提出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回答,如:这些知识分子是通过怎样的援救机制被送往美国的?他们是如何通过写作、通过创办学校和出版社来参与抵抗运动的?美国政府又是如何利用他们为军事情报部门服务的?与德国流亡者相反,法国流亡者在战后的1944年到1947年间,几乎全部回到了祖国。
之所以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是因为这本书确实给了笔者很多的感触,另外笔者也认为,这本书的最大成功之处,并不在其逻辑思维和论证方法上,而是一种较为感性的分析和思考。
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这本书对于很多现象和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如:近代资本主义为什么仅仅出现在西方,而同时期的东方却呈现出停滞之势?资本主义经济兴起过程中非经济因素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在对大量经验材料的搜集与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新教伦理与近代理性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生成发展关系,并对东西方宗教文化传统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
在韦伯看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核心就是禁欲主义,节俭、勤奋而非奢侈、糜烂才是资本主义,韦伯所谓的资本主义,其实有着严格的“时空限定”。笔者看来,他考察的只是西欧和美国的资本主义,而且他回避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也否认今后的资本主义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因为他觉得“初创时期”过后,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偏离,它已不需要资本主义精神的支持。所以,他考察的是需要资本主义精神支持的资本主义,在他看来,尽管中国、印度、巴比伦、古代的希腊和罗马、中世纪都存在过资本主义,但“那里的资本主义缺乏这种独特的精神气质”发展的动力。
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
纵观全书,令笔者钦佩的是韦伯、佛洛依德和福柯。也许笔者现在的水平还无法将他们的理论和盘托出,但他们独到的想法的确令笔者在众多思想家思想中徘徊时眼前一亮。
在对于“社会如何可能”这个问题上,众说纷纭,显然的二元对立,虽然韦伯走的是“解释社会学”的道路,但他却谦虚地说到那种想要找到唯一决定社会可能的因素的方法是行不通的。而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去发现某种因素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某一方面的形成。笔者敬仰他的这份谦逊和洞见,相对于其他思想家那种笃定和雄心,韦伯显然更热爱他的术业和研究对象,因为只有热爱,才不会有所企图、狂热……才会用心呵护培育。
在启蒙思想运动过后,理性的时代万马齐喑。人成为了他的主人,无所尊崇,无所抑制……那个自然本性的“我”被极力推崇。佛洛依德洞见了“本我”的不可抹杀性。挑战了为理性是尊的信仰。笔者写的这些话可能流于口号,不免显得空洞,大概也于自己没有很好理解他的思想有关。但在笔者看来,佛洛依德的思想是惊世骇俗的,他愿意将人性一步步深入挖掘。
福柯的敬仰的则是他在学术到了上的反叛以及他的思想的颠覆传统。其实自己很惭愧,这么多大师,拜读他们的经典,因为略知皮毛,对他们的伟大竟产生不出景仰。无疑这本书,这样的书是要多读的,对于厘清思想脉络和增强学术修养以及开拓思维领域无疑有重大影响。贯穿全书的是思想家对“社会如何可能”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方法论和研究内容的探讨和洞见。很佩服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有着这样的学术志趣,这在平凡如我者看来是难以想象的,而这样的高度是我终究都难以企及的。然而阅读,书写还是给笔者带来了内心的安宁和充实。
☆4-5月读书
南环瑾《论语别裁》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彼特·伯格《与社会学同游》
南环瑾《论语别裁》
按理说,在尚未读完一本书之前,评论这本书是危险的。
但是,对于《论语别裁》来说,可能得破个例。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本书永远也不可能读完。也就是说,即便是穷尽一生,也总有许多道理难以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我们实在是应该好好地花一点时间来读读中国古代的文化,倒不一定需要研究到多么深入的地步,更不必对某些词句去做细微的考证,但是,诸子百家中代表性的一些人物及其思想,还是应该有所了解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闲人读历史,目的大概有三种,一种是证明了自己博学,一种是追溯上古的八卦,一种是想弄明白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黄仁宇先生的这本书,没有太多的史料堆积,也没有太多的细节描写,那么,看这本书的人,大致应该是第三种目的了。
