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医疗卫生政策落实的困境、原因与对策

    ——以F县新农合政策和基本公共卫生政策为例

    田孟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国家的农村医疗卫生政策在村级存在难落实的现象。从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卫生院的角度来看,这是由于村医群体普遍缺乏对接国家各项农村医疗卫生政策的基本条件和基础能力所致。但从村医的角度来看,这是由于乡镇卫生院在人财物匮乏的尴尬处境下,向没有体制身份的村卫生室和村医转嫁危机和风险所致。实际上,医疗卫生政策难以在村级落地,主要原因在于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关系没有被理顺,具体表现为村卫生室相对于乡镇卫生院的弱势地位。理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关系的关键在于加强村卫生室的能力建设。要从加强村医人才建设方面破题,同时要破除针对村医的某些思维和政策方面的认识误区,加强对基层主管部门的问责,打通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农村医疗卫生政策;政策执行;村医;乡镇卫生院;乡村关系

      

    1 问题的提出

    近期,笔者到中西部F县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农村医疗卫生调研,发现当地的村卫生室不仅没有被纳为全县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而且也没有实质性地承担农村基本公共卫生(简称基本公卫)服务项目。显然,两项非常重要的医疗卫生政策均未在F县村级落实。

    新农合政策未落实对农民和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农民来说,由于在村卫生室看病不能享受新农合报销,因此他们纷纷到乡镇卫生院就诊。F县山大沟深,乡镇辖区面积较大,农民到乡镇卫生院看病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金钱。对于村卫生室来说,由于前来就诊的病人急剧减少,村医收入水平也进一步减少。而对于乡镇卫生院来说,由于编制和人才等医疗资源十分有限,乡镇卫生院几乎每天上午和中午都挤满了病人,尤其是在赶集日更是人满为患,导致医务人员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进而整个上午都不敢喝水。

    基本公卫服务项目未落实不仅直接引发了当地村医队伍的频繁上访,恶化了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关系,增加了当地政府的综治维稳压力,同时也增加了实施基本公卫服务项目的成本,降低了基本公卫服务项目质量。为了争取到当地村医开展基本公卫的合法权益,F县的90多名村医在未获得民政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成了村医协会。自新医改以来,村医协会负责人多次前往F县、所在市和省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政府及信访机构等上访。与此同时,在当地农民的居住极为分散的情况下,乡镇卫生院数量极少、素质不高的基本公卫人员往往很难真正地做好基本公卫服务项目。他们不可能像村医那样可以机动灵活、随时随地、见缝插针地为当地农民提供与农民的知识水平、文化程度、思维方式、生产生活节奏相适应的基本公卫服务。这也使村民在享受基本公卫服务时的获得感并不强烈,反过来又降低了他们参加基本公卫服务项目的积极性,进而使得乡镇卫生院更加难以深入开展这一项目。

    显然,新农合与基本公卫服务项目未落实给当地农民和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如果单纯地将这一现象看作是当地政府部门不作为则显得过于简单了。实际上,国家并非不注重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在每年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对于落实相应的政策文件,上级政府都赋予了比较高的分值和权重。按道理说,这应该体现了上级政府对政策执行和落实的高度重视,下级政府也理应能够感受到这种压力。这种状况提示我们应该从更加学理地层面分析这一现象:基层政府部门及相关医疗机构宁愿顶着年终绩效考核被扣分、从而最终可能会被问责的巨大压力,也仍然拒不落实相应政策,其中原因究竟何在?

