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李兆珈 暑假读书报告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李兆珈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4
威望: 4 点
金钱: 40 RMB
注册时间:2023-09-04
最后登录:2023-12-08

 李兆珈 暑假读书报告

《人伦、耻感与关系向度》读书报告

  《人伦、耻感与关系向度》是我第一本读完的自己感兴趣的社会学书籍,在此我将对于本书进行简要汇总与报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者介绍,书籍结构梳理,书籍内容补充,专业名词积累(菜鸡版),个人感悟
因为我在书籍结构梳理部分运用较多概括性词汇,我会在这些词汇后面加以编号,从而方便在“书籍内容补充”部分,进行很好的对应。本书多个章节选自多篇期刊,造成了章节上的不连续性。
一、作者介绍
本文作者翟学伟老师现任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致力于社会学中国化,探寻儒学和社会学中国化道路,本书也关注于这一点进行展开。
二、书籍结构梳理
本书从两个方面对于儒家进行了社会学分析解释,分别是理论和造成的影响。
在理论的部分,作者首先进行了儒家的社会理论建构。
我认为作者思路可以总结为对现状的解释,选取儒家核心思想,归纳出底层逻辑,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从底层逻辑搭建框架,结合现代实例进行细化,细化过程反思,再次对于儒家思想特征补充。
作者首先阐述了目前对于儒学研究的现状,不仅是各个学者的观点,研究结果的阐述,还有对于目前儒家的社会学研究的困境的阐述(1),之后关注儒家社会理论的底层逻辑天人合一,从阴阳中归纳出儒家社会理论的起点和其特点(2)。继续比较中西方思维(3)探索思路过后,作者提出西方思考方式不适合用于对中国儒家的研究中。作者从儒家社会理论的起点出发,结合儒家经典著作中部分语句,搭建了儒家社会理论的基本框架和其特征(4),在此框架上,作者开始结合目前中国人群所展现出的社会行动,对于基本框架进行细化(5),之后作者对于自己进行细化的心路历程进行了反思,从思想资源利用和对偶生成的角色等级化所存在的余地两方面,指出儒家社会理论建构的实质性内核(6),最后总结得出结论(7)。
之后,作者换了一个角度,将本土社会学视域中的儒家议题延申,探讨儒家所构建的社会秩序。作者仍然从能代表儒家思想的经典语句(8)出发,发现儒家社会秩序的模式(9),从而延伸出儒家秩序理论(10),之后仍然是结合目前中国人群所展现出的社会行动,加上西方对于权力方面相关理论补充,探讨儒家的制度化及其实践(11),而后又从制度延申,对于其造成的社会构造和政治图景(12)进行讨论,建构出葫芦模型(13)。最后又回到了微观,对于儒家社会行为的准则从逻辑(14)和道德性(15)特征进行了总结。
之后,作者抓住了逻辑中的关键“伦”进行详细分析,同时对应在生活中的表现“孝”,作者也进行了分析。
在“伦”中,作者再次比较了部分描述固定关系的经典语句,细化之前归纳出的底层逻辑(16)之后和西方的社会关系进行比较,总结中国人社会关系的首先来自于自然的或生理的。之后对比了费孝通先生所描述的差序格局,发现“伦”社会学含义(17)。再进行了伦与西方社会学理论中“角色”比较,细化了“伦”所框定的角色社会学含义(18)。作者之后提出了伦之定理及其演变(19)。对于“伦”有一个了解之后,作者再次将“伦”和在其影响下所展现出的社会行为与西方相对比,归纳出“伦”所构成的中国社会特质(20)。
之后作者讨论了儒家道德的社会实践,抓住了其中的关键“孝”,从微观出发,探讨孝的情感角色化构建及其运行(21)之后结合现实情况和《二十四孝》原文进行对比,归纳出了孝的故事的特征(22)以及其所造成对于个人的影响(23),之后从微观转为宏观,对于孝的社会运行(24)进行讨论。
之后作者聚焦于儒家的关系自我,首先是和西方所说的自我相比较,总结出中国的自我(25),之后分详细比较了了我与身在应用语境(26),归纳出儒家式的自我(27)。之后对于儒家式的自我的实践进行了探寻(28)。
最后一部分作者尝试在在语义互释中构建面子理论(29)。
在实践部分,从几个日常生活分析了儒家影响下的日常生活。
首先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人情与面子。首先,分析了人情的社会文化背景(30),之后和戈夫曼戏剧理论比较(32),得出人情面子的基本含义(31)。之后分析了现代的人情和面子的变化(33)。
其次,从社会制度的角度看人情与面子(34)。
然后,是关于耻感和面子的谈论,这部分引用了很多作者的亲身经历。还是先对于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在这部分中寻找后续研究需要注意的地方(35),之后比较了日本耻感文化、中国耻感文化、西方行事法则,也结合了作者自身在日本的感受,探讨了三种行为法则(36),和社会差异所造成的不同耻感(37)。最后回到现实,探讨互联网的出现让面子失效。
之后,关于争议很多的“亲亲相隐”道德性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正直与亲亲相隐不冲突,因为儒家在道德和秩序之间,更看重秩序,不能因为道德而丧失秩序。
之后聚焦于谋略,探讨了谋略的文化脉络(38),并从关系向度看谋略(39)。
之后是以爱情与婚姻为主题比较了西方和中式两种亲密关系的模式(40)。
以上是本书主体主要内容,但是作者还在书后附上了他的三十年本土研究经历。
是一个发现问题(41),分析问题(42),解决问题的过程(43)。


