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中—6月底读书报告
阅读书目清单: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区分》《关于电视》《反思社会学导引》
福柯《规训与惩罚》《疯癫与文明》《性经验史》《声名狼藉者的生活》
布尔迪厄
布尔迪厄作为后社会学四大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理论模式与理论深度可以媲美经典四大家,而且他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打破了过度时期强调的学科化、专业化以及中层化,而且布尔迪厄的符号资本理论能够剖析社会中广泛的领域,包括文学、趣味、教育领域等等。在这里简单的提一下经典四大家到过渡时期再到现代四大家转变的划分依据,首先经典四大家的理论都比较宏大,涵盖社会中方方面面,追求一种统一的、自洽的理论体系。但是由于20实际初的学科分化以及定量科学、自然科学对社会科学的影响,使得社会科学朝着更精细、更实用的方向发展。加上两次世界大战学术中心朝北美的转移,对具体的社会现象的研究取代宏观整体研究,如美国的芝加哥学派的兴起,米德、帕克、库里、詹姆斯·凯瑞等人的中观理论思想占到上风。这是也就是过渡时期的形成,过渡时期更多的是对现代化问题的研究。二战过后,欧洲本土的社会学继续发展,批判、思辨的学术传统又重新注入到社会学的研究之中。目睹了二次世界大战以及现代社会中的种种弊病,社会学研究转向后现代的研究,更多的是对现代社会的解构和批评。倡导从社会结构、社会现象的表象研究转移到对人的价值和意义的研究上来。这也是后四大家包括福柯、布尔迪厄、哈贝马斯等人的学术关注点。下面来简单谈一下布尔迪厄的一些理论观点。
一:作为实践的社会学:惯习和场域
惯习和场域是理解布尔迪厄社会学理论的两把钥匙,某个个体由于惯习的作用在某个场域环境中所作出的抉择和行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实践。布厄迪尔的实践概念源于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提出实践的概念。布尔迪厄的整个学术思想也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无论是对文化领域、趣味领域还是教育领域的研究都离不开实践这一要素。惯习比较直白的阐述就是习惯,这种习惯是源于他的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出身、教育环境、社会阶层环境等等,这一系列的社会因素塑造了个人的趣味、好恶、品味等等,这些就是一个人的惯习。场域类似于物理学中的磁场,不同的场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场域中的不同要素也在互相作用。一个社会中具有不同的场域,如经济场域、文化场域等等,这些场域是一直处于相互作用之中,竞争对社会价值和观念的主导和定义。
正如上文所述,惯习是由社会因素培养的,也是整个社会结构不断向个人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一开始是被动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慢慢的就会演化成一种主动性的内化。比如社会中对女人言行举止的束缚和要求,在儿童时期可能会觉得一些坐姿、走姿以及言行的要求很苛刻,但是随着年龄增长这些习惯会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并且会要求自己的子女遵守这样的规则。说到这里,惯习是社会结构的内化,同时个体又在惯习的影响下做出符合社会规定的各种实践,这种实践在客观上又维护了社会结构的稳定。
二:文化资本与符号暴力
资本的概念被马克思发扬光大,其著作中的资本概念多是指经济资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一般意义上的资本是属于文化和符号的决定因素。但是布尔迪厄对资本的概念进行了扩展和外延,他将符号资本(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并列,成为社会场域中一种重要的因素。文化资本其实就是一个人积累的文化知识、教育程度等等。之所以文化成为一种资本一是因为在社会中文化也是不均衡的,不同的阶层以及不同的个体所拥有的文化资本是不同的,此外,文化资本也是可以积累和传承,比如在家庭中,父母所积累的文化资本也是通过家庭教育、家庭氛围、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地形式不断转移到自身子女身上。在所有的资本类型中,文化资本是最具有弹性的形式之一,是可以不断转化为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正是因为文化资本在社会中地不均衡,因此文化资本占优地阶级为了确保自己地文化霸主地位会通过一系列地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地位,将自身的主流价值观念强加于文化资本较弱的阶级,这样的观点与马克思的观点如出一辙。在国家精英这本书中,布尔迪厄就论述了资产阶级如何通过高等学校这一炼金炉将自己阶层的文化认同和观念转化成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你只有承袭了资产阶级的那一套才能够拿到毕业证书和得到社会认同。
符号暴力的概念正是对富有文化资本的阶层将自身的文化认同强加于其他阶层的真切描述。符号暴力本质上是一种行为,一种镇压和维持自身文化统治地位的方式。在大众媒体时代,施加符号暴力的最有效的工具就是电视,布尔迪厄在论电视一书中强调了统治阶级如何将自身的价值观念不停地向其他阶层宣传和灌输,形成一种人造的、虚假的认同。在男性统治中,男性对女性的社会地位的定义,对女性的职业特征和选择的定义无不是在施加符号暴力。这其实是与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治统治而实行武力镇压的情形不谋而合。由此可见,布尔迪厄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的观念,又拓展了阶级斗争、阶级压迫的适用范围。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文化领域的阶级斗争的论述比较模糊,也对文化中到底哪些与经济基础有直接的关联,哪些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模棱两可。布尔迪厄则是将经济基础悬置,细观文化场域中的符号生产以及符号暴力的运动。
三:符号与秩序
符号或者文化场域的结构与社会结构同构,同时也是在维护既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正如布尔迪厄对法国的大学变迁的调查研究,大学从来就不是独立的而是受到文化场域、政治场域、经济场域的影响,当某一个场域的力量逐渐增大,相对应的大学类型也会随之得到发展,如工商类的大学就随着工业资产阶级的崛起而大量出现,影响力也急剧上升。大学其实是一个转换器,将不同阶层的文化资本转换成社会中“合法”的力量来流通。这就从最大从程度上为社会中的不同资本力量的生成和维持提供了途径。大资产阶级家的孩子通过工商类大学颁发的毕业证而继续在工商业努力打拼,教师及教授的子女则会通过巴黎师专的深造毕业后继续在文化领域工作,从而维护社会中的文化资本力量。此外,学校教育原则或者对学生的衡量标准是与统治阶层的文化标准一致,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对“天赋”和“早熟”的定义,被称赞为有天赋的学生其实是自身继承了比较多的家庭文化资本,这些孩子一般都属于文化资本非常丰厚的自由职业者或者大资产阶级家庭。而一些学习刻苦,勤奋努力的学生一般都是出自小资产阶级甚至无产阶级家庭,而对他们的评价就比较保守,远不及“有天赋”这样的评价高。因此,那些“有天赋”的学生往往能够进入较好的高等教育机构学习,未来能够在社会中获得较为体面的工作。
此外,符号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区分,不同的阶层具有不同的符号象征物,以此来对局外人进行排斥,维护自身群体的纯洁性。布尔迪厄在对社会中不同群体的趣味研究就是对符号的这种区隔作用的完美阐释。这在文化艺术领域是非常突出的,康德认为审美是一种无关功利的人的本质上的对美的分辨和享受,布尔迪厄打破了这种审美自然说而提出了审美社会说,审美并不是天生地、人本质地东西,而是经过教育培养和文化熏陶形成的。比如对油画地欣赏,能够接触到油画的知识的人就能够积累相关的知识,比如关于画作流派的知识、画作表现手法的知识等等,这些知识其实就构成了一个人的审美。而那些不能够接触或者不具备文艺氛围的人自然就不可能了解关于油画的知识,也就是不具备相应的审美能力。除了油画之外,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趣味都是具有一定的阶级性或者阶层性,一个不起眼的细节比如着装、领结都能够现实出一个人的出身和地位,趣味相同的人往往会结成群体,这在深层次上是一种阶层或群体的维系。
四:符号资本与网络社群
引申到目前的互联网中,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网络社群成为互联网生存的一种基本形式。其实不同的社群都是由符号来进行对局外人进行区隔。具有相同符号资本的网民往往会自发形成社群组织,符号资本的一致性能够为社群成员提供更多的共同意义空间,比如摄影社区、足球社区等等,符号资本是保证社群内成员能够进行交流互动的基础,同时也是对局外人的设限。此外相同的符号资本能够促群成员对某一事件或者事物具有大致相同的情感和态度,在彼此的交流和互动中形成一定的情感连带,随着互动的频率和程度不断提升,每个社群成员都能够获得一定的情感能量,情绪更加高涨,对群体的认可度也不断提升。在这样的网络社群中是极易形成一定的仪式化效果,根据涂尔干的宗教理论来看,仪式的效果就在于通过群体的神圣物激发群体的集体荣誉感、崇高感,进而进一步的维系社群的团结。网络社群其实就可以被看做一种虚拟的仪式场所,在虚拟社区中同样你能够激发群体成员的感情,使得共同情感进一步走向激化,群体激化也是网络群体的一个重要特征。
福柯
关于福柯的作品的阅读没有读全,还有基本至关重要的书籍没有阅读到,因此关于福柯的思想不敢做太多的梳理,下面就把我一些相对直观的感触进行分享。首先福柯作为一个很早就接触但是却没有系统的去阅读和研究,研究生课程上也一直在听老师对福柯的讲解,对福柯的大致印象就是他作为一名当时法国社会的边缘人用极度新颖的视角来解构这个社会、批判这个社会。因为他自身属于被社会主流所排斥和压迫的同性恋者,所以导致他对社会中的文化压制现象极度敏感,对社会中隐形的知识权力、话语权力也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一:作为权力载体的肉体
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福柯意义上的权力是一种广义上的权力,不是一般意义上局限于政治和法律层面上的权力,而是一种一种遍及整个社会场域之中的各种力量之间的竞争和此消彼长的过程。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福柯就展示了一种权力的逐渐演化过程,并且肉体是作为权力的载体而贯穿于整个权力演化历史之中,福柯将这一手法称之为“支配身体的权力技术学”。最开始正如福柯对各种受刑场面的生动描绘,在欧洲封建时期君主对个人的权力是通过对肉体的折磨和摧毁来表现出来的。而且行刑的场面也成为了一种盛大的示威,是国王权力的终极体现。希望这种场面能够对其他臣民产生一定的威慑力。但这种酷刑却慢慢的逐渐消失了,正统的史学家或者文学家大多都把这一原因归结为人道主义的觉醒,认为那些酷刑是有反人道主义的。但是福柯依旧是从权力的逻辑和角度着眼,指出酷刑的消失其实是因为酷刑的这种宏大的仪式场面不仅会使得人群大量聚集,在人群聚集中往往会出现很多的骚乱现象。而且这种残酷的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起民众对受刑者的同情,进而有可能形成一股反对国王权力的浪潮进而威胁到王权。酷刑的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劳教场所和监狱,在监狱中权力的实施对象依然是肉体,只是通过将受刑者集中于特定的场所,并且剥夺其时间安排的自由,统一做一定的劳动来对其进行规训。对人的思想、灵魂以及意志的惩罚代替了对肉体的拷问,这逐渐形成一种规训性的权力。这种权利类型通过纪律检查、监督、对生活细枝末节的规范进而进一步延伸到医院、学校、工厂等各个角落之中。这种方式顺应了理性化时代的基本要求,不仅成本较小而且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使得整个社会成为一种敞蔽式解构,社会中的任何人都处于这种规训性的权力之下,使得权力渗入到个人生活的任何角落中。
也有一些研究文章是在论述互联网与敞蔽式的监督机构相类似,确实如此,互联网其实是对现实社会的映射,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社会结构、社会层次、社会矛盾都会映射到互联网之中,互联网所形成的结构其实是与线下的结构是基本同一的,现实社会中的各种规训手段依然会存在于互联网之中,只不过由于互联网更新换代比较快,可能现实中权力的渗透会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是却不可能一直缺席。比如目前针对于互联网出台的各种新闻传播类的规制政策,基本上是奉行的将线下对新闻的约束搬到互联网中来,互联网与线下媒体用同一套法律法规来治理。而且这段时间对互联网网络社群中的一些不恰当言论的治理也凸显出互联网在根本上也是规训性权力的重要场所。互联网相对于线下结构更类似于敞蔽式的结构,随着大数据的发展,每个人都被数据化,通过个体在互联网上的各种痕迹能够非常准确的对一个人进行画像,能够更精确地了解个体地生活状态、心理状态而且能够预测一个人的行为甚至于潜在的行为。有句话说在互联网里每个人都在“裸奔”,关于个人的网络隐私的保护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落实的问题。
二:话语与权力
福柯所定义的话语权力并不是新闻传播学中的话语权即说话的权利,通俗来理解华语权力就是规则的制定权、观念的主导权,谁能够掌握话语权力谁就能主导对这个社会的整合和发展方向。在疯癫与文明以及性经验史等著作中中福柯就揭示出到底什么是疯癫、什么是患病,这些概念的所指其实都是由当时占上风的权力来进行定义和建构。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前一年也有一些新闻在报道某些中老年人依然活在文革时期,身戴毛主席简章,出口就是毛泽东语录,这种现象在目前的话语氛围之下是要被当作一种疯癫或者精神病,但是在他个人经历过的那个年代,这种做法确是一种能够被接纳和推崇的做法。再比如有一部范伟主演的电影《求求你表扬我》中,主人翁依然固执的要求做了好事就应该被表扬,一个奖状才是对一个人最高的荣誉奖励,因此呈现出一个啼笑皆非的故事。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占据主导核心的权力对话语的重新建构所致。此外,知识是话语权力的最突出的表现,福柯打破了知识不受权力的支配而提出知识其实是由权力生产的,是维护占主流地位权力的话语模式。在当今社会中,权力更是对知识的生产进行规范化、规制化来进行约束。一方面权力会通过对教育机构所传授的知识进行约束,不断地重新定义什么是有价值的知识,什么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知识,比如对中小学的教材的修改,对大学老师课堂讲授的知识的约束等等。此外还会通过科研项目的申报来定义什么类型的科研项目能够获批,权力利用科研基金来作为规制权力生产的重要手段来建构真理。再举一个例子,当时薄熙来主政重庆的时候,重庆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速度还是非常不错的,因此“重庆模式”也成为全国关注的一个热点,当时重庆市拿出专门的基金设立专门针对重庆模式的科学性及其推广性的科研项目来进行学术招标,当时出现了很多的相关论文和科研成果,由此可以看出权力对知识生产的规制。
福柯的话语权力与布尔迪厄的符号暴力有一定的共通之处,他们都提到了在文化、符号层面权力的压制与反抗,将权力的真相进行揭露。如何反抗这种话语权力,福柯其实是没有提出更多的建设性意见,这让我想到齐美尔在看透整个社会的运行机制和本质时也是持有一种孤寂消沉的状态。欧洲的文化研究学派以及法兰克福学派也多是从文本的研究中透析出社会以及文化的本质,但是如何突破这种权力的规制却又很少提出具有一定实施性的建议。哈贝马斯也只是在相对理想化的状态下提出了交往理性的概念,但是却也显得有些苍白。自我设想其实最具有革命性的还是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只有真正的颠覆整个社会的阶级结构才能够打破这种权力压制与奴役的状态,但是无产阶级成为了权力的中心,是不是又会呈现出规制性权力呢?