    对于政策难落实的现象,学术界已经有丰富的研究成果。从政策实践过程的角度看,政策的两个基本环节都会对政策的结果产生重要影响[[1]]。首先,在政策制定环节,制定政策的方法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实际(需要)?其次,在政策执行环节,政策的制定者与执行者之间的利益或意图是否一致、基层是否能够或是否愿意全面领会和执行政策?具体来说,前一个问题指的是国家自上而下的政策供给与农民自下而上的需求偏好(包括农民的觉悟和认识等)是否对接的问题,后一个问题是则是指政策与政策所处的环境是否融洽或匹配的问题。本文受研究范围和研究能力的限制,主要集中分析政策环境对政策执行及其后果的影响。

    “网底不固”:村医现状之困与政策落地之难

    围绕着上述困惑,笔者首先调研了F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各个乡镇卫生院,试图从县卫生局和乡镇卫生院的角度把握F县的某些医疗卫生政策落地困难的原因和逻辑。

        2.1 村医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乡镇卫生院的角度来看,F县村医群体不具备承接国家各项农村医疗卫生政策的基本能力和内在条件,是造成政策不能得到有效落实的根本原因。结合表1的数据和笔者的实地调研,F县村医队伍整体状况确实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总量偏少,空白村较多。在全县137个行政村中,目前共有91名有证村医。考虑到部分行政村有多名村医,并且有些村医仅仅是登记在册,实际并未在村里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因此全县无医无药的空白村超过了50%。在全县12个乡镇中,大多数乡镇的空白村率超过50%。其中,XH11个行政村中仅1名村医,BS7个行政村中仅2名村医。

    1 F县各乡镇基本情况统计表(2015年底)

    乡镇名

    农业人口数(人)

    行政村总数(个)

    村医人数(人)

    FY

    42169

    18

    19

    BS

    13596

    7

    2

    LS

    26440

    11

    6

    GC

    22596

    9

    6

    XH

    20333

    11

    1

    FL

    22678

    10

    8

    SJ

    14627

    7

    9

    GP

    21402

    13

    9

    CD

    32950

    18

    13

    CB

    23541

    11

    5

    LJ

    17542

    9

    9

    ML

    23169

    13

    4

    合计

    281043

    137

    91

    二是年龄结构偏大。村医一般有三大来源:一是人民公社时期通过“红医班”、“赤脚医生培训班”或“部队卫生员学习班”等方式培养的赤脚医生和卫生员,他们在1980年代初期经考核后转化为乡村医生。目前出生于1965年前的村医大都属于这个来源。二是改革开放以后至200411日《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前主要通过自费上学的方式产生的乡村医生。目前出生于1966-1989年间的村医大都属于这个来源。由于他们正处于年富力强的人生阶段,因此是村医队伍的主力军。三是2004年以后通过自费上学或国家定向培养等方式产生的执业(助理)医师(因2004年后不再有乡村医生考试)。他们大都出生于1990年以后。笔者随机抽取了F56名村医后发现:1965年前出生、1966-1989年出生和1990年后出生的分别占42.86%55.36%1.79%。村医队伍的年龄结构显然偏大。

    2  F县乡村医生来源构成及其比重(2015年抽样统计)

    出生时间

    人数(人)

    占比

    主要来源

    1965年前

    24

    42.86%

    原赤脚医生或卫生员的转化

    1966-1989

    31

    55.36%

    参加乡村医生考试

    1990年后

    1

    1.79%

    参加各类执考或执助考

    合计

    56

    100%

     

    三是业务量少,业务收入低,兼业现象十分普遍。由于F县的新农合政策未将村卫生室纳入定点机构,因此很多农民选择到乡镇卫生院或县级医院看病,从而导致村医的业务量急剧萎缩,进而也使得村医的业务收入急剧下滑。目前,全县业务量较好的只有很少的几个村医,他们每年的业务收入大约在4万元以上。还有一些村医平均每年的门诊量大概是1000人,医疗收入为1-2万元。剩下的大多数村医平均每天的病人不到2个人,有时甚至连续一周乃至半个月的时间都没有1个病人。这些村医每年的医疗收入只有几千元,根本满足不了家庭日常所需。因此,为了养家糊口,很多村医只能把医疗卫生工作当副业来做,同时做了很多与农村医疗卫生无关之事,如种田、种菜、种果、养殖、搞运输、办厂、开店等。