在书中,黄仁宇先生不间断地提到一个问题,就是到底是什么,让华夏古文明延续到现在而没有分裂。他给出的答案是文化。因为小自耕农的特点是自给自足,与外界不需要多大联系。在中国的土地上,到处都是这种农业方式,各地的官僚可以随便调任,中国就是一个大的“农村集团”。那么,从政治结构上,一个大的统一的国家不是必须的。反而是文化把中国从古到今团结到了一起,那些入侵的非汉族(蒙,女真,契丹),在来到华夏大地之后,都不约而同地大部分采用了汉人的官僚体制,文字,科举制度。这就是文化的吸引力。
虽然从经济上,小自耕农是分散的,独立的,以家庭为单位,但是农耕文化让人们安定下来,减少了流动,使统治变得容易起来。中央集权的阶级最重要的,就是稳定农民,并向他们收税。这些税收,养活了整个官僚阶级,并且促进了当时的科技进步。并且农业文明对于周围的游牧文明是相对进步的,是易于统治的,这也是为何外族入侵后都采取了相同的做法:采用汉人的驭人方式。
但是这种文化,在遇到了不停扩展的资本主义时,就难以显示出它的优越性来。一个安于现状,一个一心扩张,两者相遇,战事必开。农耕文明虽然易于统治,但是对于战争总是不拿手。接下来就是连续的震荡,战败的农耕文明面临绝境。
整个华夏古代史,就是一部完整的农业文明。就如黄先生在书中的比喻,它像一个美丽的玉器,有完整的外表,有自己的机制,但是却是脆弱的本质,易碎的未来。当前的中国,仍旧是一个大多数人都是农民的国家。但是农耕文明绝对不可能让她再次焕发出迷人的向心力。怎样走下去,是一个应该考虑的问题。
彼特·伯格《与社会学同游》
我们都要接受种种规则的制约,于是社会就演变成一座庞大的监狱,没有谁能挣脱这些规则,彼得·伯格表示他也无能为力,这或许会让我们有一点失望,连社会学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普通人又怎能解决。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彼得·伯格给我们提供了几条逃生隧道,他让我们知道社会控制着我们,我们塑造着社会,这些社会规则其实是社会与我们相互妥协的结果。当一个人找准自己的定位,与之相应的心理情感也会发生改变。
你认为你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那就去扮演相应的角色。既然摆脱不掉这个角色,那为何不欣然接受并融入其中,过程虽然辛苦但是只要有回报那就值得我们为此付出,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一切都进入了良性循环的阶段。社会规定让我们知道了应该扮演的角色,角色的成功演绎又强化了社会规定。意识形态虽然会对人们的社会认识产生影响,但是当人们都抱有类似的想法时彼此的冲突就能够缓和。彼得·伯格把社会比作木偶剧场,我们这些社会舞台上的木偶想要的只不过是剧本中的命运,而停止演出的动作则是我们走向自由的第一步,社会学鼓励人们去不断探索自由的道路。
偷得浮生半日闲,一点点地把平日里的读书心得拼凑成了一篇小结,也算是对自己有个交代。越来越觉得,在加入读书会的日子里,在这种近乎愚蠢的努力中,自己看到了一个纯粹而丰盈的世界。或许,读书也是会上瘾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
Posted: 2013-07-31 15:03 |
[楼 主]
徐小晨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3
威望:
3 点
金钱:
30 RMB
注册时间:2013-07-24
最后登录:2013-09-05
小
中
大
腹有诗书气自华
Posted: 2013-08-04 19:00 |
1 楼
郑晓园
达者至观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15
威望:
315 点
金钱:
3150 RMB
注册时间:2009-03-30
最后登录:2015-12-11
小
中
大
暑假期间还想着总结和报告,精神可嘉。总结得也很认真细致,灵光闪现,足见不是愚蠢的努力,而是最有眼光和聪明的选择。加油!
读书人是幸福人!
Posted: 2013-08-05 08:54 |
2 楼
徐小晨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3
威望:
3 点
金钱:
30 RMB
注册时间:2013-07-24
最后登录:2013-09-05
小
中
大
谢谢学姐的鼓励!Anyway,读书是不能忘了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
Posted: 2013-08-17 09:26 |
3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快速跳至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北工大群学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本科生读书报告
Total 0.150765(s) query 4, Time now is:11-01 08:03,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