2018年4月中—5月中读书报告
阅读书目: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
罗伯特·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
《科学社会学》(上下)
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
布尔迪厄《自我分析纲要》
《男性统治》
《实践理论大纲》
《世界的苦难》(上下)
《文化与符号权力》
帕森斯
这本大块头著作可以说是一种思想史研究,但又是经过帕森斯自己的思想中介过的思想史。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展现出唯意志行动理论是如何得到确立以及它的基本框架。书中通过对马歇尔、帕累托、涂尔干以及韦伯的思想进行梳理,其中马歇尔、帕累托以及涂尔干都是实证主义传统的代表人物,作者通过思想梳理指出指出实证主义的行为理论由于最根本的矛盾而走向破产,以韦伯为代表的唯意志理论得到确立。
在宗教改革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下,一种以原子论、合理性以及目的随意性为特征的功利主义兴起,以目的—手段为着眼点对人的行为进行阐释,其中以启蒙思想家霍布斯和洛克为代表,其社会契约论以及洛克的分权学说都是假定在人们会通过理性手段来达到自身目的,其中人的利益具有天然同一性,并且在利益交换中每个人都是自然平等。与之相伴随的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倡导一种利用科学合理的选择手段来达到自身目的,从这个视角来研究人的行为其实就是是实证主义行为理论的本质。随后马歇尔以经济角度着手来研究人的日常生活,其通过效用、“活动”等现象的研究提出了人在日常的生活中其实是受到“终极价值体系”的影响。帕累托则是通过对非逻辑行为以及剩余物和衍生物的研究,同样提出了人们共同的价值体系才是影响人们行动的根本要素。记得上次说过涂尔干最早对社会分工、自杀现象的经验研究,提出社会失范的概念,针对失范需要有职业伦理等定则来进行调节,而职业伦理是如何得到人们的认可这一问题在对宗教的研究中给出了答案,通过信仰的形成,涂尔干得出人们对规则的认可和神圣化才是整个社会得以整合的原因,最终也是落脚到人的意志本身。可以说这三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最后都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并且把社会行为引向了唯意志理论。作为唯意志论代表的就是韦伯的学说,做能体现其观点的就是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精神是促使社会成员采取行动,进而塑造社会形态的原动力。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时,韦伯所倡导的研究观点是“理解”,这也是韦伯唯意志论的重要体现。
作为宏大理论的代表者,通过纯粹的理论推演来进行研究有其重要的意义,但是正如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中说的那样,宏大理论的研究模式距离社会中个人的距离太远,不利于个人对所处的时代环境进行理性的反思。
罗伯特·默顿
作为帕森斯的学生,默顿也是结构功能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相对于帕森斯的宏大理论,默顿的理论内容相对来说都是比较简单。下面简单从三个方面来说一下我对他的理解。
一:中层理论为研究要旨
从传播学的流派来看,最主要的两个流派就是经验主义和批判主义。从对经验主义学派的理论来看,更多的是关注社会的具体问题,通过对某个具体问题的研究来提出相应的理论,比如两级传播、舆论领袖、把关人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其实就是中层理论。相对于中层理论,对社会整体进行研究从而提出一种能够旨在能够对社会各种现象都能做出解释的理论可以说是一种宏观理论,以社会学中的经典四大家为例,齐美尔、韦伯、马克思以及涂尔干都是宏观理论的代表。位于中层理论之下的则是一种假设,或者说是没有上升到理论的层次的一种,是对某一现象的解释说明。默顿推崇于中层理论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首先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潮流,此外以政府、商业资助为经济来源的研究所势必会要求社会科学能够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提出具体的理论以及行动措施。默顿认为对中层理论的倡导并不是否定经典的宏大理论的重要意义的否定。经典理论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默顿认为一些社会学思想总会重复性出现,这并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常态,因此对经典著作的研究可以提供研究视角和理论启发,并且各种中层理论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势必会形成一种具有鲜明的理论特征的高层的宏大理论。
二:社会结构与文化结构
默顿从功能的角度来研究了社会结构与文化结构之间的关系。首先,默顿引用了涂尔干的失范概念,但其认为社会的失范源于社会结构与社会文化结构之间的错位所引起。首先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会存在有各种规则和约束,个体在面对这种规则和约束时会采取不同的态度,其中包括遵从、创新、仪式主义、退却主义和反抗,后两种可以归类为社会失范的范畴。社会的文化结构则是在社会中流行的、被社会成员所认可的行为理念和行为目标,如果社会成员不能实现这种理念和目标则会受到一定的道德惩罚,比如被称为失败者、无能者。那么一定的社会结构如果不能促使个体实现社会文化目标,那么该个体就有可能会采取违规性的行为,进而造成社会失范。比如美国社会中一直以财富的获取作为个人成功的根本标志,个体为了达到这种文化目标而采取行动。但是比如社会成员由于自身资源不足而不能够在社会规则中取得财富,那么为了不被称为失败者有可能会采取一种越轨式的行动,比如采取欺诈、隐瞒的方式。为了预防这种失范行为,社会文化目标还会有更多的次级目标,比如即使没有获得财富,一个勤勉、积极的人也会被社会文化所认可。
此外在对社会结构中,默顿还比较关注科层组织中的知识分子的作用。就像曼海姆所指出,知识分子阶层其实是处于一种漂浮的状态,没有根本性的阶级归属,而且知识分子之中也会出现很多的不同选择,一部分知识分子可能会选择依附于社会中的某一个阶级,作为其代言人,或者选择离开政治、竞技场域而选择作为独立知识分子留在在文化场域之中,默顿的观点其实是与曼海姆的观点相类似。科层制的特性与知识分子的内在秉性与原则其实是有一定的冲突,极易使知识分子受挫从而推出科层制而选择作为一名独立知识分子。此外,默顿还通过相对剥夺概念来引出对参照群体的研究,其实默顿更多的是提出了一种研究假设,作为某一个群体的成员与自身群体中其他成员做对比,或者与其他群体成员相对则有可能会产生一种被剥夺感,这种剥夺感产生的结构性根源其实是个人的参照群体,那么对个人的参照群体的研究应该侧重于个人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不同的参考群体,这也是中层理论研究应该关注的问题。
三:科学社会学的建制及发展
用社会学的发放来研究科学的发展也是默顿的学术中心之一,科学社会学与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是侧重点又不同,曼海姆理论语境下的知识所涵盖的范围特别广泛,各种思想、思潮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都在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的关照之内。而且曼海姆的研究重点在于社会科学中知识的研究,他认为自然科学的发展虽然也会受到社会存在的影响,但是它自身还是有自己的发展逻辑。但是默顿的科学社会学没有说是侧重于对社会科学思想进行研究,而是从宏观的、结构功能主义的角度来探讨作为一个社会系统的科学发展的概况。比如对科学兴起的社会结构如何、社会文化背景如何,科学作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则。首先默顿把科学的诞生原因主要归于新教的推动,科学在诞生之初并没有对宗教造成冲击,反而是在证明宗教教义的合理性,各种科学发现的背后动力其实是在证明上帝的伟大。那么科学发展成为一种特别有影响力的思潮以后,而且随着科学的发现与宗教观点形成对立的时候,宗教为了维护其统治才开始对科学进行一定的对抗和迫害。此外,科学系统或者科学场域有其自身的运行法则,有其一定的奖励规则与评价规则,在这种奖励规则和评价规则的的促进下科学才能够正常运转。
2018.3-4月读书汇报
阅读书单:曼海姆《保守主义》、《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曼海姆精粹》、《文化社会学论要》、《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
帕累托《普通社会学纲要》
帕森斯《现代社会的行动与结构》
曼海姆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就是他所提出的知识社会学。先看一下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可能有助于理解他的学术思想,在19世纪末期以及20年代初期,各种社会学思想层出,并且相互冲突和彼此对立,比如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分析学说,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包括韦伯的诠释主义以及结构功能主义等等,那么这种情况势必会使得各种学术思想相互消解,而且有一种知识相对主义的倾向,很容易造成思想的混乱。在这样的情况下,知识社会学的理念被提出,其实这种学说也是建立在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各种学说和主张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阶级基础之上,而这些学说都是一定的意识形态的体现。但是曼海姆对绝对的阶级概念、意识形态概念进行了扬弃,而采用“社会存在”的概念即现实中真正存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性的社会环境所决定学术思想和各种主张。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理解,比如他在《保守主义》中对十九世纪早期德国保守主义的起源与发展所做的分析,在整个欧洲都相对激进的整体环境下,德国国内仍处于相对封建的、保守的社会氛围之中,这其中的原因可以归结到德国国内残存的黑格尔哲学思想、工场手工业不发达、封建贵族势力较强等一系列社会环境。此外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分析中,乌托邦作为一种历时性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具体思想体现,而这种体现正好也是证明社会环境对思想的决定作用。
此外,曼海姆也通过对代际更替对社会主流、核心思想的影响做了研究,在代际更新相对比较快,社会的垂直性流动比较频繁的情况下,主导社会的核心思想转变往往会比较迅速,也容易产生危险。因为新生势力在没有充分受到主流、核心思想的熏陶下而迅速进入社会并成为主导性的力量,那么往往使得新生势力的价值观念影响或左右传统的、核心的主流观念。举个例子,在封建时期代际更新、社会环境更新相对比较迟缓,较容易形成“尚古”的风尚,但看现在,社会环境变化之大,代际更新频繁,那么很容易出现中老年人向年轻人学习,出现各种“扮嫩”的现象。其实曼海姆的代际研究仍在知识社会学研究的范畴之内。
在曼海姆的后期转向了对社会具体问题的研究,因为正值德国纳粹的上台以及苏联共产主义的兴起,资本主义社会危机四伏。曼海姆认为目前资本主义社会出现裂痕的根本性原因还是公民“功能理性”与“实质理性”的不均衡发展,功能理性可以说是一种“伪理性”,可以用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来理解,功能理性其实就是个体极度遵从社会中的各种形式要求,比如按照公司各种章程行动的职员,但是实质理性与此相反,是一个人对自我、他人以及社会的反思,是一种实质性的、内在的理性形式。正是在资本主义物质文化极度繁荣、各种社会组织全方位渗透到个体的生活之中,造成个体极强的功能理性,而实质理性却被压抑。在这种情况下,单向度的、缺乏批判和思辨能力的公众往往容易被蛊惑,正如纳粹上台通过大规模的宣传而造成整个德国国民的疯狂性的举动。
知识社会学其实是用社会学的方法来看待、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社会环境下的社会思潮和各类思想。不同于哲学和思想史的内在的,认为知识和思想是由内在的、独立的发展,曼海姆认为所有的学说和思想都是有当下的社会环境所决定,此种社会环境不同于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存在,而是一种具体的实在,比如具体的政治制度、社会物质构造等等。因此所有的学说和思潮都是被关联到一定的社会环境。因此在分析各种思想和学说的时候要通过社会学的归因,通过意义归因、因果归因来找出此种思想和学说的承载阶层以及历史、物质环境因素。
保守主义属于一种历时性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社会环境下会具有不同的表现,那么这种保守主义思想在19世纪中前期的德国所具有的具体形态是由当时德国国内具体的社会环境所决定。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相对立,这种不同的思潮则是建立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以及不同的社会阶层之上。保守主义更多的是承接了黑格尔的哲学分析以及亚里士多德倡导的质料分析也即是后来的浪漫主义思潮之上,由国内的贵族以及封建官僚所担纲。而自由主义是建立在理性主义思潮即洛克、卢梭等人的分权说、契约说之上,由处于上升发展时期的资本主义力量所担纲。将保守主义这样一种政治思想作为研究的主题,并不是说只有政治思想才适合于知识社会学的分析,而是政治思想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以及特定环境下最具代表性,最能够展示出知识社会学作为一种思想学说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学方法。曼海姆还分析了保守主义的内涵、社会背景以及他的思想形态学。首先保守主义与传统主义具有根本性的不同,传统主义大多都只是反应性的行为,而保守主义行为则是具有意义取向的行为,他总是包含着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总是变化不居的不同客观内容的意义复合体为取向。另外,传统主义由于其形式上半反应性而没有历史,而保守主义可以从历史上和社会上加以把握的连续性,它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状态下产生,并在与生活史的直接联系中发展。接下来曼海姆对保守主义进行描述性分析,保守主义出现的社会背景主要由以下几点来包括,首先,历史社会总体必须明确成为动态的、过程性的,这个动态进程必须越来越通过社会分化继续下去,在这种分化的社会中必须正确的分析建立在不同阶层之上的理念世界和基本设置。所以,保守主义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阶级的分化。那么保守主义思想的具体内容和他的基本形态如何?在研究德国的保守主义的时候,首先对保守主义出现的前理论经验性的因素进行说明,接下来对这种风格成熟的理论性建构进行分析。通过与资产阶级自由思想做对比,曼海姆认为保守主义具有如下几个形态特征,首先保守主义定位于当下,认为当下的现状是由过去的种种所形成的具有合理性的形式。它还注重于对质的具体的研究而不同于对抽象的对组织和形式研究,他在本然而不是在应然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经验,他在历史基础上用不动产对个体进行取代,它对有机联合体高于阶级的偏爱。那么关于保守主义的理论核心,曼海姆通过与自然法思想的比对,一共得出了四条核心内容以及六条方法。首先是反对社会契约、反对人民主权说,对人民主权不可让与的质疑,最后还有对原初自然状态的质疑。关于保守主义的方法有:拒绝确立在理性基础上的一切研究的结果和方法,反对历史生活和人民。用现实的非理性来反对自然法思想中的理性演绎,用整体性出发的思维模式反对在个体基础上对集体和组织的解释性建构。用社会有机体思想来反对认为政治革新对一切历史和民族实体普遍适用的思想。
在对保守主义做完描述性分析以及类型分析以后,曼海姆转向德国十九世纪的保守主义研究。曼海姆认为所有的思潮的出现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德国保守主义的出现可以说是建立在浪漫主义以及历史主义的基础之上。浪漫主义由德国的贵族阶级以及独立的知识分子为担纲者,他们反对作为新兴资本主义指导的自然思想。追求对质的感受,注重整体性,提倡等级制来反对以个体为中心的人民主权和平等的思想。历史主义倡导任何事物要根据历史的、社会的环境变迁来改变,不同于自然思想中的普适概念思维,文化和思想是在不断改变和变换形态的。
总体来看,曼海姆对德国保守主义思想的研究其实是开辟了知识社会学研究的开端。作为他的博士毕业论文,虽然还没有将知识社会学的所有重要内涵阐述完整,但依然可以从中读出他关于思想、知识的关联主义、知识归因、视角综合的根本性思想。
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中介绍了知识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在阐述的同时揭示出知识社会学产生的必然性。知识社会学其实是用社会学的方法来看待知识文化和思潮,不同于哲学和思想史研究,它们侧重于抛去社会现实从内在研究,而知识社会学是从知识产生的社会环境来分析思想产生的土壤,脱离了社会环境来研究思想是不能对该思想得出正确的认知。在社会面临着各种思潮层出不穷,阶级的横向和纵向流动愈发频繁。与此同时统一的思想阐释阶层瓦解的情况,知识分子处于漂浮的情况下,该如何正确地看待各种思潮成了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一时期出现在自然科学影响下的机械主义的社会科学倡导用定量的方法来分析社会现象,但是这种机械性的方法不能解决人们根本性的目的问题,比如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的哲学性问题。与此同时知识社会学的产生于本体论以及心理学的发展有密切的关联。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宗教对客体解释的消解,面对错综复杂的客观现实,认识论出现从以客体为主导转向以本体为主导,在对本体的研究过程中,心理学开始出现,在对人的行为和思想解释时开始分析个体的成长经历和成长环境,但是这种心理学在自然科学的影响下也开始走向机械化和僵化的极端,试图寻找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普适性公式,而且其研究的出发点依旧是个人,个人所属的群体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认识论与心理学的这些发展都为知识社会学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基础。与此同时,马克思阐释的意识形态分析法使得人们对自身无意识行为的关注,而且成为彼此揭露的武器,这使得各种冲突对立的思想相互消解。并且这种对无意识的揭露与政党紧密联系,成为各种党派互相攻讦的利器。在这种总的态势下,避免真理被消解的相对主义趋向,知识社会学作为一种思潮以及研究方法产生。