三、    根据结构进行内容的补充
(1)儒家的社会学研究现状:1.聚焦于“关系本位”和零散的概念和专题中,没有统领性框架2.理论多是借助了西方社会学理论,西方关系研究更多是在描述性上呈现特点,从而停留在文化性解释上。
(2)儒家社会理论是“对偶生成”为起点,特点:具有价值导向性的关系运作理论
(3)儒家思想构成基本思路:政治决定天下兴亡,政治治理在日常,日常关键在人伦
西方学术本体论(回到原子,个人,自我,意志)和认识论
西方:自然规律、社会运行等是有待探索的问题,需要学科理论推进
中国:从宇宙直至到社会运行都是给定的
(4)强调差异、对称原则,对偶性关系:xy的对偶性生成了世界,以天然之情,亲情为根本,结构中自带高低和上下,身份差异地位辨认是重点,群体中不可能出现两个相似度极高的人,关系对偶是生生不息的,特征:超稳定
(5)“权宜性”行动框架:既能在行动的规范上不显得违反制度的合理性,但同时又实现自己意图的策略性接入
(6)儒家社会理论建构的实质性内核:
思想资源利用:只用儒家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不够,但是面对宏大社会问题,回归儒家的人文伦理;
对偶生成的角色等级化存在三方面余地:1朋友(有差异,新旧等,但是缺乏明确关系走向、差异性)2“人情”“面子”是人为了自己生存与儒家伦理妥协出的结果3谋略“小人”
儒家伦理与社会秩序
(7)结论:儒家社会主体结构:中国文化所塑造的圣人对宇宙观的设定,是被假定为由阴阳相互构成的动态结构而演绎出来的生活世界
(8)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9)儒家社会秩序的模式分为宏观社会结构和微观行为方式,,微观到宏观,微观宏观是连续统,贯通是儒家社会理论基础
(10)儒家秩序理论:微观受宏观牵引,宏观限制微观方式和方向。
(11)探讨儒家的制度化及其实践的结论:权力的欲望和制度的限制往往是借助“关系”来弥补
(12)儒家的社会与政治图景:儒家的社会是不安分的,社会充满活力、竞争和冲突
(13)葫芦模型:纸质书籍p52
(14)儒家伦理的论证逻辑是从微观到宏观
(15)儒家的道德性特征:通过德性所形成的关系性特征(加强关系性对社会秩序的建立)
(16)伦的社会学发现:类别导致差异,差异引发分辨,有分辨才能互动
(17)“伦”社会学含义:从思想向结构的转向,差序格局的水波纹比喻(石头一圈一圈推出去)和社会网络的研究,缺乏对于等级权力问题的注意,与社会交换理论比较合适,关注社会不平等的形成
(18)社会学角色含义是类,伦的角色含义是交往中的等
(19)伦之定理及其演变
    公理:宇宙运行法则和社会运行法则同一,五伦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内涵不只在于儒家的对于五种关系的原则性制定,在于其合法性建立于中国农业文明认可的自然法则
    五个定理:
1交往双方地位差异来构成交往的基础,权威者与服从者
2生物优先性优先(每个人都存在先天的差异,智力、出身是社会差别性基础)
3地位递进或轮替
4下位恒常性(相对于鬼神间,比如尊敬祭拜)
5微观与宏观连续性推论(推己及人)
(20)“伦”所构成的中国社会特质:
    两方都看到了先天性差异
    西方:在价值理念和制度安排上努力缩小这些差异,设立一套平等或正义的理念来改造这样的社会
    我国:认可差异,在此之上设计了一套思想体系,顺应并强化和规范民众的行为得到一种社会建制
(21)孝的情感角色化构建及其运行:儒家设计的互报模式预设了父母繁衍后代,报答变成了理所当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走向角色化,完成了从个人情感向角色中的规范情感的转换
为尊老敬祖的祭祀活动具有教化民众、培养民德的功效,为此,儒学者一方面将过往圣贤定义为孝的楷模,一方面,借此提供一种政教合一的社会运行体制,孝是自然秩序,把这一秩序转化成一套天下秩序,为了在天人关系中实现从社会秩序向政治秩序的转换,儒家提升了孝的丰富性,精神层面连接了仁,现实层面保留祭拜祖先的基础上,在生理、心理直至社会方面都赋予了孝的新的含义。
(22)孝的故事的特征:《二十四孝》:以极端为例子
(23)对人的影响:已经得知极端案例的出现,要求提高了,便应该将自己的生活看得平常,不应沾沾自喜或叫苦不迭;以人设在寒门背景,孝子在富裕家庭——更具备可传承的社会资源;孝是对人种种考验,无能为力的时候也得有孝心
(24)孝的社会运行:社会构建方面,在疆域辽阔、通信不发达等原生危机下,用孝道来约束人,(联想涂尔干的道德),是在培养家族谱系意识,社会生活无法导向个人,而是以亲情、家世、家谱、宗祠等为基础。
人情社会:人情让此社会缺乏对实施的追究,不倾向理性的判断,社会脱离了人情就冷酷无情
孝-温情-用情理思考-人情面子-互报模式-网状社会
(25)儒家式的自我或者中国人的自我是关系取向的自我