    四是素质偏低,积极性不足。由于年龄偏大、收入偏低、兼业普遍等原因,F县村医的知识结构、学习动力、医疗卫生服务规范化程度等都存在一定问题。大龄村医安于现状,没有积极性去进修以提高自己的水平;而青壮年兼业村医则往往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进而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和文化素质,甚至有些人已经在考虑转行、放弃行医。目前,在全县91名村医中,执业医师仅1人,各类执业助理医师14人,余下全持乡村医生资格。

    五是性别结构失衡,农村妇女看病特别困难。F县有男性村医68人,女性村医23人。女村医占村医总数的25.27%。众所周知,现在大都是老人、妇女和小孩留守在农村,其中妇女占了绝大多数。但由于受某些传统观念或地方性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男村医面前,对于较为私密的妇科疾病,很多农村妇女往往难以启齿,从而导致她们很难获得及时准确的医疗卫生服务,进而也难以实现“未病早防、有病早治”。本来很小的妇科疾病拖着拖着就成了大病、绝症。这种状况不仅损害妇女个人的健康,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六是村医的诊疗技术陈旧落后。大多数村医主要使用体温计、血压计和听诊器等“老三件”。村卫生室的医疗设备陈旧,村医的诊病手段也较为原始,主要依靠村医个人经验。

    F县是我国中西部的一个普通农业县,该县村医队伍的状况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当前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村级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局部地区甚至存在“网底”破网的危险[[2]]。尽管乡村治理转型是村医队伍遭遇困境的根本原因[[3]],但严重“缺乏人才”是目前的首要问题[[4]].。现有的村医因年老、改行、迁移等原因在快速流失,而新进的村医却相当稀少,从而造成空白村日益增多,村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十分薄弱。

        2.2 主管部门的理由:村医现状之困造成政策落地之难

    按照县卫生行政部门和乡镇卫生院的看法,正是因为村医的上述状况和现实困境,决定了他们没有在村卫生室落实某些医疗卫生政策(新农合和基本公卫)的积极性。由于全县有近一半的空白村,且入驻签约村医仅占20%左右,因此即使落实了新农合村级定点和基本公卫服务下沉等政策,其受益面也十分有限,并且还会带来后续监管和绩效考核等麻烦。除此之外,将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机构以后,很容易发生村医恶意套取基金的情况。由于县乡两级新农合管理机构编制、人员和经费严重不足,新农合出现上述问题后将很难及时发现和控制,增加了基金运行风险。这也是F县迟迟不愿将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的重要原因。

    在基本公卫服务项目方面。按照省卫计委的文件规定,只有入驻标准化卫生室并签订乡村一体化管理协议的村医,才有资格承担基本公卫服务项目。由于F县村医的年龄普遍偏大,在建档立卡和填写随访材料时往往不够规范,再加上大部分村医不会使用电脑,没有办法开展信息录入的工作。当地县卫生行政部门和乡镇卫生院考虑到上级政府部门对基本公卫项目的严格要求和高度重视,为了更加稳妥地完成绩效考核和目标任务,便没有按要求划出一部分基本公卫任务给村医,而是全部交由乡镇卫生院负责开展。全县12个乡镇共有840多个自然村,乡镇卫生院每年能去每个自然村1-2次,每次5-6人且只有半天左右的有效时间。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开展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及信息采集等工作,只能做最简单的内容,剩下的任务则大都由公卫人员依个人经验填报。而村医的工作则仅限于下发宣传资料和通知村民体检、预防、保健等最普通的内容。完成这些工作的村医,每月可获得少量的补助。于是,原本按国家文件规定应给村医42%的公卫服务项目任务及经费的政策便被扭曲了。