意识形态概念虽然在马克思的学说中被正式发扬光大,但是意识形态的实质概念却早于马克思。在这里曼海姆区分了特定的意识形态概念与总体意识形态概念的区别,特定的意识形态其实是源于心理学,思想价值观念的不同被归因于个人的生活环境和利益取向,而总体意识形态往往强调个人的观念来源于个人生活的环境,属于社会学的观点。特定意识形态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至部落社会对偶像的崇拜以及对非同一崇拜的个人的否定,在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不同群体之间比如普通市民群体以及宫廷贵族群体相异的价值观念可以说是特定意识形态的不断发展,直到黑格尔提出的民族性使得特定意识形态向总体意识形态的转变,当民族被阶级所取代之后,意识形态则彻底转变成为总体意识形态概念。在这里曼海姆还提到了两种关系,一种是关系论以及相对论。相对论其实是机械的自然主义学说影响下的观点,认为在社会中会存在一种公式或者定理似的普适性真理,而关系论其实就是关联主义,认为所有的观点和价值都是关系到历史和社会的现状,由此可以看出知识社会学所倡导的正是一种关系论。当一个人不仅仅对其他个人或团体进行意识形态分析,而用一种更全面和公正的眼光来看待自身的意识形态的时候知识社会学诞生。既然知识社会学认为所有的观点和价值去向都局限在自身的历史环境及社会环境之中,那么如何能够正确地认识整体?在这里曼海姆提出了视角的综合的观点,只有将不同的视角汇聚才能够对社会整体做出正确地观察。
在前面也提到过政治思想是足具代表性并且不同的政治思想都会有自身鲜明的特征,那么对政治学思想的分析最能够代表知识社会学的本质。首先政治学成为一门科学相对于其他社会科学出现的晚一些,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政治学研究的领域处于时常变动的状态,这其中一定要区分出政治与行政的关系,行政是一种稳固的模式化的程序性问题,而政治则是属于非理性的具有很大随机性的领域。政治知识也是一种与各党派和阶级联系密切的知识,比如曼海姆举出的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等处理理性与非理性、实践与认知之间的关系的做法完全不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要真正把握住这种种相互对立的政治学知识就需要做到不同视角的融合。既然所有的阶级和团体的思想都会受到自身所处的阶级环境所影响,那么对不同的政治学视角进行综合的任务就落到“漂浮的阶层”知识分子的头上,关于知识分子阶层从来都是作为一种阶级依附或者独立的力量,但是知识分子为了寻求社会定位一般会选择两条路,一种是自愿加入某一个阶级或团体,而成为该阶级或团体的一员。另外还有继续保持自身的独立性而客观性地追求全方位的、综合性的知识。第二种则会成为政治知识研究的主要力量。关于政治知识如何传播和继承也是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课堂教授的方式一般适合于行政领域的理性化、程式化的知识,而处于非理性的政治知识则是需要借鉴与中世纪学徒传授模式,这种集经验传授和实践于一体的知识传播方式适合于政治知识。曼海姆论述政治知识的根本目的还是在说知识社会学的问题,其中有一种知识社会学接受所有的观点和价值模式是由时代环境所决定,但是又如何能够得出普适性的、科学性的知识呢?其实这种知识社会学依旧没有转变思维,依旧在用自然科学的标准来衡量社会学知识,当然超社会性的知识是存在的,比如齐美尔形式社会学中的各种社会形式。但是这只是社会学知识的一部分内容而已,而对那些不能够理性化的知识的研究就不能够总结出类似于形式的知识,还是要借助于视角的综合。关于视角综合的方法可以见诸黑格尔以及马克思的学说,黑格尔是试图建立一种包括各类思潮和价值取向的知识体系,而且马克思的学术也是充分的将理性与非理性的观念融合在了一起。接下来曼海姆利用乌托邦这样一种历时性的概念分析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社会环境下乌托邦所具有的不同思想结构。这其中牵扯到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两者之间的内涵差异,乌托邦是一种在现存的社会结构下不能够被实现,但是却具有冲击现存社会结构并且能够蛊惑民众采取行动的一种思想观念。而意识形态同样是超越现存组织机构但是被统治阶层组织化处理不能够动员民众采取行动的思想观念。根据社会环境以及历史条件的不同,乌托邦相继出现了不同的表现形态,比如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等等。那么在本书的最后,作者又重新对作为一种思想形式以及研究方法的知识社会学进行了总结和概括。阐明了知识社会学是“关联主义”,同时倡导对各种不同视角的综合,在这种综合的基础上冲破自身思想的局限。
《曼海姆精粹》是对《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补充,其中涵盖了很多零碎的的知识要点。首先在交代知识社会学产生的“位系”问题的时候,个人的相对性以及超越性、统治性的宗教问题的解体以及意识形态中的“揭露”趋势,都为知识社会的出现提供了一定的诱发因素。此外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影响了社会研究转向客观事实,即研究独立于人之外的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现象。舍勒的对知识的现象学研究提出表象本质,而各种人和群体不同的表象则使得人们开始转向人和组织所存在的环境和社会结构问题。就像观察一件艺术品,人所在的距离和位置不同所观察的图像就不同,只有综合不同的视角才能够对该艺术品得出相对完整的图像。因此不同的思想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社会环境而变化,这其中有内在的功能转变以及社会学的功能转变。内在的功能转变是某一种概念或思想从某一种流派转到另一种流派之后所表达出的不同含义。而社会学的功能转变则是同一种概念因为历史时期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体现出不同的内涵,比如自由这一概念在原始部落时期以及封建时期再到自由主义社会时期所体现出来的含义有根本性的不同。
在对代际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曼海姆其实将这种看似时间性的社会事实转变成为空间性的社会组织问题。自然科学对代际问题也进行了研究但是侧重于对代际更替的时间等代际的形式问题做数字性分析。而于此相反浪漫的历史主义主要是对不同代际的形式分析,其更侧重于对不同代际之间质的区别进行分析,认为代际更替问题其实是文化的传递问题,而这种内在质的问题是不能通过自然科学进行机械的分析。不同的代际之间呈现的差异其实就是不同的现实代以及代单位的变化而呈现出的不同形态。代其实还是由人来组成,老一代的逐渐退出以及新生力量的逐渐补足,导致按照顺序呈现的不同代之间的思想差异。这其实也是在佐证历史中不同的思想观念以及价值取向还是由不同的社会群体以及社会环境所决定。竞争的观念虽然最早应用于经济学领域,但是在文化和思想领域同样存在于不同思潮之间的斗争,比如马克思主义与巴枯宁注意之间的争夺。
群体的自我觉醒问题。不同的群体与群体之间依然存在着库利所提出的“镜中我”现象,通过与不同群体之间的互动而产生对自我群体的认知。此外,群体的觉醒还与社会控制手段的多样性有很大关系,当社会控制的手段从暴力和权力转向各种社会组织,不同的个体开始对自身所处的阶层和社会位置进行审视。此外,文化教育机构不再统一化、一律化,人们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价值观念。
《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研究》主要是将知识社会学如何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联系到曼海姆生存的历史时代背景,可以看出当代民主社会面临巨大的挑战,极权主义以及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使得人们对民主产生质疑,同时政府计划的思潮兴起,到底如何看待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该如何处理这种社会问题,曼海姆根据自己的知识社会学立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生活在德国魏玛共和国末期的作者对民主的放任自流和形式上的无政府主义感到失望,导致他对计划和自由产生思考。但出于英国的他依然对民主制度抱有热忱,并认为两种不同的环境导致的不同视角的综合才能更深刻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由于社会结构处于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之中,人与集团群体所持的思想也在不断冲击、竞争,同时旧秩序也在相互滋生对立,在看待和研究这一历史事实的冲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视角的转换。但是由于不同的学科由于固执于片面的研究领域或固守一种片面的研究方法,容易造成片面、狭隘的结论,只有不同的学科或研究领域相互借鉴相互综合才能得出全面的结论。
在对目前民主社会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论述中,曼海姆认为其根源在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不再处于均衡的状态,再者功能性理性与实质性理性之间的严重不平衡,功能理性对人的奴役使得实质理性得不到充分的发展。此外社会文化也处于崩坏的状态,大众社会的兴起造成精英数量的增加、精英排他性的崩溃、支配精英选拔原则的变化以及精英构成结构的变化,而这些都使得大众社会文化结构发生转变。在未来,自由创造性活动领域必须永远被加以指导,以便防止崩溃和歪曲的可能产生。然而如果诸事变在未来要想得到控制,必须具备有关文化生产和崩溃的社会过程之法则的知识。从少数的民主向组织化的大众民主转变不会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其本身必须加以计划。
结构的紊乱使得人的精神状态崩溃并开始退化,正常目标的丧失使公众转向象征性虚拟的目标来满足自身的目标需求。从而从无组织的不安全通过象征性寻求的乌托邦阶段走向极端的有组织的不安全阶段。由于个人丧失实质理性缺乏反思,非常容易被操控,以至于通过对外侵略、发动战争来转移无处发泄的力比多。面对这样一种环境最根本的还是对人进行改造,让人能够认识到自身的局限,发现自己被中介过的思想,学会整体性地、创造性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因为目前由于社会分工个体被局限于某一特定时空、特定领域而缺乏一种整体的概念。这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愈发明显,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来进行学科划分,并培养不同领域的学术人才是无可避免和无可厚非的,但一定要认识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或研究只是整个社会的一个截面。从人类的思维发展历程来看,个体对整个生存环境的适应和控制会经过大致三个阶段:偶然性阶段、发明性阶段以及计划阶段。在偶然性阶段个体在生产生活中不具备主观上的计划、组织等概念,不能发现自然界中的规律,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随意和盲目性。而随着经验的积累,个体能够认识到一定的规律和事实,那么依照规律来进行生产生活就属于发明性阶段,在这种阶段上个体创造出各种工具以及各类设施,比如各种大型的灌溉工程、各种传统技艺等。但是在这种发明性阶段,各种创造性活动是孤立的,各个领域中的发明形成各种闭环,不能发现彼此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在计划阶段则是要求个体具备整体的观念,认识到不同的领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共同组成社会统一整体,在进行实践活动的时候考虑到各种领域之间地关系作用而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活动。计划性思维是个体亟待学习的任务,同时也是解决当前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的关键。
当前资本主义出现的种种问题可以说是自由放任的社会管理原则向计划管理过度的不顺畅而导致。首先,个体对自由的崇拜以及对计划的恐惧导致政府的策略相对滞后,社会治理措施与现实中经济、政治的发展不协调。首先,个体依旧不能够超越现实中的中介原则的束缚,狭隘地理解自由地内涵。自由地概念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组织地不断发展而赋予新的内涵。在偶然性阶段,自由意味着完全可以按照自己地想法来行动,比如在原始社会时期,自由就是这种生理上地无拘无束地状态。但是在发明阶段自由地内涵就有所变化,自由不是由个体生理需求的满足来定义,而是具有服从组织、管理的自由,在计划阶段的自由定义将会进一步的转变。因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自由概念与计划的内涵越来越接近,因此将自由与计划结合将是社会所需。同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从来都是与计划相结合。因此这也就是曼海姆所倡导的将知识社会学应用到社会中的具体体现。在计划的阶段并不是说政府直接对经济、社会事务进行管理,而是通过不同的手段来使其更有序和健康的发展。曼海姆指出对人的管理有直接和间接的手段,直接手段就是包括教育在内的对人直接干预,而间接手段是通过无组织的大众、具体群体、场结构、变更情景和场结构来影响人的行为,从而达到对人的改造的目的。
2018年1月—2月读书报告
本月读书清单:《货币哲学》(齐美尔)、《时尚的哲学》(齐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生命直观》(齐美尔)、《哲学的主要问题》(齐美尔)、《历史哲学地基本问题》(齐美尔)
本月主要是在读齐美尔的作品,基本上已经读的差不多了,对齐美尔地思想也有了一定系统性地认识。总体来看齐美尔的思想始终是围绕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展开,无论是其宗教社会学思想、哲学思想、还是对现代性的剖析都紧紧围绕这一核心。人的意志、情感作为内容而不断塑造一系列的形式来实现自身价值,形式原初的本意可以看作是对人实现自我的辅助,但随着形式的不断纵向性深度化、横向复杂化地发展而成为一种独立的力量,其拥有了自身的发展逻辑,摆脱了内容的束缚进而超越内容,最终异化为一种规制、束缚内容发展的力量,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对这一观点的极好佐证。形式对内容的异化统治同样也使得手段对目的的奴役,手段与目的的的地位颠倒是现代人走向悲哀的根本原因,其中对货币的论证充分诠释了作为手段的货币如何一步步成为人们的目的,对手段的无理性追逐使得人们越来越远离真正的内容即偏离自身的意志和价值。齐美尔用“桥”的隐喻来阐释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桥其实是从此岸通向变得一种手段,而人是不可能居住到桥上的,但现实恰恰相反,现代人不但居住在桥上,而且忘记了桥的原本意义。在现代性生活中,这种对自身价值的背离导致了人们精神的空虚,而对此问题如何解决,齐美尔没有给出相应的答案,这也使得其作品弥漫着消极的悲寂色彩。在读完《货币哲学》之后我整个人都处于一种低沉状态,在货币经济发展地如火如荼的中国社会金钱成为了很多人趋之若鹜的对象,记得看过一个针对小朋友的采访,问他们以后的理想是什么,其中有一个说要挣很多很多的钱,中国社会的唯金钱论可见一斑。
由宗教性萌发的宗教形式 宗教作为一种客观化的、整体的、强烈的情感表达形式其产生的根源不是人外在地因素,当然怕或爱、祖先崇拜或自我神话、道德冲动或情感依附可以作为宗教形成的某种起源,而不能看作根本起源。宗教的起源在于人的本性中具有宗教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蕴含了宗教的基本要素。宗教中的信仰、崇拜、奉献等情感源于人的内心,只不过宗教作为一种形式将人内心的情感客观化、形式化了而已。可以说个人社会的生活形式塑造了宗教的观念。比如关于信仰,信仰其实源于子女相信父母、下属相信上司、朋友之间相互信任、个人相信民族、臣民相信王侯等等。宗教最大的功能是社会整合,为什么具有这种功能呢?其实这也可以从宗教产生的本源来进行解释,既然宗教是人内心的基本情感的客观形式化,那么宗教的基本教义和基本要求是符合最大范围内人的情感需求的,宗教是人精神的最大公约数。社会整合依赖于顺从,顺从这种情感状态也是来源于人本性中所具有的特性。上帝观念的内在本质在于把各种各样彼此矛盾的事物相互联系并整合起来。
宗教也是与科学、艺术、哲学等类似的形式,也是人们建构起来用于观察世界的形式。而这种形式的产生于人本质的需要内容所决定,宗教产生的源头并不是自然崇拜或者灵魂崇拜,而是产生于蕴含在人的本性之中的宗教虔诚。这种宗教虔诚体现在“人对外界自然的态度、对待命运的态度以及对待周围人的态度”。人总会对自然产生一种难以剖析的感情,自然一会儿能够激发审美享受,一会儿能够激发出一种震惊的感受,而这些感受与宗教所激发的感受有很大的相像之处。对待命运的态度又如何体现出宗教的起源呢?就命运的内在来说,命运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无论个人对命运是顺从还是反抗,命运总会按照自身向前发展。而且命运中总是具有我们无法领会的东西,具有一种神秘性,由于有了他们,命运中才出现了宗教特征。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中同样蕴含着宗教的起源,比如人对集体的依附感、忠诚、信任等感情,齐美尔重点论述了社会中对整合的需求以及与宗教整合功能的相同及相异之处。宗教从人机团体中借鉴而来地整合型使得上帝成为上帝,上帝生活在整合性之中,同时又是整合性地表达。与社会中地分工不同,社会上地分工地前提是不同的人片面地发展某一项特长与技能为前提,这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分化,而社会整合是在这种分化地基础上来形成整合,可以说社会完善是以个人的不完善为代价,而在宗教中的整合以绝对的上帝为信仰之物,人人都等得救地理念促使宗教集体得以在促使每个人的都能完善的基础上实现整合。此外,宗教中最重要地内核之一就是“信仰”,而信仰地根本来源则是人本性中地“顺从”,这一基本的感情体现在社会中地各个角落,对家族的顺从、对国家的顺从、对个人的顺从等等。
此外,宗教作为一种形式不会彻底消失,而是不断变化。这是由其起源决定的,人自身的宗教性决定了在人成为独立个体的现代宗教的形式转化为自由化的宗教形式。正如齐美尔所说:宗教的活力和核心就在于,现有宗教不断进入感情之流,情感活动又必须不停地重新塑造现有宗教,就像水滴虽然不断变化,却制造出稳定地彩虹图像。
形式对内容的奴役—现代性文化冲突之源 生命从物质需求到精神需求再到文化需求不断演变,创造出不同的形式,包括艺术形式、宗教形式、科学形式等等,由于生命不断奔流向前,形式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一种形式发展到顶峰时,另一种新的形式正在生成,这也是文化不断进步地历史。每当一种形式出现之后,就会产生摆脱生命律动地要求,生命与形式总是处在一种潜在地对抗之中。这种生命与形式的关系类似于生产力与生产方式之间地关系,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要求有新的生产方式与之适应。