儒家式的欲望我和道德我/现实我和伦理我关系取向中的个人与他人关系中被事先预定好的一套设定,主观我(自己看自己)客观我(别人看自己)(库利)——互动中出来的
(26)我/吾,说话人自己的看法、遭遇或感受
身/己,一般性的自我
(27)先建构伦理化道德化的自我;儒家文化建立了一套共享的关系法则;儒家式的自我p178;中国人习惯考虑方方面面的东西
(28)儒家式的自我的实践:人情和面子保护了权威者的自尊,保证了一个人不自以为是,强化了个人的内在需要与相关他者之间必须维系的感情和社会交换,造成每一个人都敏感于顾及他人感受,被他人意愿左右
(29)面子理论:
脸——向个体展示形象,丢脸
面子——向人们所期待提升的心理地位,体面
强调人情世故,不强调自我实现
(30)人情的社会文化背景:现实基础是家庭,价值基础是儒家思想,用来表达中国人对世态或者人世间的认知,是对中国人人性、人格与关系的基本理解
(31)人情与面子的基本含义:面子(脸面),社会单位的形象塑造和其所产生的社会名望或地位;面子与人情结合起来,是缺乏价格衡量的社会交换
人情含义:稳定地方网络中人们在感情利益上所发生的交换关系
(32)与戈夫曼戏剧理论比较——个人自我和技艺的展示,观众反应是根据表演者的水平决定,
面子——个人表演的重点在于观众如何反应,演员表现好不好,如果表演者与观众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演技不重要。
(33)儒家在阐述核心思想的时候会回归到耻和名上,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人情、面子与权力是中国社会运行的基础,是一种持久而稳定的基础;
人情和面子的地方网络转移到了社群组织内部,移至虚拟社会。
(34)人情与制度:制衡或平衡
西方社会建构倾向把人情看成是个人自己的事情,让它和制度设立无关,制度只用来保证或控制社会程序有效运行,个体也只被要求在制度框架内实现他的自由
(35)1社会运行加上其文化发挥的作用,导致不同的社会偏向使用不同的运行法则——社会成员对规则的使用有文化性依赖
2一个社会文化核心概念如果没有其他一些概念做配合,就很难独自运行——概念之间的亲和性问题,采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的总体性时,借助差异明显的社会,也要在亲和性内部进行异质性辨认,才可以找出那些被忽略的重要的或关键特征
(36)人格特征——脸
他人对脸留下特定印象——面子,心理地位
耻感文化都看重关系本位,中国人的社会互动更加重视维护面子,日本人更偏重事情的对错。
(37)社会差异与不同耻感效果
日本:对于耻就走极端
西方:戈夫曼戏剧理论,把缺点用面具隐藏起来,隐私也受到法律保护
中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彼此掩饰,面子,人情运转起来
耻的宣泄:日本醉酒等放纵,中国:面子的保护,他人的保护
日本大原则优先,中国小原则有限,地铁上说话
(38)谋略的文化脉络
谋略是人算天算天成的结合,特点是个人针对一个特定的人事,掌握了高度抽象与综合的推测方法,最终获得对在发生的或尚未发生的事件了然于心的估计。
(39)从关系向度看谋略
时间性——预期交往时程;空间性——高低选择性p336
中国农耕文化带来固定关系(时间长,选择低)——个性压抑
(40)爱情与婚姻:两种亲密关系的模式比较
文化比较式用来寻求线索和模式的,属于知识的建构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似乎是区分东西方亲密关系的一个合理分析框架
中方:缘分说
西方:浪漫爱,激情重要
爱情婚姻是指个体的自主性与彼此的吸引力而建立的夫妻关系
缘分婚姻指由外在天然性所构成的般配而建立的夫妻关系
(41)本土化问题
西方社会科学影响力大原因:在自然科学影响下,容易本质主义,普遍化同一事物(比如社会在哪里结构都一样),当某一社会与文化的运行不符合某种相关理论,要改的是人,不是理论(比如现代化,当行动者被归为传统,就会往现代化理论上所展现的那样靠)
(42)本土化的选择与困境
本土化研究必然遭遇文化解释——本土的理论构建在策略上期待使用一系列的本土概念——特定文化构建出来的概念或理论的特定性,会导致其解释的对象与范围受到限制,二理论本身应该是没有文化限制的
    实证主义优势:提升了社会科学的经验性、精确性和检验性,希望得到预测性,从这几点看,克服了思辨性、形而上学以及人文取向上的缺陷,区分了它和其它类型的知识
    关系向度:人与人关系上的交往模式,关系向度理论将前人所作的那些文化性结论,比如血缘、地缘、家人、亲人、熟人等都可归于时空方面的特定组合。据此,按照交往时间的短程性和长程性,空间交往因流动与否而导致的关系选择性,可以得到四种组合
(43) 从社会统计到社会法则
某一社会文化的预设、机制与原则是什么,规则的运行原理
本土化需要从本土概念入手,原因:1摆脱对西方理论与方法的依赖2找到建构本土理论的可能。