    总的来看,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乡镇卫生院认为,由于村医群体客观上没有能力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完成基本公卫等工作任务,因此基层才不得不调整政策方案,把基本公卫服务项目都交给了乡镇卫生院实施。于是,基本公卫项目的补助资金当然也应由乡镇卫生院获得,而不应该按照政策要求拨付给村医。显然,村医之困是造成政策难落实的主要原因。

    “困难转嫁”:乡镇卫生院之困与政策落地之难

    当笔者拿着当地县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卫生院的上述理由与该县的村医们交流时,却发现了另外一种表述和解释逻辑,从而使“政策落实难”问题显得更加复杂。

        3.1 村医的困惑:村医缺乏是相关政策脱离实际造成的

    村医缺乏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村级医疗卫生领域的“顽疾”,这个问题至今仍未得到解决。2002年,卫生部颁布《中国卫生人力发展纲要(2001-2015)》提出:到2015年,85%的乡村医生要完成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后来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86号令)规定,凡200411日条例公布后新进入到村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资格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于是在2004年以后,乡村医生考试被取消,持有“乡村医生证书”的村级医务工作人员不再可能增加。然而,政府部门期待的执业(助理)医师到村卫生室服务的现象却并未成为主流。2015年卫计委发布的卫生事业公报[[5]]显示:截止到2014年,村级执业(助理)医师有30.4万人,乡村医生有98.6万人。执业(助理)医师占23.6%,远远没有达到上述发展纲要所预期的85%的目标。

    政策不当是村级医疗卫生人才短缺的重要原因。其中,在全国性的卫生人才市场已经形成,医疗卫生人才的流动性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城市和农村无差别的医师执业资格制度必然会造成城乡卫生人力资源的错配,从而造成局部地区村级卫生人才的短缺。由于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都普遍缺乏执业(助理)医师人才,使用了大量没有从业资质的临时人员[[6]],因此给村级医疗卫生机构配备执业(助理)医师的政策完全脱离了农村的实际。笔者在湖北某市的调研也发现,有一个乡镇卫生院只有院长1人是执业助理医师,其他医生全都是没证的医生(有证的早就辞职进城了)。笔者在广西的调研也发现,有一个乡镇卫生院竟然没有1位医生有执业资质,只能向隔壁的卫生院借有资质的医生轮流过来上班。这些情况虽然是极端现象,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乡镇卫生院缺乏执业(助理)医师的事实。乡镇卫生院都缺执业(助理)医师,村卫生室怎么可能具备配备执业助理医师的条件呢?因此,政策预期给村级输送执业(助理)医师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增加,其增加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持有乡村医生证书的人员因为改行、年老、去世等原因减少的速度,从而导致了无医无药空白村的大量出现。在这样的空白村,农民生病之后连个看病买药的地方都没有,带来了十分严重的问题。

        3.2 村医的解释:村医拒绝“乡村一体化管理”的理由

    按照省里文件要求,未参加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不得承担基本公卫服务项目。而参加乡村一体化管理的首要条件就是村医必须入驻新的标准化村卫生室。然而,F县的绝大多数村医却强烈地拒绝入驻这些标准化村卫生室[[7]]。标准化卫生室的规划不合理、位置太偏是村医不愿入驻的首要原因。由于农村土地大都分到户且30年不变,因此当标准化卫生室建设项目启动以后,村集体短时间内往往拿不出合适的土地给项目落地。此时,由于上级部门对村卫生室项目的进度要求十分严格,导致村集体只能找一些比较偏僻的角落让这个项目尽快落地,以完成上级任务。由于这些村卫生室的位置普遍较为偏僻,离村民聚居区和村医的家都比较远,造成了村民不愿去村卫生室看病,村医因此也没有了入驻的积极性。