在生命地发展历程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唯一的核心的理念,在古希腊时期地核心理念是存在,也即是神性。在中世纪是上帝的观念。文艺复兴以来地核心观念是自然。文艺复兴末期,个人、自主性的灵魂成为核心观念。生命概念的提出—叔本华和尼采。比如绘画中的表现主义试图打破任何形式的束缚,酣畅淋漓地表现自身对事物的感受(注:表现主义与印象画派属于继承关系)。形而上学、异教都可以证明实际内容要比形式所包含地内容要丰富得多,具有强烈的张力。青年人追求肆无忌惮的生命力量而不顾忌生命形式地束缚,承认任何客观的形式被认为会排除人的个性:况且,形式会冲淡一个人的活力,将他凝固,成为一个僵死地模子。
实用主义无疑是现代出现地最为阻碍生命运动发展地形式之一,其将人的认识极端化,能够促进和维护生命发展的被称之为真理,而不具有此功能地被称之为谬论,而这种极端的认识本身就对认识的发展造成严重地束缚。(对现存性关系形式地批判也作为一个例子被引出,不再做详细解释)古典宗教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地宗教性需求而被摒弃,但是宗教的一种新的形式将会出现而表现现代人宗教需求。
手段对目的的殖民—走向异化的现代性 齐美尔的思想诞生于德国实现统一、物质极大发展得到1870年前后,人的外在物质增长远远高过内在精神的增长,并且出现了外在压迫内现象,把实现内在追求的工具当成目的来崇拜,这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科学技术的极度推崇,对做事情的手段的盲目信仰体现在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学术上来讲,注重方法科学的定量研究其实其实就是有一种过分追求工具和过程而忽略目的的表现。发生在德国乃至整个欧洲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可以说是人们被压制的“终极目标追求”的一种爆发,由于过于对外在的追求和强调,而使广大中产阶级在看到无产阶级的残酷生活而产生的一种虚伪的、叶公好龙似的内在的“终极追求”,中上层阶级希望能够改善下层阶级的福利待遇,但是这种呼吁是道德层面的、为了证明自身人道主义的“表演”。对平等的要求也促使了女权主义的兴起,低级的阶段要求女人争取与男人相同的权力和地位,而这种追求是不可能从根本上为女人争取到独立的地位,沿着男性创造的路径来走,会使得人们接受了女人在很多方面不如男人的假设,做的再好也只会换得“她做的像一个男人”。更科学合理的女权首先是为女人争取经济的独立,其次要接受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生理以及心理上的差异,最后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创造出自己擅长的领域并取得一定的成就。与社会主义思潮共同出现的是极端个人主义的强调,以尼采的哲学为根基,个人主义者推崇等级秩序以及强调“自然”,认为追求“自然”才是社会发展的最健康和最良性的状态。对外在物质的强化导致内在生活的外化。比如在宗教层面,天主教为了过度追求整合和对世俗的影响力而制定了一系列的程序和礼仪,这些礼仪可以说是的对人的一种折磨,同样新教也出现了类似的对程序的过度重视而忽略了宗教最根本的“救赎”意义。
《货币哲学》作为齐美尔一部相对系统化的集大成之作,可以说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齐美尔的核心思想,也是其社会学方法和社会学理论的阐释。作为社会学的奠基人,齐美尔主张社会学不仅是一种角度、方法同样也是一种区别于哲学、史学等学科,具有自身学科界限的全新学科。齐美尔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性的性质和形式,就是将在人身上进行的、制约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进行抽象、概念化。货币其实代表了交换关系,正是人本性中的交换意志塑造出货币这种物化的交换形式,货币是最纯粹的交换形式。最开始货币是通过从他人那里交换到自身需求的物质来实现自我意志,为了能够最大可能地与其他商品进行交换,货币不具有任何特殊地价值,货币的价值来源于自身的作用—交换。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使得商品不再具有任何个人属性,任何个人意志都无法完整地注入到一件商品中,这与艺术品正好相反。无个人意志的商品正好对应冷冰冰的货币,两者交换的无障碍性使得货币经济飞速发展。同时,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实现目的的手段被切割为无数的阶段性步骤,在这种无数的阶段性步骤面前,根本性目的变得遥不可及,人们沉浸在手段的获取中而忘记了自身的根本目的,在货币经济中“守财奴”、“吝啬鬼”等都是对作为手段的痴迷。此外,货币作为一种无价值的事物能够拉低它的交换对象的价值地位,真正具有价值的事物往往被称作“无价之宝”,比如倾注了艺术家心血和意志的艺术作品。与此相反,一些本不能用货币进行衡量的“无价之宝”却成为了货币的交换对象,而这使得该事物真正的价值遭到破坏,比如卖淫行为。
2017年12月份—2018年1月份读书报告
读书清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四》、《现代人与宗教》(齐美尔)、《宗教社会学》(齐美尔)
马克思思想是继黑格尔唯心思想体系以来最宏大、最全面、也是最科学的理论体系,其在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以及空想社会主义批判和吸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这三者之间处于同一逻辑链条之中,各个部分相辅相成,具有完美的逻辑自洽性。
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根基及理论给养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决定一个人学术视野和学术路径的最根本性的问题,不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将导致研究问题的选择、问题价值的判断以及研究方法的迥异。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观决定了马克思的研究对象是唯物的、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与此同时物质的第一性原则使马克思认识到经济基础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这导致马克思将目光转向政治经济学,以二十年的时间写出批判资本主义的皇皇巨著《资本论》。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运用于历史观之中便会得出社会存在、经济基础的第一性,艺术、文化、思想乃至国家制度等社会意识都是建立于经济基础之上,这种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是马克思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阐述,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已经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而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已经不能适应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的无政府主义导致的间歇性经济危机就是最明显的体现。因此实现社会主义第一步就是要打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的生产制度。在如何打破旧的生产关系的问题上马克思展现了绝对的唯物主义者的姿态,坚决打破小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幻想,采取武装革命的途径。
任何一种学术思想都不是凭空出现,都是建立在与前人对话的基础之上,对前人思想的继承可显示出个人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学术脉络,对前人思想的批判则是个人思想的创新、独到之处。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形成建立在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哲学对话之上,批判性地继承了费尔巴哈地唯物论以及黑格尔地辩证法,与此同时对黑格尔地唯心主义以及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主义进行了批判。黑格尔思想作为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对德国以及西方世界的影响颇深,青年马克思从最初对黑格尔的追随转向对其批判,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到马克思第一次对黑格尔“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观念的反驳,提出“市民社会自发形成并且决定了国家的形态”的唯物主义观点,完成了由唯心主义者向唯物主义者的转变。此外,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思想也是马克思的唯物哲学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思想进行扬弃,批判了费尔巴哈机械的唯物主义而发展出了一种能动的、实践性的唯物主义。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费尔巴哈》两篇文章中,马克思主要提出了“实践”的观点,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并且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这两篇文章还阐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的社会主义初见端倪。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反证及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性地继承,并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系统性地理论,其《资本论》是政治经济学集大成地著作。在《资本论》中,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作为重要的研究方法始终贯穿于《资本论》。第一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推动这一形态发展的最根本的是生产力的发展,然后在经济的基础之上建立的各种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的必然事物,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在资本主义后期也将会由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而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点可以跟韦伯的一些观点做对比,在韦伯的整个宗教社会学中,虽然没有将宗教及社会文化的作用对社会形态发展放到第一位,但是也将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作用置于绝高的地位。两者在一定的意义上有些对立的意味,韦伯也曾在一次演讲中对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做了一定的批判,但这也只是韦伯对马克思的误解,马克思没有否认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同时韦伯也没有否认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的根本性影响。第二点,矛盾分析法也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的重要方法,资本论中对每一种经济现象都是用历史的观点来看的,既肯定又否定。比如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封建后期是进步的,但是到资本主义后期又是落后的,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而且矛盾有主次之分,主次矛盾会随着时期的不同而不断变化。资本论正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内在矛盾的不断发展变化中揭示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规律和历史发展趋势。
由此可见,政治经济学批判即是建立在马克思哲学的基础之上,同时也是对马克思哲学地反证和完善。与此同时,马克思不同于现代一些批判性学者的“只批判,不建设”,马克思根据自身哲学、政治经济学构建出一个科学的、消除剥削和压迫的未来的“理想国”——共产主义,其中共产主义的根本就是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消除剥削,消除阶级压迫。《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无情批判为武装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完美闭环 马克思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者,除了具有极强的战斗性之外,他的所有理论全都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利益之上,而且却都是用于指导实践,用葛兰西的“有机知识分子”的观点来看,马克思可以算得上是一位无产阶级“有机知识分子”。其科学社会主义的构想可以说是马克思思想由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完美体现,是马克思思想体系的完美闭环。
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实践性、升华性理论构想。
1:科学社会主义如何体现了马克思的哲学思想?
历史唯物主义:对欧文、圣西门、傅里叶的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
根据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时代变迁都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由经济生产和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作为政治和精神历史的基础,生产和随之相伴的商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一切社会变迁、政治变革都应该到经济基础中去找,而不是将眼光放到上层建筑之上。一定时期的生产方式、产品和交换方式决定着分配和与分配方式相适应的社会等级划分或阶级划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资料的剩余促使私有制的出现,这导致原始社会公有制的没落以及阶级的产生,自奴隶制以来整个人类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受到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从资产阶级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建立在阶级斗争基础上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的社会主义也就是共产主义的主张,用以指导工人进行革命,实现由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的转变。按照唯物史观的角度来讲,每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所以革命的思想是以革命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工人应该利用人数优势,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世界性联合,建立工人阶级专政,完成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最终消除国家、民族和阶级。
在这一时期,面对工人阶级悲惨的生活,出现了欧文、圣西门、傅里叶等大量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妄图在不触动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秩序的下,对社会进行改良,其结果必然是失败的。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一切政治的、精神的上层建筑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变革带来的弊端和消除弊端的方式也应该从现成经济事实中找寻,而不是凭空捏造。而且他们所处时代的生产能力发展程度,不足以为实现共产主义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妄想不通过暴力全面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是脱离现实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没有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他们不是想解放一个阶级,而是想立即解放全人类,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是绝对真理,是理性和正义的表现,是独立于时间空间和历史发展的,在社会主义理念被偶然发现后,即可利用自己的力量征服世界。但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一切规律的探寻来源于实践,必须从事实中发现联系,并从经验上加以论证,由于一切物质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的,因此规律的探寻也是不断发生着变化。
圣西门认识到法国革命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以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共同的战争,革命不再是简单的涉及政治制度,还扩展到经济领域,但圣西门认为实现社会主义可以通过科学和工业领导和统治,以及以必然神秘、等级森严的新基督教为纽带得以实现。傅立叶认为,资本主义世界在道德和物资上都是贫苦的,对于任何社会来说,妇女的解放程度都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他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分为矇昧-野蛮-宗法和文明四个阶段,资本主义阶段处于文明阶段,资产阶级在恶性循环中运动着,必将使人类走向灭亡。欧文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出的强大生产力提供了社会改造的物质基础,它作为共同财产只应当为大家的共同福利服务,他认为私有制、宗教和婚姻形式是社会变革的三个障碍,但欧文实现社会主义依托的是一种纯商业模式,必然无法实现。
2:政治经济学思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作用是什么?