四、    专业名词积累(菜鸡版)
<1>“关系本位定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进行存在主义式的探讨,将“人论”定义为“关系本位”。“关系”指关系主义、关系取向或关系中心;本位指活在关系中的人,对自我处境的觉察与寻找。”
<2>训诂学是汉文古籍释读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型学科。释读汉文古籍均从词句入手,最终目的是弄懂文本的旨意。
<3>耻感文化便是注重廉耻的一种文化心态
<4>经验研究,亦称“应用研究”。是指相对理论研究、纯理论研究而言。以理论社会学为依据,着重研究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不像理论研究那样侧重于理论原理的探讨,又不像政府职能部门那样着重于当前政策的研究和改进,而是着眼于社会学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任务是制定人们生活的目标,研究人们如何才能达到这种社会理想。
1.透过抽象概念探讨建立一套概念体系的研究——帕森斯
<5>经验性研究,或实证性研究,是指研究者运用社会科学的方法,系统地收集数据资料,并对此进行客观的分析。
<6>社会秩序是指动态有序平衡的社会状态
<7>政治秩序就是指各政治实体之间的政治关系的 规范化 过程及其所呈现的状态。

五、    个人感受
在此我只分享读书的感受。
首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比较,作者一直在不停的比较,包括《自杀论》中涂尔干也在不停的比较。至于应该比较什么,个人认为一方面,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积累,另一方面,也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但是,从本书中作者选择的比较角度。我发现,从亘久不变的东西可以发现是最基本的事务,本书作者就是从一些经典语句,经典的行为中,发现儒家的底层概念,思想,从而进行儒家社会理论构建。
之后,关于社会秩序的构建,儒家的出发点是维持秩序,儒家预设了社会秩序和自然秩序相同,那么遵守社会秩序就必然要了解自然秩序,通过了解自然秩序,发现了阴阳,即“对偶生成”,从而社会中的各个关系也存在“对偶生成”,而分辨对偶的前提是先天性差异,这出现了中国式的关系。
这让我联想到了孔德,也想起了涂尔干,他们对于社会秩序也是寄托于道德,但是孔德是希望牧师唤醒人心中的爱,涂尔干是要重建道德信仰,的确就像书中分析了那样,儒家发现了人的先天差异性,采取了顺应并强化和规范民众的行为得到一种社会建制顺应差异,我目前无法确定孔德和涂尔干所倡导的也是建立在发现了差异性基础上,所以不好评价,希望能在今后阅读中有所收获。