    村医不愿意参加乡村一体化管理的第二个原因是这个政策的内容脱离了农村实际。按照该省乡村一体化管理政策的要求,纳入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必须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目前,F县的12个乡镇卫生院都已经因基层医改实行了基药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但呈现出来的却是一个意外的后果:好几个乡镇卫生院的药品种类还比不上某些村医和私人诊所,很多以前常见、常用的药品在乡镇卫生院买不到了。乡镇卫生院“闹药荒”,不仅引起了当地老百姓的普遍不满,而且也给了当地的村医一个很生动的警示。由于村医没有政府的财政工资,收入只能依靠自己卖药加成。因此,实行基药制度之后,收入将更加没有保障。作为看病救命的行业,手上没有药品,很多工作便没法开展,如此下去必然会遭到农民的责难,影响村医的声誉——这是很多村医不接受乡村一体化管理的另一重要原因。

    F县村医不愿参加乡村一体化管理的第三个原因是当地主管部门制定的基本公卫服务项目协议书中的部分条款过于苛刻,存在针对村医之嫌——F县村医普遍地不信任当地主管部门。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要求,承担基本公卫服务的村医必须签订协议书。协议书明确提出:凡是村医出现1例公卫造假的,将扣销其全年的公卫补助,情节严重的甚至要吊销其执照。这份协议在村医看来简直就是一纸“卖身契”。因为由于当前农村青壮年大多常年在外务工,部分人甚至常年失去联系,因此基本公卫的实际完成效果不可能很高,但上级政府部门却又不切实际地制定了比较高的任务,因此不管是村医还是乡镇卫生院都很难完全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实际上,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对此心知肚明,但却仍然出台了这样苛刻地协议。F县的很多村医担心会被主管部门借机吊销执照,因此也不愿意参加乡村一体化管理。

        3.3 村医的理由:乡镇卫生院之困造成政策落地之难

    F县村医认为,政策落实难的根本原因并非村医之困,而是乡镇卫生院之困。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当地乡镇卫生院处于便捷性不如村卫生室,技术水平不如县级医院的“不上不下”尴尬地位,业务和收入都十分艰难,很多乡镇卫生院濒临垮台或停办,有一部分卫生院甚至已经卖给了私人。后来,随着新农合政策——尤其是09年后新医改的实施,乡镇卫生院的处境才迅速出现大幅度的改善。但尽管如此,乡镇卫生院目前仍然面临编制紧张、工资支出压力较大和经费不足等诸多困境[[8]]。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空编”与“缺编”并存,人才极为短缺。F12个乡镇卫生院的编制总数为449个,实际在编有355人,空编94个,空编率达21%。但与此同时,全县乡镇卫生院共有临时聘用人员206人。由于乡镇卫生院属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因此这些临时聘用人员的工资福利等都需要由各乡镇卫生院自行负担。这又说明当地乡镇卫生院存在严重的缺编现象。全县医疗机构编制数自1989年核定以后,迄今21年没有增加,只能靠临聘人员和借调人员维持运转。更有甚者,即使是新医改确定乡镇卫生院编制数按照乡镇总人口的1.2‰配备编制,对于那些只有1万左右人口的小乡镇来说,卫生院编制仍然是严重不足。医务人员连正常的排班和作息都做不到,乡镇卫生院的部分职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与此同时,乡镇卫生院同样也面临人才短缺、素质不高和人才流失的严峻困境。在F12个乡镇卫生院中,中专及中专以下学历的有326人,占总人数的58.1%;中级及以上的共有98人,占总人数的18.0%,具有执业(助理)资质的有141人,占25.0%F县各乡镇卫生院的境况着实堪忧。

    二是收支平衡压力大,仅能保温饱,难以图发展。以LJ乡卫生院为例,2014年该院总收入为240多万元。此后,由于新农合严控,住院率大幅下调,导致该院业务量和收入骤减,收入仅为120万左右。按40%的利润率计算,2015年该院利润大约是48万。另外,按2015年每人40元的基本公卫补助标准(村医部分未给村医),该院获得近60万的基本公卫补助。在支出方面,该院临时招聘人员有7人,按每人每年2万元工资计算,需要14万;购买彩超采用分期付款,当年需要支付10万;差旅、接待、办公等费用每年大约需要5万;计提30%的职工绩效工资大约需要15万;卫生院外墙装修,花了12万;网络、电话、电视费用每年大约需要3000元;汽油费、急救车修理费、下乡补贴等每年大约需要2万。显然,医疗支出大于收入。该院院长坦言,如果没有公卫资金,卫生院将面临负债运营的尬尬境地。实际上,尽管前几年已经进行了基层债务清算,但F县仍然有2个卫生院背负着债务。