对公有制的确立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规律的学科,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学科,其研究的是经常变化的材料。与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大工业、信用制度、资本家-雇佣工人制度相适应的交换方式便是自由竞争的商业模式,也由此产生了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间的阶级差别。国家作为统治阶级暴力对待被统治阶级的工具,用以维持统治阶级的生活、统治条件。新的生产和交换方式产生时,要经过长期的斗争才能取得相适应的新的分配方式,而旧的分配方式会阻碍生产和交换方式的发展,二者相互影响。当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处在上升阶段时,与之相适应的分配方式由于与社会的物质条件相互联系,所以即使是对于吃亏的人也受到欢迎。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由于生产力巨大的进步带来社会变迁,即使是被剥削的劳动者也接受着社会生产力进步带来的成果。但随着贫富差距拉大,越来越不公平的分配被认为是非道德的,道德和法律已经不能再从根本上消除阶级矛盾和利益冲突。必须利用政治经济的科学,找出经济发展的根本规律,并对规律加以利用,为生产力发展寻找新的出路。
从现实中来看,资本主义生产力是在封建制的所有制关系下发展起来的,随着生产力的日益扩大,封建制度下的生产方式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资本主义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起了自由竞争的社会政治制度,资产阶级也开始了政治、经济统治。在封建制度后期社会中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在这个时期资产阶级属于革命性的阶级。在资本主义阶段,分工和不平等的分配产生了资本主义下的私有制度。然而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应用、尤其是非自愿形成的分工,资本主义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生产力,但资产阶级不仅无法驾驭这样巨大的生产力,反而支配了人的意志,造成了一种劳动的异化。劳动是人的自由本质,人应该自由的劳动并享受劳动带来的收获和快乐,然而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人们为工资所奴役,获取劳动成果演变为被资本家肆意压榨的被迫的物质保命活动,这种异化造成了劳动者的悲惨和衰落。大工业生产和劳动分工的发展使生产出现社会化性质,然而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却是掌握在少数的资本家手中,这种生产关系矛盾加之分配的不公造成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间严重的阶级矛盾,资本主义作为生产力最初的萌发条件也演变为发展生产力的桎梏。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所具有的根本性矛盾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时常发生,无产阶级始终徘徊在失业的边缘。团结起来“打破自身的锁链”将是无产阶级寻求解放的唯一出路,从自发的、小范围的工人运动逐渐发展到有组织的、全世界范围的工人运动,随着不断斗争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性质开始出现转化。
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科学的社会主义认为想要解放劳动和劳动者,只进行政治变革是不够的,必须对社会进行全面的改革,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是引导工人不断进行革命,打破国家机器建立工农联盟,争取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共产主义是人和劳动的解放和归复,它否定了异化的私有制,推崇积极的普遍的私有制,也就是人人享有社会福利,这代表着平等和人的自然性。工人阶级应该利用政治统治夺取资本,将生产工具收归国有,并大力发展生产力,干涉所有权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使公共权力逐渐失去政治性质,消灭生产关系的同时,消除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
3:现实中的工人运动如何证实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科学社会主义是在不断的实践中产生的正确认识,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工人运动应该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下进行,这样才能够实现最终胜利。正是由于各国不断进行的斗争使得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主次方面开始发生转化,由一点点的量变积累最终促使质变的发生。随着分工的推广,民族间的差异逐渐缩小,各民族和国家的工人都在同一条件下生产生活,历史也变为了世界史。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确立使得无产阶级脱离局部的、单一国家的局限而走向世界,全世界的无产者开始走向联合。
在法国内战中,巴黎公社的失败表明,政治事件的最终原因是经济造成的,经济的发展造成社会各阶级集团的利益争斗,工人政党想要取得胜利,必须触及到社会的经济命脉,使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受联合起来的工人支配,消灭雇佣劳动、资本和其相互关系。在对侵华战争的论述中表明,对华侵略后并未大幅提高英国的出口额,除了商业方面(大量出口鸦片使中国贫困、不了解中国市场需求)的原因,最根本是因为英国的资本主义没有办法从根本上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制下的土地财产私有制,因此表明资本主义是具有历史局限性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对东方的侵略战争中的种种暴行,扭曲历史,仅仅是为了扩大市场,这更表明了资产阶级竞争至上的道德沦丧。法国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资产阶级窃取,也表明了资产阶级的不可依靠性,工人必须利用自己的力量获得革命胜利。
工人阶级需要建立政党,利用政治斗争夺取政权,在这过程中利用组织、宣传和争取普选权的方式,获得政治解放,最终实现经济解放。工人运动需要结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力量,首先与之联合共同推翻封建制度,在夺取政权前要求权利的保障,在夺取后必须使权利实现同时进一步提出新的要求,尽可能的触动现存社会制度,不可陶醉于胜利之中,还要将关于社会改良的主张转换为对私有制进行直接的攻击,尽可能的将土地、生产、交通收归国有,这样才能为实现共产主义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总之必须认清阶级利益,不断革命。由此可见,马克思对于工人运动的建议也是建立在他的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一切政治上的工人革命运动的最终目的都必须是针对经济制度的触动,工人阶级应该利用政治统治夺取资本,将生产工具收归国有,并大力发展生产力,干涉所有权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使公共权力逐渐失去政治性质,消灭生产关系的同时,消除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瓦解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真正的共产主义。
11月到12月初读书报告
读书清单:《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哈贝马斯)《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研究》(王江涛)、《欧洲文明史》(弗朗索瓦·基佐)。
这一个月由于课程作业都到了验收的阶段,每个老师都要求读指定的书目,并且要把研究成果做成PPT 在课堂进行展示,因此读了几本计划之外的书籍,读书的连贯性被打破,但所幸课程马上都要结课,可以又回到正轨。由于《欧洲文明史》和《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研究》都是辅助性的阅读,而且这两本也称不上经典,所以只对资本论和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做了阅读汇报。
《资本论第三卷》读书报告
当读完《资本论卷三》的时候有一种如负释重的感觉,心想终于把这个大块头给啃下来了,满满的成就感。但是再回想整个资本论内容的时候又有些心虚,感觉整体上的把握还不太够,细节上的理解也不一定准确,于是又将资本论全三卷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逻辑和主要内容进行了大概的梳理。下面我就将资本论的整体内容进行一下总结。
资本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可以说是学术作品最重要的两个点,也是在读经典的时候必须要把握的内容。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在第一卷开篇的时候就已经讲过,他所研究的是整个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及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从三卷内容中可以看到,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的积累以及资本的流通以及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研究的都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而其基础之上的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无产阶级一无所有、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对立、借贷资本家、商品资本家以及产业资本家的形成,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如何瓜分剩余价值等等,这些都可归属于生产关系的研究。那么在研究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时候,马克思运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呢?首先最清楚明显的就是马克思将唯物辩证法融入到对资本主义的研究之中。第一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推动这一形态发展的最根本的是生产力的发展,然后在经济的基础之上建立的各种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的必然事物,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在资本主义后期也将会由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而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点可以跟韦伯的一些观点做对比,在韦伯的整个宗教社会学中,虽然没有将宗教及社会文化的作用对社会形态发展放到第一位,但是也将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作用置于绝高的地位。两者在一定的意义上有些对立的意味,韦伯也曾在一次演讲中对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做了一定的批判,但这也只是韦伯对马克思的误解,马克思没有否认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同时韦伯也没有否认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的根本性影响。马克思研究方法的第二点是阶级分析法。整个资本论的研究是建立在资本主义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之上的,马克思在谈到人的社会本性的时候指出人其实就是其社会关系的体现,工人和资本家其实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人格化,是各自利益的承担者。在阶级还没有被消灭得到社会中阶级斗争将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资本论中论证的内容可以看成是资产阶级如何疯狂压迫无产阶级,竭尽全力获取剩余价值的分析。另外矛盾分析法也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的重要方法,资本论中对每一种经济现象都是用历史的观点来看的,既肯定又否定。比如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封建后期是进步的,但是到资本主义后期又是落后的,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而且矛盾有主次之分,主次矛盾会随着时期的不同而不断变化。资本论正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内在矛盾的不断发展变化中揭示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规律和历史发展趋势。
资本论的论述逻辑
资本论围绕的一个最根本的核心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资本论整三卷中可以说都是在围绕着剩余价值来进行论述。那么根据一般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来看,那么对剩余价值的分析也就可以从“剩余价值是什么?剩余价值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有什么作用?”。资本论第一卷其实就是主要解决了剩余价值是什么和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问题,在第一卷中由最基本的商品和货币因素引出整个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落脚到剩余价值的生产。其中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具有不同的涵义,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遭到工人阶级的强烈抵抗后,资本主义转向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由此使得手工业不断发展成工场手工业、工厂,生产技术不断革新,在实际的生产中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结合在一起的。第一卷在揭示出了剩余价值价值是什么和怎样产生的,第二卷的内容的本质上是在论证剩余价值如何可以持续性的生产,资本从货币资本、商品资本、以及生产资本的不同形式中转化,剩余价值也不断在资本的循环中产生,继续投入扩大再生产,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论第三卷是在讲剩余价值到底有什么功能,剩余价值除了会形成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中的追加资本,还会从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体的利润,利润又会成为利息、地租等,其实就是产业资本家、货币资本家、商业资本家以及大地主如何进行瓜分剩余价值。纵观资本论整体的内容逻辑严密、论述翔实,同时又有很多史料来做支撑,可以说是具有非常高的科学价值,这也是从根本上证明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科学性,奠定了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的主义”的基础。
《资本论》卷三的论证逻辑和主要内容
正如上文所说,资本论第三卷其实是在讲剩余价值的分配。在前两卷中,马克思将剩余价值这一个抽象的概念的作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抽象性的剩余价值概念所对应的正是利润的概念,利润则是剩余价值的现实表现,也是有剩余价值转换而来,而且与剩余价值率相对应的是利润率,那么从利润的角度来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则显得比较直观。在谈到利润率的时候指出不同资本家或生产部门的有机构成不同,可变资本数量较大的部门的利润率要高一些,另外还有资本的周转时间长短不同而引起各生产部门的利润率不尽相同。那么从社会总生产的角度来看,有的部门利润高有的部门利润低,总剩余价值与总资本的比率则是不同生产部门的平均利润率。由利润率到平均利润率概念的提出,其实可以理解为在产业资本家内部是如何进行剩余价值的瓜分,生产成本较低、资本周转速度较快的产业资本家商品的市场占有率相对来说比较大,可以将更多的商品进行变现,因此可以占有更多的利润。由于产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中不变资本的相对于可变资本不断提高,社会资本的平均构成提高。资本推动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相比必然减少,活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与总资本相比必然减少,因此社会的平均利润率也会减少。
由无产阶级所创造的利润如何进行分配的呢,在第二卷的时候马克思提出了商品资本的流通,产业资本家生产的商品必须转换成货币资本才可以进行再生产。为了使得商品能够更快的变现,专门为产业资本家进行商品买卖的商人开始出现并形成商人资本家。商业资本虽然不参与一般利润率的形成,他们的利润如何而来的呢?其实是产业资本家是将商品以低于商品生产价格的价格将商品出售给商业资本,商业资本按照商品真正的生产价格进行出售,获得产业资本商品售价以上的余额,商业资本在资本主义在生产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可以缩短产业资本的周转时间,促进社会再生产的顺利发展。在货币资本循环的过程中商品资本不能顺利地转变为货币资本,那么产业资本家就必须追加新的资本购买生产资料和活劳动。货币资本家则是专门为资本家来提供生产或者购买资金,以此来获取利息。那么利息地本质是什么呢,其实利息的本质也是来源于无产阶级所创造地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下,货币资本的所有者是可以通过货币资本来赚取社会平均利润,如果他将货币地使用权交给别人,那么他有权力从资本可以赚取地利润中扣取一部分来作为利息,这种能够产生利息地资本就是生息资本,由此可见生息资本地利息其实也是从利润或者剩余价值中得来。此外,剩余价值的又一转化形式为资本主义地租,土地的价格可以看作为地租地资本化,把地租看作想象地资本地利息,按平均利息率换算为一定量地资本,从而形成土地价格。土地地租地购买价格,按普通利息率来计算。在地租不变时,土地价格和利息率成反比,不论从利润率的变动还是从借贷资本地增长看,利息率都有下降地趋势,因此土地价格具有上涨地趋势。级差地租来源于超额利润,由于土地的位置、肥力不同而形成农产品的不同价格,只有垄断经营良好自然条件的企业能够提供级差地租,它来自自然条件好的企业相对一般企业的投资的较高劳动生产率,此外,转化为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的源泉是工人的剩余劳动,并非是自然力,自然力只是超额利润的自然基础。在马克思以瀑布为例的论述中,瀑布以及所在的土地属于土地所有者,土地的经营权属于土地资本家。资本家租用土地及其自然力,垄断土地经营权,因而资本就具有较高生产力,可获得超额利润,而由于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土地所有者,因此这部分超额利润要归土地所有者所有,这就是地租。另外,超额利润是由土地自然力的差别产生的,超额利润也必须转化为级差地租,级差地租就是由资本垄断经营的、数量有限的土地自然力引起的较高劳动生产力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
在第三卷的最后一部分“各种收入及其源泉”主要是批判庸俗经济学所提出的“三位一体”的公式以及三位一体公式理论根源的“斯密教条”。这一章跟之前的章节相比更具体话,没有那么抽象,分析的重点是资本主义社会表面的现象。而且本章也是全面、综合地说明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庸俗经济学“资本-利润,土地-地租,劳动-工资”虽然看似具有非常有逻辑地外观,实则是不符合实际,创造利润地不是资本而是无产阶级的劳动。那么土地-地租这组关系中也是不合逻辑,土地不会创造价值。最后劳动总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形式的,脱离开任何社会形式的劳动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不存在的,因此说劳动创造工资也是不合逻辑。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三位一体的时候指出庸俗经济学经济理论的特征是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中生产当事人的观念给予教条式的解释和系统化的辩护,庸俗经济学最主要的做法就是描述现象,只要理论与现象、与直观感觉相一致,他们就认为是正确的。接下来马克思在对社会经济结构、资本主义榨取剩余劳动的特点、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分析中,没有只是重复之前提出的一些观点,而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觉上来论证,从而能够更客观和科学地看待资本主义,也能够更透彻地理解社会运行地一般规律。
作为理想型的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是哈贝马斯早期著名的代表作,“公共领域”可以说是理解其后期提出的交往理性有重要作用。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旗手,其理论具有很强的批判性。《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整本书研究的最核心问题就是在国家干涉主义盛行、消费文化渐盛,资本主义制度面临的危机。公众成为“单向度”的没有批判意识的社会环境下民主何以继续成为资本主义继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本书的研究方法中,哈贝马斯首先通过哲学思辨以及历史材料构建出一个处于16、17世纪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理想型,这样一个理想类型是资本主义制度得以建立,民主得以施行的重要基础。在西方国家中世纪晚期,随着封建制度的逐渐衰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崛起,资产阶级慢慢成为一股崛起的力量。加上宗教改革使得人从神学中得到解放,个人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商品经济使得个人的进行经济活动的场域扩大,这种以经济关系为核心的领域成为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被称之为市民社会。市民社会中的个体对关系到自身利益的一些经济政策进行探讨或者提出批评,久而久之成为一种影响国家公共性政策制定的重要力量,那么这种讨论公共性政策的领域被称之为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最早形态是欧洲的咖啡馆、沙龙。政治公共领域是由文学公共领域发展而来,文学公共领域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公共领域,其讨论的主要内容是文学,而且主导者是封建贵族,但是一些新兴的资产阶级通过参与到文学公共领域之中而学会了批判的技巧,为政治公共领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资本主义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凯恩斯主义盛行,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的干涉愈演愈烈,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分化界限逐渐消失。加上消费主义盛行,商业广告公关、政府宣传公关的逐渐渗透,公众已经开始丧失批判性,公共领域逐渐走向“封建化”。何为“封建化”,其实是走向了类似于“代表型公共领域”的伪公共领域,国家的权力已经伸向公共领域,其不能再起到对政策进行批判、进而影响国家决策的作用了。
哈贝马斯不是一位“只破坏,不建设”的批判家,其在之后的研究中给公共领域的“封建化”开出了药方即:交往理性。面对资本主义民主面临的危机,可以诉诸于人们之间的理性交往。关于交往理性,由于没有读《交往行动理论》,在这里就不做过多的解读。
哈贝马斯的古典公共领域模式一直被视为理想的模式,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面临在新的政治经济变迁和媒介变迁中公共领域的效用问题,也都在寻求一种新的语境下重建古典公共领域的可能性。正如汤姆森·麦卡西所说“在后自由时代,公共领域的古典模式已不再在社会政治中切实可行,于是问题变成:在完全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下,公共领域还能否有效重构?简言之,还可能有民主吗?”汤姆森·麦卡西在这个问题之前有个时间状语,即“在后自由时代”,同样面对这样的困惑时,缺少了这个时间状语,我们的自信明显不足,自由民主范式而不是社会主义范式被认为最适宜建构理想的公共领域,在此逻辑下,本来在同一起跑线面对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问题就变成了我们必须先向西方学习自由民主范式,然后才能思考公共领域的重现问题。
那么在我们热衷于讨论媒体的公共性和独立性并建设中国语境下的公共领域时是否也该思考一下自由民主范式下,独立于政府的媒体是否能够维系公共领域?哈贝马斯没有过多的提及媒体对舆论的操纵,这一点李普曼有先见之明,在其名著《公共舆论》中,李普曼清醒地看到了媒体对舆论的操纵问题,乔姆斯基和赫尔曼的《制造共识》,麦克切斯尼的《富媒体、穷民主》等都对媒体能否担当公共领域的职能提出批评。理想状态的公共领域模型对媒体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自由民主模式下媒体的问题同样也让西方社会担忧公共领域的可能性。
在我们讨论如何构建理想的公共领域时,是否已经预设了在西方的自由民主模式下公共领域已经达到了理想状态,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和西方接轨而已。而当我们发现西方同样也在寻找建构公共领域的道路时,是否我们该退回来想一想自己的道路,想一想“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是否也是一种独具魅力的历史可能。
张庆贺读书报告(更新至11月初)
截至11月初,这一个月主要读了以下几本书:
1、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
2、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3、艾四林、曲伟杰《<共产党宣言>导读》
4、《资本论卷一》
5、《资本论卷二》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一》
《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
这本书最初的版本是在八十年代初韦伯的著作刚引进中国的时候苏国勋对韦伯思想的概括和提炼。因为之前读韦伯的书有一些困扰和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因此通过这本书再将韦伯的思想进行一个梳理。韦伯的著作属于真正的读进去不容易,彻底的走出来也不太容易,韦伯包罗万象的学术作品就像盖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大厦,虽然有一些知识细节使我不能够真正的理解,但仍然使我久久驻足留恋。但是贺老师有过提醒说读韦伯的著作一定要走出来,不能久久陷于其中,真正以后对自己有帮助的并不是韦伯其中的某个知识点,而是韦伯整个著作的研究方法,研究角度。因此为了使自己的读书进度不至于太落后,故将苏国勋的《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作为目前这一阶段韦伯思想研究的句号,以后有时间还是希望能够回过头来再仔细地将韦伯的作品阅读和整理一遍。下面对本书进行简单的梳理。
作为思想引论性的著作,这本书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整本书的结构非常明晰,把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思想、政治社会学思想、社会科学方法论做了提炼和梳理,至少目前我是觉得是非常好的一部思想引论作品,包括近些年新的装订出版也可以证明这本书在韦伯的思想研究方面有一定的价值。除了对韦伯思想的概括,这本书还把韦伯的个人性格特点以及家庭背景、工作生活背景、历史背景进行了介绍,最重要的是将他的生活状态与他的思想进行了勾连,为什么韦伯能够做出这么包罗万象的学问,同时作品中为什么有些地方相互龃龉,这其实是与韦伯自身的性格特征以及生活背景有很大的关系。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来看每个人的思想都是取决于他个人的生活的历史环境,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思想都是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这一点对我对韦伯的全面认识有了很大的启发。
一:韦伯思想诞生的“大背景”和“小背景”
书中第一章主要是从韦伯生活的历史环境以及他的家庭环境着手,探析韦伯思想诞生的原因。首先从大环境来看韦伯生活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段时间一方面是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资本主义中各种思想理念遭遇空前危机的时期。1789年法国革命使得启蒙时期得到确立的启蒙思想比如理性精神、契约精神等遭受到摧残,人们的普遍信仰产生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拯救思想危机,黑格尔的哲学应运而生,黑格尔认为法国的启蒙思想不能称得上理性,而是作为一种“知性”,这种知性是一种抽象的思维,具有批判精神、否定精神,但是不能够将对立的方面联系起来,综合起来的肯定的力量,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导致法国的不断革命、人民的批判意识为什么这么强烈。所以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绝对的精神)提出了否定之否定,也就是肯定的辩证法思想,这一点也正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所吸收和借鉴。但是1848欧洲涌现的大革命使得这种思想破产,不断遭到镇压的革命运动也使得民众对辩证理性思想产生怀疑。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思想家从倡导控制外部世界的理性主义而转向个人内心精神世界的探讨。从意识、情绪、本能(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等方面来研究人行为的决定性因素。这种非理性其实是表达了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对个人命运和个人内心生活关注的强烈愿望。那么这种非理性思潮的涌起预示着理性主义的普遍破产。为了解决这种危机新康德主义应运而生,其批判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绝对理性思想,并认为脱离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建立一种绝对精神上的原则是一种空想。那么对自然科学的推崇使得哲学或者社会科学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核心思想,从而转向于实证科学,这也是孔德的机械社会科学、斯宾塞的进化社会科诞生的背景。
但是与此同时德国依旧停留在非理性色彩浓厚的阶段,比如德国第一位知名的社会学家滕尼斯所作《社团与社会》中依旧将人的意志作为解释现代文明的重要概念。因此面对国内的非理性思潮和整个欧洲的理性思潮,韦伯的思想显得既非理性,同时有对理性有很大的推崇。因此在书中苏国勋评价韦伯是“自然主义、自由主义、主观主义”三者相互矛盾的复杂体。在他的“价值中立”中可以看出实证主义的思想,同时在他提倡的个体性、关注自由意志的原则又有一些非理性的味道。
关于韦伯的小环境则是在说韦伯的家庭环境。首先从家族的视角来看,韦伯家族是有精神分裂病史的,韦伯同时也是一名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存在着严重的紧张状态,韦伯在中年的时候也是由于精神方面的疾病进入了精神病院。同时从家庭环境来看,父母的不同身份和地位对韦伯的思想形成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父亲作为俾斯麦统治时期的一名政客,具有政治家该有的一切行为和传统,他的思想也偏于保守和专制,具有家长统治的威严作风。这对韦伯在之后论述官僚制、合法性、权威等概念的时候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在学术与政治的论述中以政治为业的政治家要具有目的工具理性,同时还指出“政治不是,也永远不可能是一种以道德为基础的职业”。韦伯的母亲则出身于名门望族,同时也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但是作为一名基督徒,她并不主张经过激烈的仪式化行为来确认和强化自身的信仰,而是通过发展慈善事业等世俗性的实务来服侍上帝。虽然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从母亲身上的这种行为也对韦伯的宗教社会学的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宗教社会学思想中韦伯最核心的点就是研究宗教的祛魅也就是世俗化的程度,基督教新教就是世俗化程度非常彻底的宗教,以世俗的职业为天命,通过事业的成功来荣耀上帝成为普及大众的一种原则,因此信仰与人们的世俗生活相结合造就了资本主义的繁荣。相对于新教,我国古代的儒教却是一种没有被世俗化充斥着各种巫术而且作为知识分子的宗教也没有成为社会普及性的思想,因此注定儒家学说不能起到新教的作用。从这里可以看出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思想其实是跟他母亲的行为有些相像的。
二:宗教社会学思想
在研究宗教社会学的时候韦伯的两个重要的研究方法即“类型学”及“发生学因果分析”对后来的社会学研究就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韦伯之前的宗教学研究主要是从自然与人的关系进行着手,认为宗教是产生于自然或者人的内心,比较经典的就是泛灵论和自然崇拜,而忽视了人其实是生活在社会之中。韦伯的宗教思想就是从社会着手,探讨不同的社会结构以及宗教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其他相关的社会因素来研究宗教的产生及发展。这其实是开辟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宗教的先河,与涂尔干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原则》并列为宗教社会学的奠基之作。
韦伯其实并不关心宗教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宗教既然产生,而且是一种社会团体,那么这种团体的行动和原则对社会必定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正是韦伯所研究的最重要的方面。通过对欧洲的新教、古印度教、中国的儒教以及古印度教的比较分析来得出宗教的世俗化、理性化的程度不同而会引起不同的社会后果。韦伯根据不同宗教的救赎方式(入世and出世,也即神的工具和神的容器)以及先知的类型(伦理型先知以及楷模型先知)把宗教的类型分为入世禁欲主义、入世神秘主义、入世禁欲主义以及出世神秘主义四种类型,而这四种类型分别对应了新教、儒教、天主教以及印度教。那么在论述宗教中的禁欲主义以及神秘主义两大类型的时候韦伯指出一切宗教的教规、教义和伦理规范都来源于具有卡里斯马的先知预言,它是教徒在世俗生活中绝对要遵守的道德规范,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韦伯将宗教伦理看作“绝对伦理”,它表征宗教的终极价值。那么韦伯从这个角度入手来考察社会的行动。在韦伯看来一切以伦理为取向的行动都可以分为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两种类型。信念伦理主张一个行为的伦理价值在于行动者的心情、意向、信念的价值,行动者并不对行动的后果负责。责任伦理则相反,它认为一个行为的伦理价值只能在于行为的后果,它要求行动者要对后果负责任。信念伦理其实是属于主观的价值认定,行动者只要保持信念的纯洁性作为自己的责任,侧重于一种行为的出发点,进行这种行为所秉持的信念。责任伦理则要求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的认识,行动者要审时度势做出自己的选择,因为他要对行为后果进行负责。同时在这两种伦理类型所指向的出世或者入世又分为工具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以及传统行为和情感行为。凡是指向于此岸或者现世的行为都可以被称为合理性的行为,责任伦理则是工具和理性,信念伦理则对应着价值理性。指向彼岸的行为如果是责任伦理那么就是传统行动,信念伦理则是情感行动。
行动指向于现世的两种重要的行动类型是目的工具合理性以及价值合理性,这两种行为类型的不同则是根据行为所采取的伦理不同,责任伦理对应于目的和理性,信念伦理对应于价值合理性。整个欧洲进入近代以来,合理性行为为主导,因此韦伯主要是从这两个行动类型来考察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的。总体来看欧洲的资本主义生活的本质上是一切行为都是遵循于工具目的合理性,比如产生了经过推理证明的数学和经过理性实验的实证自然科学,才会产生合理性的法律,产生了合理的社会形式--资本主义。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工具目的合理性却是起源于价值理性。资本主义也就是韦伯所说的合理的社会劳动组织是由一种民族整体所具有的精神气质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所促成,也可以说是来源于新教的入世禁欲主义。另外,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是韦伯所推演的两种理性类型,这两种理想型并不是绝对互相对立,他们会同时存在于一种行为之中。一个具有真正的自由人格的人,往往能够以价值合理性为行为的动力,以工具合理性为行为准则,将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相互结合,这也是韦伯在他《以政治为业》的演讲中所阐明的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所具有的品质。
最后再说一点就是韦伯在进行宗教社会学研究时候的发生学因果分析的研究方法。简单的来说就是探究一种事物产生的因果分析,在韦伯的总体思想中就是研究资本主义产生的因到底是什么。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阐释了新教的理性化和世俗化程度都非常彻底,新教的“天职”伦理观念成为社会上普遍的行为伦理准则,那么正是这一种精神促成了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在中国、印度、古犹太中却没有产生资本主义主要是因为他们国内的主流宗教的理性化、世俗化程度较低,宗教的行为准则不能成为推动社会各方面发展的精神力量。
三:政治社会学思想
通观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思想来看,其主要的任务就是论证资本主义的“合理性”,而在韦伯的政治学思想中其主要是论证资本主义的合法性。在书中韦伯所列举的三种合法性的基础为“传统的基础、卡里斯马的基础以及理性的基础”,这三种也是一种理想类型,并不是绝对的对立,在一种社会组织中往往会出现两种或者三种合法性的基础。比较好理解的是在一个国家的开创初期往往会有一个具有卡里斯马类型的先知性领导人出现,提出一种新的价值理念,从而鼓动越来越多的追随者。等到国家建立,这种卡里斯马类型的领导形式渐趋弱化,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统治形式日渐成为主流,比如建立一系列的法律制度、社会组织等等。
在论证合法性的时候,韦伯提出了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这根韦伯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是一脉相承的,形式合理性就是能够通过精密的计算是一种客观的和理性,而实质合理性是后果和目的价值的合理性,是一种主观的合理性。如果从形式合理性来衡量,实质合理性其实是一种形式非合理性,比如一些为了崇高的理想而放弃个人的生命的行为。以实质合理性来衡量,形式合理性则是一种实质非合理性,比如为了要达到自己的目标而采取一些违背信仰的方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韦伯认为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是存在一定的紧张和对立之中,资本主义的法律制度、官僚组织等都是以目的目标的实现为动力而建立起来的,是一种形式合理性的表现,而这种形式合理性却在一定程度上与资本主义的道德理想、价值信仰存在一定的冲突。比如追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往往忽略了道德和价值理想,商品资本家为了逐利而通过广告不断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等等,在现代的社会中往往会面临着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的紧张和对立。
总的来说,通过对苏国勋这本引论性的著作对韦伯的思想有了相对清晰的理解,不像之前读完韦伯的作品感觉特别乱,不能很好的理清韦伯的思想脉络。之前对这种引论性质或者介绍性质的作品有种偏见,认为不去读原著而是先看这种导论性的书会使得自己的理解受到影响,会被其他人的理解牵着鼻子走,但是现在发现在读比如韦伯这种著作特别庞大、思想又特别深奥的大家的作品的时候们还是要看一下这种引论性的著作,因为自己硬着头皮去读难免会因为自己的知识蕴藏量不足而理解的不到位,不能很好的把握作者的思想。另外,我觉得这种引论性的书可以放到最后来读,因为还没有读原著的时候就来读概括性的著作一方面是觉得有些读不懂,另一方面在读了这种作品后就有一种已经掌握了原著作者的思想,再真正的去读原著的时候就可能没那么认真了。另外呢,从引论中得出的理解是一种飘在空中的理解,必须要回到原著的论述中才能够真正的去做的实质性的理解。而且最重要的是对学术作品的阅读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学术训练这些是引论性或者介绍性的著作所不能提供的。
《共产党宣言》以及《共产党宣言导读》
《共产党宣言》这本书非常薄,而且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作为共产党的纲领性文件我还是希望能够彻底的理解,包括《共产党宣言》这个文件所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在当时所指向的现实性的问题,为了加深理解,我结合了艾四林的《共产党宣言导读》来一块读。
读共产党宣言的时候正值十一国庆节,面对受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共产主义思潮影响所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蒸蒸日上而感到非常的欣慰和自豪。而且每当从一些纪录片或者文学作品中读到当时的共产主义思潮的时候也是非常激动,心潮澎湃。曾经有段时间还非常喜欢切格瓦拉这种共产主义的革命战士,被他一生都是为了自身的理想和信念而奋斗的行为所打动。而且有时候在心情非常低落的时候也会听一听国际歌,必须是唐朝乐队那种略带重金属风格的唱法,听完之后就能够特别斗志昂扬地投入到学习或者看书中去。另外马克思主义能够在整个世界上掀起一股巨大的共产主义思潮,就连欧洲的整体思想也偏向于左倾,尤其是一些耳熟能详的作家或者学者比如萨特、加缪等等都参与到一些共产主义的社会活动中去,又让我对马克思的思想和学说有了可以说是崇拜的感觉。而且马克思的思想也当选为二十世纪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足已看出马克思的思想魅力。
好了言归正传,先来看一下《共产党宣言》所产生的历史背景,这其实就是资本主义在全球的确立以及无产阶级兴起的背景,一个是工业革命另外一个政治革命。首先来看发生在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这场革命也是被称为大革命,虽然这不是资产阶级社会发生的第一场革命,但它却是最具影响力的革命。首先法国大革命不同于英国的光荣革命和美国的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是历史上第一次彻底地以人民群众为革命主体的革命,而且比前两次革命更彻底也更血腥,出现了雅各宾派、新月派的轮番统治。另外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其他地区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大革命所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也逐渐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促进了世界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运动,包括拉丁美洲的解放运动等等。而且法国大革命所颁布的《人权宣言》所确立的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民主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共同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可以说正是由于法国的大革命才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确立,封建制度宣告破产。
另外发生在生产领域的革命也即工业革命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直接促使无产阶级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工业革命使得欧洲的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原来的欧洲盛行的小农生产方式以及小手工业逐渐被机器大工业所取代。工业的兴起对工人的需求大量增加,以英国为例,英国通过圈地运动等方式逐渐将农民与土地进行分离,成为除了自身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的自由的劳动力出卖者。另外欧洲封建主义的破产也促使原来为封建主义所服务的大量的服侍人员以及被迫流入市场,也成为未来的工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为未来无产阶级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前提。