    F县村医认为,乡镇卫生院面临缺人、缺钱、缺编制的现实困境,是导致国家的各项农村医疗卫生政策难以真正落实到村一级的根本原因。由于国家的各项农村医疗卫生政策都携带有一定的专项资金,乡镇卫生院为了缓解自己面临的实际困难,便自然地倾向于克扣、截流乃至挪用本来应该由村医承担或享受的国家相关政策和补助。由于基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与乡镇卫生院有特殊的体制关系,县卫生局局长往往是各乡镇卫生院的“总院长”。而村卫生室的身份毕竟属于“民办公助”性质——甚至在不少人眼中,村卫生室就是个人(私人)诊所,而不是集体所有制的医疗卫生机构,故而与乡镇卫生院的体制性身份相差甚远。因此,基层卫生主管部门往往倾向于“偏袒”乡镇卫生院,忽视村卫生室,造成政策执行困难。

    4 小结与建议:理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组织的关系

    显然,F县的某些医疗卫生政策难以在村级落地,既有来自村医群体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同时也来源于乡镇卫生院所面临的困难和处境。乡镇卫生院实质上是将其面临的危机向村卫生室转嫁,从而进一步恶化了村卫生室的处境。这是因为当村卫生室未能纳入新农合政策报销之时,将必然会使村医损失绝大多数的业务量,从而不仅增加了农民就诊负担和风险,而且也减少了村医的业务实践机会和收入。与此同时,本来原则上应该给村医开展的基本公卫服务项目和补助没有落实到位,不仅不利于基本公卫的切实完成,同时也会直接降低村医收入,从而将使更多村医兼业乃至改行,进而加剧了村医人才的缺乏局面。而当村医将会越来越弱时,便会有大量的农民就诊需求向卫生院和县医院涌入,卫生院和县医院在增加业务收入的同时也将面临人员、编制和经费的进一步紧张,从而造成一个基本无解的恶性循环。破解政策落实难,既要提高政策自身的科学性和适宜性,又要构建有利于政策落实的环境。农村医疗卫生政策的落地需要从村医这里破题,需要在思想观念上有一个较大的转变。

    一是在村医人才培养方面,应实行城乡有别的执业资格制度,并争取尽快消灭空白村。实际上,空白村的消灭不仅有利于保障广大村民的基本健康,同时还能够为对接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各项农村医疗卫生政策提供最为基础性的组织单元。村里没有最基本的卫生组织和人员,国家的农村卫生政策便很难真正进入到村庄之中。20163月国家卫计委和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2016年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226号),探索建立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遴选新机制,便是一个很好的政策方向[[9]]

    3 F县新农合基金收支及住院支出占总支出比例情况统计表(2010-2014年)

    年度\金额

    当年筹资(万)

    支出(万)

    住院报销支出(万)

    住院支出占比

    2010

    3800

    2900

    2554

    88.1%

    2011

    6000

    3300

    2609

    79.1%

    2012

    7800

    5900

    5309

    90.0%

    2013

    9000

    9000

    8067

    89.6%

    2014

    10500

    10707

    9568

    89.4%

    二是将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实际上,影响新农合基金安全的主要因素并非门诊,而是住院。从表3来看,在F县新农合2010-2014年间的基金支出结构中,住院报销支出经常占总支出的85%以上,而门诊报销支出的占比则普遍较小。因此,将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并不会影响到新农合基金运行安全。将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后,虽然会分流一部分乡镇卫生院的业务,但其实这些就诊需求本就不该是卫生院解决的。此时,乡镇卫生院可以适当精简部分科室职能,削减冗余人员,集中精力解决村卫生室解决不了的更高层次的就诊需求。此时,政府可适当放宽乡镇卫生院住院率等控制指标,弥补其因门诊量减少所带来的影响。