《共产党宣言》这本书的正文内容一共有四章,第一章是资产者与无产者。第二章是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第三章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第四章是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第一章的内容是最多的而且阐释的内容也最为重要,马克思划分出了什么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首先指出阶级斗争是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存在的社会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主要就是存在有两个最重要的阶级,其中资产阶级是拥有生产资料并雇佣劳动来进行生产的阶级。无产阶级则是指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不得不出售自己的劳动力的现代的雇佣工人阶级。另外马克思还论述了资产阶级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产生之后对社会造成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了以后,对社会生产力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大,对生产工人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多,自由的出卖自己劳动力的无产者力量也越来越壮大最后直接形成了社会的一个阶级即—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对剩余价值无节制的获取造成无产阶级的生活日益困苦,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无产阶级势必会进行反抗。另外资本主义无法克服自身所具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种危机被马克思称为“生产过剩的瘟疫”,其实就是社会中的人民群众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来购买消费品,导致大量的生产过剩。这种生产过剩其实是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简单来说就是个别的资本家不管不顾社会的需求来无限制的增加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增加产品的销售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使得生产具有“无政府状态”,所以会造成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产生的生产过剩。因此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无产阶级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
第二章是无产者与共产党人,提出了共产党人与无产阶级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呢?首先,共产党与其他的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政党并不是相对立的关系,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无产阶级政党的地方首先是在进行革命斗争的时候共产党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利益,也就是共产党所走的路线是国际主义的路线而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的路线。第二点是共产党人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优于其他的无产阶级政党。众所周知,共产主义为什么会被称为一种科学的主义,首先第一点它是建立在一种完善的、合理的哲学世界观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都为共产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另外马克思的皇皇巨著《资本论》更是用科学的、经济学的方式来揭示出资本主义积累财富的最根本途径:无偿榨取劳动工人的剩余价值。
紧接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就是:消灭私有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不可调和的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因此无产阶级要摆脱被剥削和被压迫的命运,就要从根本上产出剥削与压迫产生的根源—私有制。当然对这种观点会有两种反驳的意见,首先一种认为人们的自由个性和独立自主是建立在自己的劳动和自己挣的的财产之上的。对于这种观点的驳斥分为两个层面,首先第一种是小手工业者、小农生产者等所谓的小资产阶级,这些人用不着无产阶级进行消灭而是被大资产阶级所消灭。另外所谓的大资产阶级也就是工人资产阶级他们所获得的绝大部分利润和利益是无偿占有的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使得广大的无产阶级处于生活的最底层甚至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够保持的状态,所以为了广大的无产阶级也必须消灭资产阶级的存在基础—私有制。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消灭了私有制一切活动都会停止,懒惰之风则会在整个社会上盛行,其实他们是说公有制将会使人的劳动变得更加消极。在反驳这个观点的时候马恩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懒惰消极之风更甚,在资本主义社会总是有一部分人不劳而获,私有制的存在为资本家的懒惰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消灭私有制与懒惰之风盛行根本构不成一种必然联系。
第三章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文献,这一章其实是马克思对各种错误的社会主义思想所进行的批判。这种错误的思想一共有三种即:反动的社会主义、保守的或者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第一种反动的社会主义包括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以及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
封建社会主义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都非常好理解,就是他们虽然反对资产阶级,但是他们是站在在身的阶级立场上来反对资产阶级,并不是真正的和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第三种德国的或者“真正”的社会主义则是比较不好理解,首先这种思想的哲学基础是费尔巴哈的人本思想,他们认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并不是由于经济上的原因,而是由于人的本质的异化所导致的。因而,共产主义的实现并不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结果,而是人的不受损害的本质的必然要求。关于这种思想,马克思则认为这种不属于任何阶级的人不存在,而只存在于“云雾弥漫的哲学幻想太空”,指出这种社会主义思想只不过又是一种形而上学体系的阐述。另外这种思想的阶级基础则是德国的小市民阶级,就是从16世纪遗留下来的小资产阶级。这种小资产阶级既要反对资产阶级同时也会反对无产阶级革命。
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这是由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部分人想要消除社会的弊病,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保障资产阶级社会的生存。他们宣扬能给工人阶级带来好处并不是政治改革和革命,而仅仅是物质生活条件即经济关系的改变,实现这种经济关系的改变可以通过行政上的改良来实现,所以将会从根本上摒弃无产阶级革命。
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众所周知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来源之一就是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以圣西门、傅立叶为代表的学说。他们的这种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不发展的最初时期,在这个时期无产阶级的解放所需要的物质条件还并不具备,无产阶级本身的发展还不够,这使得空想社会主义的许多理论必然带有不彻底性和片面性。首先第一个片面性是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诞生的时候工人阶级的力量还不够壮大,还看不到与资产阶级进行政治斗争的各种可能性,因此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没有体现无产阶级的政治主动性。第二点是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意识到了他们的社会计划主要是代表受苦最深的工人阶级的利益的,但是当时的无产阶级规模和数量并不大,而且由于他们本身又是一些生活条件相当优越的人,所以他们把自己的奋斗目标定在了要改善一切社会成员的生活状况上。因此他们试图发动的并不是无产阶级,而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最后虽然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理想,但是并没有找到正确的实现路径,比如用试验的方法来创立各种公社,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又不得不向资产阶级求助,希望他们能够提供所需要的金钱,这样一来他们更加激烈的反对工人阶级的一切政治运动,并最后成为了反动的社会主义者。
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这里可能会有一种歧义, 反对党并不是反对共产党的党派,而是反对封建主义或者反对资本主义的政党。比如在德国封建参与比较浓厚的情况下,资产阶级革命尚未完成,那么共产党可以与资产阶级政党一起来反对封建主义。另外与其他的无产阶级政党也是采取联合的姿态来进行斗争。马克思的这种思想放到中国的语境下来看就是毛泽东所提出的“统一战线思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阶级来争取革命的胜利。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也是严格遵照革命统一战线原则,比如国民革命期间的第一次、第二次国共合作,在争取解放战争的时候共产党也是联合小资产阶级、农民阶级一道反对大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可以说毛泽东将马克思的这种思想发扬光大、炉火纯青。
《资本论卷一》
虽然对马克思的著作一直怀着期待的心情,但是面对厚的像砖头一样的《资本论》还是有一定的恐惧心理,作为一名经济学知识不足的文科生来说,阅读起来确实会有一定的难度,很多章节都是反复的阅读,甚至拿出来草稿纸不停地进行演算。这对于我这个已经八年没有接触过任何复杂算数题的文科生来说算得上是一种小小的挑战。但是借助于高中时候在政治课本中接触到的一些基本性的知识,比如商品的二重性、价值与交换价值、货币流通等等,所以阅读《资本论卷一》也不算太困难。而且《资本论卷一》中有将近一半的论述性的内容,比如描述无产阶级悲惨的生活状况以及无产阶级争取利益的历史等都相对来说比较好理解。下面简单梳理下《资本论卷一》的主要内容。
《资本论卷一》的核心内容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就是一定的社会财富如何转化为资本。本书一共分为七个篇章:商品和货币、货币转化为资本、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工资、资本的积累过程。这本书的整体逻辑思路比较好理解,首先第一章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两样元素商品和货币进行了分析,之后的论证也都是建立在这两个最基本的元素之上。第二章货币转化为资本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第一章中马克思论证了货币具有价值衡量的功能,是可以通过货币来促使商品的流通,同时商品也使得货币流通,对资本家来说他们总是先买再卖,而且由于最后卖出的产品蕴含着工人的剩余价值,最后流到自己手中的则是货币,他们重复无数次的“先买再卖”的过程,使得自己手中的货币越来越多,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资本家手中的货币就成为了资本,成为了一种能够进行再生产的东西,已经超越了进行交换的货币的价值。为了使得自己手中的货币越来越多,资本家会怎么做呢?在上一章的论述中已经可以发现资本其实是在商品流通中产生的,为了加大商品流通的频率可以增加商品的数量,那么这就要强迫工人每天进行更长时间的劳动来生产更多的商品,以此来获取更多工人的剩余价值,而这种通过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的方法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由于这种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会无限制地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使得工人的工作状况日益艰辛,同时工人阶级也在不断地与资本家进行斗争来争取较短的工作时间,因此资本家又采取了另外一种不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而是缩短必要的劳动时间而使得剩余劳动时间延长,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来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必要的工作日部分,来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接下来的一章节中马克思论述了工资的实质,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提法虽然荒谬,但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生活中,作为劳动的价值,工资的确在形式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无论是计件工资或者计时工资都是建立在资本家对无产阶级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的基础之上的。在最后一章中马克思论述资本的积累的过程,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是建立在资本的不断积累的过程之上的,如果资本家不将获取的剩余价值投入到生产中即是转化成资本而是作为消费基金进行消费的话资本主义的生产就不会进一步的扩大。那么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刚确立的初期为何一部分人具有生产资料,另一部分人却成为只是具有活劳动的无产阶级呢,马克思通过原始积累来阐释了这样一种现象。下面对这几章的内容做一个相对详细的梳理。
第一章:商品与货币。
这一章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最重要的两个点就是商品具有两重性,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一切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缺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就不能成为商品。 商品的二重性其实是由劳动的二重性造成的。其中,具体劳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创造者,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创造者。从偶然出现的物物交换叫扩大了的物物交换,一些物品由于具有一定的特性而充当了一般等价物,发展到最后金银由于自身的特性而成为了一般等价物,这代表着货币的产生。货币除了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外还具有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在本章的最后马克思提出了“商品拜物教”的概念,其是指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从而使商品具有一种神秘的属性。马克思把商品世界的这种神秘性比喻为拜物教,称之为商品拜物教。
第二章:货币转化成资本
货币转化成资本其实也是非常好理解,资本家通过不断重复“G-W-G”的过程,卖掉的商品换来的货币数量大于最初买这些商品所花费的货币总额,那么货币就成为了不断增加自身数量的工具,那么这时候货币就转变成了具有一定的生产功能的资本。另外马克思还考察了为何货币能够成为资本呢,很明显是资本家所卖的商品中是蕴含着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的,而这种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中产生的,而只能是在生产中产生的,这算是点名了剩余价值生产的第一层秘密。最后工人受雇于资本家其实也是一种交换,工人用自身的劳动力与资本家的货币进行交换。劳动力本身就可以看成是一种商品,其使用价值很好理解就是能够进行生产加工。劳动力的价值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其实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这种独特物品所需要的必要的劳动时间来决定的。这种劳动力的产生其实是个人劳动机能的维持,那么这就需要一定量的生活资料,那么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可以归结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即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占有着所必要的劳动资料的价值。
第三章: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首先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首先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劳动过程其实就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得最终出售的商品的价值要大于资本家所购买的劳动资料以及生产力的总价值。那么这种增值的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首先工人在劳动的过程中一是把生产资料转化成具体的商品,也就是把生产资料的价值逐渐转移到最终的商品中,这一部分价值是不变的,只是改变了自身的载体,这一部分被称作不变资本,另外是自己的劳动把价值加到棉花上去,这一部分是工人新生产出来的价值,又被称为可变资本。这一部分新生产出来的价值一方面抵消了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则被资本家作为剩余价值进行无偿占有了。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采取延长工人工作日的方式来获取的就是绝对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由可变之本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增值额,那么剩余价值就不是一个固定的数额,那么对剩余价值的衡量可以采用剩余价值率,其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剩余价值率是工人受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
第四章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通过延长工作日总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与此相反,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必要的劳动时间是工人所生产的与自己本身价值相等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由于劳动力价值是劳动者维持自身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因此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可以降低工人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减少生产这类生活资料的劳动时间,也就是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因此在追求生产效率提高的目的下,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经过了三个阶段:协作阶段、工厂手工业阶段、机器大工业阶段。
第五章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本章中几个比较重要的点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只同工作日的长度发生关系,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则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的劳动组织发生巨大变化。剩余价值率的公式 公式一: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v = 剩余价值∕劳动力价值 = 剩余 劳动∕必要劳动 公式二:剩余劳动∕工作 = 剩余价值∕产品价值 = 剩余产品∕总产品 公式三:剩余价值∕劳动力价值 =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 无酬劳动 ∕有酬劳动
第六章 资本积累过程 资本积累的两个两个假定条件:条件一,假定资本家能够卖掉自己的商品,并把由商品转化而来的绝大部分货币再转化为资本;条件二,假定直接从工人身上榨取无酬劳动的资本家是剩余价值的所有者。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用从被剥削者那里掠夺来的货币去购买被剥削者的商品。不管怎样,工人阶级总是用他们这一年的剩余劳动创造了下一年的追加资本。这就是所谓的“资本生资本”。
《资本论卷二》
资本论第一卷主要是解决了资本的不断的生产过程,揭示出了资本家通过绝对剩余价值以及相对剩余价值的占有而不断进行资本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主要是对生产过程进行研究。在第二卷中最核心的问题是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资本在整个生产的流通中不断转化自身的形态,会经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以及商品资本三种形态,这三种形态自身也在不断的进行循环,再循环的过程中实现资本的积累。当一种资本以最初投入生产流通的形态经过一系列的转化最终以相同的形态返回到资本家手中的这一个过程被称为资本的周转,在研究资本周转的时候马克思根据资本的不同特征区别出了固定资本以及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指用于购买机器、设备、工具、厂房等耐用的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属于不变资本的一部分,流动资本指生产资本中用于购买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资料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部分,包括全部可变资本和一部分不变资本。与固定资本对称。另外资本的周转期间包括劳动期间以及流通期间,劳动期间与流通期间的长短变化将会对资本的积累和再生产有相关的影响。最后马克思分析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他将社会的生产部门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以及消费资料的生产部门,研究商品或者货币或者资本在此生产部门之间的流通关系。
下面首先来看一下货币资本的循环。在第一个阶段资本家用手里的钱买来设备、原材料,雇来一批工人,或者说,完成G—W这个流通行为。然后是生产过程,工人在资本家指挥下进行生产,将设备、原材料的价值和劳动力创造的价值转化到商品中。第三阶段是资本家出售商品,重新得到钱。(此时资本家手里的钱增多了)或者说,经历W—G这个流通行为。货币在上述的过程中不断地运行,这个过程就称为货币的资本循环。货币资本循环的公式是:G—W…P…W’—G’。在这个公式中,虚线表示流通过程的中断,W’和G’表示由剩余价值增大了的W和G。在第一阶段,即资本家买入了设备、原材料、厂房后,他拥有劳动力(A)和生产资料(Pm)。即W=A+Pm。现在资本家的资本是能够生产剩余价值的形态,这种形态的资本记作P。资本主义生产的一个特征是:劳动者进行生产时所需的设备、原材料、厂房等都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资本家。资本家雇佣劳动者进行生产活动。在第二阶段,W’大于W,多出来的部分是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w)。在第三阶段,G’大于G,多出来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g),即W’—G’=(W+w)-(G+g)。总的来说,所谓“货币资本的循环”中的货币是指资本家手里的钱,而且是那些用在购置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生产商品、出售商品获得利润这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的钱。
相似的原理,生产资本的循环以生产资本在生产过程发挥职能作用为出发点,依次通过生产、销售和购买三个阶段,又回到生产资本的过程。用公式表示就是:P...W'-G'G-W...P。生产资本循环一方面表明剩余价值不是来自流通过程,而是来自生产过程,另一方面却又造成一种新的假象,似乎生产本身就是过程的目的,而忽略了为获取更多剩余价值这一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商品资本循环是以商品资本为出发点,依次通过销售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等三个阶段,经过资本增殖,又回到商品资本的运动过程,用公式表示就是:W'-G'G-W…P…W'。值得注意的是商品资本循环的起点是前一个生产过程的结果,它的终点是第二个生产过程的开始。它实际上联系了两个生产过程。在商品资本的循环中,商品的实现和消费这一流通过程在循环中占首要位置,凸现了满足社会的需要的假象,模糊了资本主义生产动力——对剩余价值的追求。
接下来是对资本周转的研究,资本周转其实也就是资本循环的一种形式,因此资本周转不能孤立地循环一次便停下来,而必须持续不断周期性地进行。在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中,产业资本周而复始的在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之间转换,这样的过程便叫做资本周转。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影响很大。它首先影响预付的资本量。周转速度快几倍,其作用相当于把资本量增多几倍,所以,只要把周转速度加快,便可代替资本的增加,起到节省预付资本的作用。其次,影响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剩余价值率确定的情况下,年剩余价值量便同资本周转速度即每年资本周转的次数成正比。一笔资本的周转速度慢,即周转次数少,则一年带来的剩余价值总量也少;周转速度快,即周转次数多,则一年带来的剩余价值总量也多。一年的剩余价值总量同预付资本中的可变资本的量的比例,叫做年剩余价值率,它等于剩余价值率与资本周转速度相乘之积。资本所追求的,是体现着时间因素的年剩余价值率和年利润率的提高,所以,资本家总是千方百计地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节省预付资本,以便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家为了加快资本周转,追求更高的年剩余价值率,一方面采用新技术,另一方面还采取加快机器转速、加快传送带运转和实行日夜轮班制等加强剥削雇佣工人的措施。结果,加深了生产无限扩大趋势与消费能力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并使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更趋尖锐。
最后一篇是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社会资本再生产是指通过各个资本相互交错、互为条件的不断循环运动而实现的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社会资本再生产其实是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理论的继续。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和单个资本再生产运动相比,它不仅包含预付资本运动,而且包含剩余价值运动;不仅包含生产消费,而且包含生活消费;不仅包含资本流通,而且包含一般商品流通。因而,在单个资本再生产运动中,作为外部条件的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即狭义的流通过程中的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可以假定它们顺利而正常地实现。但在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中,这些条件,却由外部条件转化为内部因素,成为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必须解决资本家如何和从哪里取得生产资料,工人和资本家如何和从哪里取得消费资料,这些问题得到解决,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才能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马恩选集第一卷》是选取了马克思、恩格斯在1843—1852年间的著作25篇。其中,重要著作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费尔巴哈》、《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和资本》、《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系统的阐释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同时也包括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一些观点。
本卷的首篇著作是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在1843年3月到9月期间,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法哲学进行了批判,这对他向唯物主义的转变期了重要作用。在本卷节选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一章《费尔巴哈》中,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第一次得到了比较系统的阐述。马克思和恩格斯阐明了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必须生存,为此人们首先需要衣、食、住和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东西,即物质生活本身的生产。物质生产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他们第一次揭示了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指出生产力决定交往形式。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其中也阐述一些伦理学的思想,例如经济伦理中的分工原则,在这里就得到了较细的阐述。
马克思的《雇佣劳动与资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是以劳动价值论作为理论基础的。马克思的分析表明,他当时不仅知道了剩余价值是从哪里产生的,而且知道了它是如何产生的。书中说到:“工人拿自己的劳动换到生产资料,而资本家拿归他所有的生活资料换到劳动,即工人的生产活动,亦即创造力量。
更新至10月10日
从7月1日参加读书会到现在已把涂尔干和韦伯的主要著作读完了,目前正在读马克思。九月初的时候由于面临开学,没有及时把暑期的读书报告上传,现在一并补过。
7月日-10月10日阅读书单
涂尔干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原始分类》《自杀论》《教育思想的演进》《社会分工论》《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韦伯
《社会学的主要概念》《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学术与政治》《支配社会学》《儒教与道教》《古犹太教》《宗教与世界》《非正当性支配--城市的类型学》《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经济与社会》上下卷
由于是第一次接触系统的、专一地读经典模式,在暑期跟着读书会的小伙伴一并读书,已经养成看书的自觉性,但是在做读书笔记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手,一直在寻找方法。在读涂尔干的时候是把整本书先读完,然后再系统地梳理书中的逻辑结构和论述内容,并且会把书的内容全部捋一遍,这样很繁琐,觉得有些浪费时间。在读韦伯的时候也是先把书的内容看完,再回头捋逻辑的时候就不再过分专注于书的具体内容,而是从书的核心问题着手,思考作者的主要论点,论证过程以及最后得出的结论。但是也面临一个问题,韦伯的一些书非常琐碎,概念性的讲述非常多,比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在回过头来整理读书笔记的时候就感觉无从下手,只能摘抄一些经典的概念。下面我就把我的读书笔记的概略写一下,因为具体的细节太多,不便于全部上传。
《社会分工论》
《社会分工论》作为涂尔干的博士毕业学术论文,整本书的逻辑严谨,结构合理,是比较好理解的一本书。虽然本书并不能完全囊括涂尔干的全部思想,但却是“结构功能主义”“集体意识”等思想崭露头角的开山之作。
首先来看本书提出的问题或者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从书的标题中就可以看出,既然是在论证社会分工,那么“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影响”等都是将要解释和论证的内容,全书也正是围绕着这几部分内容来写的。那么本书围绕社会分工提出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条:什么是社会分工,它产生的过程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会带来哪些影响?社会分工不合理或者所谓的“失范”状态会带来什么后果?如何防止失范状态的出现?另外此本论著的第二版序言是一篇不能忽略的重要文献,涂尔干论证了职业团体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手工业法人团体的出现,到被权力阶层收编失去存在的价值,直至随着经济情况的进一步发展而产生新的职业团体的过程,阐明了职业团体将是产生新的职业伦理道德和解决社会失范状态的主要方式。
《自杀论》
自杀论是涂尔干通过数据统计的方式来对法国的自杀现象进行研究的专著,充分贯彻了涂尔干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提出的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比如社会事实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客观的存在,社会学应该研究的问题也应该是常规的、非特殊性问题。这本书没有太高深的逻辑推演,所得出的结论也都是靠数据来支撑。下面从本书的结构安排来提取出本书的论证逻辑。
首先既然是对自杀现象进行研究,那么就要对自杀现象的事实范畴进行界定。涂尔干提出“任何由死者自己所采取的积极的或者消极的行动直接或者间接地引起死亡都叫做自杀”,那么这个界定还没有完全解决出现精神问题的人以及正常人的自杀行为的区别,因此涂尔干又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即:“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叫做自杀”。接下来我们来看整本书的结构。本书的一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自杀的非社会因素进行探讨,包括心理变态、种族、遗传、自然因素以及仿效。第二部分则是探讨了自杀的社会原因,这也是本书论证的核心章节。最后一部分是对作为一般社会现象的自杀进行结论性的总结。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由于之前写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时候有用到涂尔干的仪式观,因此对《宗教生活的基本原则》这本书的内容以及主要思想还是比较了解,本书可以看作是涂尔干对他所提出的“集体意识”的进一步阐释,集体意识不仅是宗教得以产生和维系的基础,同时也是整个社会得以形成和存在的先决条件。信仰和仪式是宗教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两个形式,信仰促成了团体的形成,仪式使得团体得以维系和存在下去。本书将信仰和仪式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下面就详细的了解下本书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原始分类》
《原始分类》这本小书其实是对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的关于宗教形成范畴这一论点的专门阐述。着重研究了范畴的起源,即人类对周围的事物分类的观念起源于何时,进行分类的基本动机是什么。从哲学家的视角中来看范畴和分类是人们先验的能力,从逻辑学家的视角看范畴和分类是人们运用自身的逻辑能力来推断出的。但是他们都没有从最基本的社会现实出发。在原始的分类中,观念、意象跟实体都是相互混淆在一起的,造成这种分类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始人是根据什么样的标准来进行分类的呢?在对澳洲原始部落、美洲原始部落以及中国的部落分类情况进行了分析后,涂尔干给出了下面的结论。首先总的来说,原始分类绝不是个别的和例外的,也绝不是与开化民族所采用的分类格格不入,恰恰相反,他们似乎可以在丝毫不打破连续性的情况下,与最初的科学分类一脉相通。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原始的分类虽然显得混乱不符合逻辑,但是它仍然具有如今科学分类的本质,具有一定的等级划分、归属划分。有人认为原始部落中的原始分类是按照已存事物的种类来进行的,比如根据自然界中原有的动植物分类来划分不同的氏族。然而事实恰恰相反,人们是先划分了不同的氏族,然后再把不同的事物划分到不同的氏族之中。有人类学家认为分类归根结底是按照人的逻辑来进行的,但是从原始分类那里可以看出分类并不遵循任何逻辑,而是根据情感。如果按照逻辑来划分,那么势必会对不同事物的本质内涵和性质有非常深刻的理解,而原始人类是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原始分类不可能说是按照逻辑进行的。这种情感是原始人类对待不同事物的一种集体情感,根据这种集体情感来为不同的事物进行归属划分。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这本小书虽然比较薄,但是内容却非常重要。在书中涂尔干阐明了他的社会学研究观念。首先确立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社会事实有别于哲学、心理学以及生理学等其他学科,摆脱了从人的角度来进行科学和社会学研究的藩篱。社会事实的存在不是取决于人,它先于个体的存在而存在,是由之前的社会事实所造成的而强加和作用于人,塑造人们的意识。社会高于个人,社会事实不能用生理学、个体心理学等研究个体的方法来进行解释,必须用社会学的方法来进行解释。把过去的行为分解为因果关系,并通过科学理性的加工,就使这种因果关系成为未来行为的准则,这是实证主义,同时也是理性主义的结果。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在《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这本书中,涂尔干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现代化社会如何从个体上升为群体,从群体上升为国家,如何将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相结合。在《社会分工论》中,涂尔干指出社会不断组织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分工,而不是一些人认为的利益交换,分工的原因在于社会密度以及社会容量的不断增加。那么分工以后不同的社会团体如何能够团结起来,解决在本书所提出的失范的问题,涂尔干认为是建立介于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法团组织等一些次级群体。而且涂尔干在本书的开头也指出经济领域为什么经常会出现一些不规范和有失道德的行为呢,归根结底是在经济领域并没有出现能够束缚个人行为的次级组织。
涂尔干思想的简单总结,我是从涂尔干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宗教社会学以及社会整合思想三个方面来总结概括。首先在方法论问题上,《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是涂尔干方法思想体系的基石之作。 通过证明“社会”是一种自成一体的、客观实在的“物”,有其自身的存在方式与运动法则,这本著作不仅奠定了社会学的学科正当性,更为涂尔干整个社会重建计划确定了理论正当性。
其次在宗教思想上,涂尔干认为,宗教意识产生的真实根源是社会环境,神不过是社会力量的象征。宗教的本质就是集体意识,是对集体力量、对社会的崇拜,也就是说宗教是社会生活的产物而非个人的理论。宗教活动是集体意识的表征。而宗教的信仰和仪式的存在和延续又加强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维系了社会的存在。
最后在社会整合上,。首先在社会分工论中涂尔干以集体意识为思想基础提出了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认为有机械团结是一种低等社会在集体意识或者集体道德的约束下所产生了一种团结,比如一些质朴的爱国主义等观念。而有机团结则是在社会不断分化、集体意识不断消解、个人的异质化越来越明显的社会环境下出现的一种以个人对他人或者团体的需求所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粘合力更高的一种团结方式。一为正常的社会分工所带来的异质性和个人主义削弱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而威胁团结。虽说正常的社会分工对社会团结有积极作用,但社会分工可能产生的极端的个人主义不仅会威胁社会的团结也会威胁着个人自身的幸福。二为反常的分工威胁着社会团结,不管是哪种分工(他分析了失范的分工、强制的分工和不协调的分工),都会因为缺乏和其他功能之间的协调配合而不具备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社会道德基础,无法保证通过它们使社会结构长期维持下去,某些道德会不可救药地被动摇,他甚至指出: “道德正在经历着骇人听闻的危机和磨难。在此基础之上涂尔干进行了对职业道德和社会伦理的研究。在有机团结社会中集体意识仍然有重要意义,在这样的社会团结类型中,虽说正是因为共同的集体意识失去了它的咄咄逼人的气势而才使个人具有行动上的自主权,但任何社会都不可能缺失道德意识和规范,否则社会的解体便成为必然。
韦伯作品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认为由于宗教改革产生了新教,通过新教的传播,信奉新教的新教徒和天主教徒有了明显的区别,他们身上有一种积极入世、禁欲主义的精神,追求财富和努力工作,反对挥霍浪费,按理性地方式做事,从而成为社会认可的成功者,即在意识中成为上帝的“选民”,这种积极入世、禁欲主义的精神随着新教的蔓延逐渐在扩展,从而成为一种阶层和社会的现象,形成了资本主义精神,最终导致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显然,韦伯对于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解释,走的是观念决定论的传统唯心主义道路,他阐述了信仰和价值决定社会存在命题,将新教伦理看作导致资本主义精神,进而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首要因素。
《儒教和道教》
家产官僚制的国家社会构成是了解中国宗教特征的基础, 韦伯正是在此社会学视角上来讨论中国的宗教的。韦伯认为, 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所信奉的儒教教养与平民大众的宗教需求之间, 存在着一道巨大的鸿沟。韦伯让人们看到, 中国的宗教在各个主要方面都无法达到像清教那样的高度,中国宗教的特点:“巫术色彩浓厚”“君权高于神权” 它们实际上不可避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但是中国宗教的这些特征都不是天生的, 而是后天的因素造成的—— — 具体地说, 它们是与家产官僚制的政治支配形式相适应的。
《非正当性支配--城市社会学》
非正当性的支配是相对于正当性支配,即国王、封建贵族的通过强制地、直接地支配而言的,按照韦伯的说明,也就是“完全排除了君主的权力,或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君主的权力,而由其成员在政治上自行建构组织起来的政治团体。在整本书中韦伯较详细地介绍了西方城市的产生,说明了巫术或者宗教的限制因素对其的影响。按照城市的发展,韦伯相继欧洲许多国家的门阀城市在古代和中世纪的情况,相互比较。接着,他也将欧洲国家的一些平民城市在古代和中世纪的情况进行了比较。最后,韦伯对比了在民主制的制度下,古代和中世纪的一些欧洲国家城市之间的社会差异。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这两本书自我感觉特别零碎,因此没有做系统的整理,都是一些零碎的概念,比如“动机”“意向”“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等等,具体的知识点就不再阐述,这两本书给我的最大的感觉是韦伯作为一个学术巨匠对概念的定义、推演和运用堪称娴熟,而且充分显示出了他对待学术的严谨。这两本书虽然简单但是必须要认真的去理解,这是奠定了韦伯庞大的学术帝国的基石。
《学术与政治》
在这本韦伯的演讲稿中,韦伯首先指出在学术目的本身就是促进知识的进步,获取知识就是以学术为职业者的天职。作为一名正直的以学术为职业的人,首要职责就是要告诉别人承担令人不舒服的事实,”学术的目的,在韦伯看来,就是帮助人们达到头脑的清明,作为职业的学术,不是派发神圣价值或者先知送来的神赐之物,而是通过专业化的学科操作,服务于有关自我和事实之间的知识思考。
在政治方面,韦伯区分了两种以政治为业的方式,一是为政治而生存的人,一是靠政治而生存的人。为政治而生存的人,是将政治作为他的生命。政治家不必在经济上依赖政治带给他的收入,他的收入不必依靠于他本人持续不断地将经济和头脑用于经济收益上的经营上。从这里出发,韦伯认为似乎只有食利者才是完全具备闲暇条件的人。另外还提出了两个非常经典的政治概念“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其相对主张强化责任伦理,淡化信念伦理,但是这两者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相补充各为表里,在书中有句话表明了韦伯的观点:“只有将责任伦理和信念伦理结合在一起,才构成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能够担当政治使命的人。”
韦伯的思想总结,虽然把韦伯的主要著作看的差不多了,而且还花了很久的时间将《经济与社会》全都读完,但是想系统的将韦伯的思想讲出来感觉还是有些难度。相对于涂尔干,一是韦伯的研究领域比较广泛,其学术观点、论证方法也比较多样,如“祛魅”“理想型”“比较研究等等”,在书中其旁征博引信息量之大也超乎想像。感觉自己还没有将韦伯完全读透,不能够把韦伯的全部思想阐述清楚。下面我就简单的只是将韦伯的宗教思想做个概括。韦伯认为宗教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功利性,是一定的理性产物,而且其起源于巫术。比如农业更加依赖于自然环境的现实 , 决定了农民倾向于自然崇拜 , 形成各种各样的功能神 , 最终导致多神信仰 , 正如中国的道教。从巫术中巫师的对神的“左右”到精灵概念的产生,精灵可以随意附着在人或物身上,教众开始从对神的操控转移到对神的敬拜,以祈愿 、敬拜等形式表现出来的人与超自然力量的关系就可称之为宗教。宗教的产生对社会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影响,首先在经济活动层面上来看,在禁欲主义的宗教(比如西方的新教)之中 , 人被视为神的工具, 为了彰显其荣耀而在现世努力, 认为世俗的本职工作本身即具有宗教意义 , 是获得上帝恩宠的最好方式 , 由此而产生出的 “天职” 观念 ,大大促进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反, 另外一些宗教 比如中国的儒教和道教,巫术性较强、理性化的程度不够结果阻碍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 此贴被张庆贺在2018-07-01 20:5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