    三是在公卫服务项目方面。首先需要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市相关部门考虑到中西部地区农村青壮年大规模外出务工的实际,科学核定基本公卫任务量,尽量不要超出基层的工作能力和客观现实,甚至可以适当下放权力。在此基础之上,要进一步加强问责,督促县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落实基本公卫服务项目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之间的任务分工和考核。将一部分基本公卫任务下沉到村卫生室以后,乡镇卫生院虽然减少了一部分基本公卫的资金补助,但却也同样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工作风险和工作任务,从而可以节省更多的人力资源和经费开支,从而缓解了人员、编制和经费的紧张局面。总体上对卫生院来说利大于弊。

    总之,农村医疗卫生政策难落实的关键在于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关系没有被理顺,这其中既有乡村两级医疗机构面临现实困难的原因,也有体制身份不平等的原因。解决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目前面临的人财物匮乏的问题,固然需要政府——尤其是中央和省级等高层级政府财政的大力投入[[10]],但倘若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关系没有被理顺、定位没有被明确,那么各级政府就算有再多的财政投入,恐怕也只能起到非常有限的效果,甚至反而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处境,使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关系更加混乱。

    理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关系,首先要加强村卫生室的建设,消灭空白村。在此基础上,通过新农合政策的落实确保村医有基本的业务量和诊疗收入,再通过基本公卫资金的补助,稳定地保障村医能够获得体面的收入,从而稳住这一部分最基层的初级医务人员。通过发挥村医“本乡本土”的优势,将能为乡镇卫生院解决很多费时费力却不讨好的工作[[11]],从而让乡镇卫生院解放出来,专门处理那些更为复杂或专业的就诊需要和基本公卫服务,进而缓解乡镇卫生院人财物匮乏的紧张局面。一旦这样的良性机制得以建立,各级政府财政投入的适当增加,将能够进一步增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进一步顺畅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基层医改和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局面得到更大的改善。

    ——————————————

    参考文献:

    [[1]] 李元珍.央地关系视阈下的软政策执行[J].公共管理学报,2013,(3):14-21.

    [[2]] 首都医科大学“医改背景下首都农村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研究”课题组.“乡政村治”环境中村级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4:6.

    [[3]] 田孟.乡村治理转型与村级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变迁[J].中国卫生经济,2016,(2):45-50.

    [[4]] 王洁,赵莹,郝玉玲,江全生.我国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2,(4):45-51.

    [[5]] 国家卫计委.2014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6-05-27)[2015-11-05].http://www.nhfpc.gov.cn/guihuaxxs/s10742/201511/191ab1d8c5f240e8b2f5c81524e80f19.shtml.

    [[6]] 朱晓丽,陈庆琨,杨顺心.新一轮医改以来我国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及问题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5,(11):57-62.

    [[7]] 田孟.体制之弊与现状之困——F县村卫生室建设的教训与启示[J].中国卫生经济,2016,(8):17-21.

    [[8]] 李赵城,党勇.我国乡镇卫生人员队伍建设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5):33-36.

    [[9]] 刘晓君,谭绍清,胡永新,吴眚,陈明涛,袁兆康.论增设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5,(9):64-68.

    [[10]] 朱玲.政府与农村基本医疗保健保障制度选择[J].中国社会科学,2000,(4):89-99.

    [[11]] 田孟,孙敏.村社视角下农村医疗卫生问题研究新进展[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5,(5):54-61.


    本文修改版发表于《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7年第4期

  • 责任编辑:tm211
  •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 评分: 1 2 3 4 5

        
  •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