六、不知道安在哪里的好句
1.讨论一种价值观或者行为方式,不能脱离它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人情面子不能脱离它所处的地方社会网络来解释。
2.从事实中去寻求现象发生的前提,然后进行推论
3.谋略在中国发达,是由仁所赖以生存的文化脉络与社会结构导致的
4.以主客观相容的方法面对万物变动出来的唯一性发生认识之验证不可能是实证的,而是实践式的,不是程序化的,而是事件化的p332

七、结语
因这是第一次正式进行读书报告,本人在此留下一些言论望自励,希望今后的我回望研究生三年,有所感谢,有所感恩,不忘初心,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在阅读过程中有没有功利性太重?在阅读中有没有思考?希望今后有所成长,思维有所锻炼,去做更好的自己吧,加油,我相信你,我看好你。
Posted: 2023-09-08 22:34 | [楼 主]
李兆珈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4
威望: 4 点
金钱: 40 RMB
注册时间:2023-09-04
最后登录:2023-12-08

 李兆珈 10月读书报告

读前温馨提示:这里没有格式,可能会比较难看,可以找发帖者本人要word原版~
《社会分工论》阅读报告
一、报告摘要
埃米尔·杜尔凯姆,法国犹太裔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本报告聚焦于其著作《社会分工论》,按照作者写作顺序,以问答的形式,进行结构梳理。本文分为四部分:序言、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序言讲述了作者想要建立的是什么样的道德科学。第一卷分析了劳动分工的功能,即带来了团结。第二卷分析了分工产生的条件。第三卷解决实际问题,为什么分工让人苦不堪言。最后是本人对于本书内容提出个人思考。
二、报告正文
1.序言——“我想要建立的道德科学”
核心问题:“我想要建立的道德科学”,围绕他自己的认识观
方法论:“只有在我们对科学及其要求已经形成了某种看法,并了解到它是否存在的情况下,我们才能知道我们科学究竟需要些什么”
实施:
首先,要对科学及其要求已经形成了某种看法。作者的道德科学和道德家对比,他想依据先验原则,不是从科学中推导出道德。
其次,[道德]是否存在,作者的答案是存在,因为不服务于目的就不存在。个人理解是目的先出现,然后这个东西再出现
之后,[道德科学]需要什么:超越事实提供未来的行为准则。
2.正文
2.1导言
作者从亚当斯密说到沃尔夫,说明分工如今充斥在各个领域,并拥有生物学意义上的普遍现象,它已经影响到了道德建设,是社会秩序最重要的基础。
问题1:道德学说现状
回答:都有缺陷。
论点1:关于如何看一个行为是否道德。
如今人们看行为准则是否道德,都会和确立的道德普遍定式对比。康德的“行善的义务”(准则才被普遍化,才算道德),让所有定式都成了普遍的道德法则,经不起检验,而且其中存在自己需要帮助和不帮别人之间,关于利己主义是否道德的冲突。
论点2:关于完善自我的研究。
雅内提出“共同体本质的原则”,来缓解利己主义是否道德的冲突,作者肯定了其中社会纽带是事实不是义务的观点,但仍不知其是否道德。
论点3:关于道德的源头
一些思想家认为,抽象道德降格出具体道德,这部分人为了与事实相符,就扭曲了理想的道德,顺着这种想法想团结成了道德源头,但这部分人觉得经验主义不太符合道德现实,所以靠不住。
个人利益也不是道德源头。
道德是社会利益的功能,这种说法也不对,因为效用问题难以全面认识。
问题2:为什么聚焦于社会劳动分工
回答:因为它有生物学意义,是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并影响到道德建设社会要发展,就必须顺应分工的趋势,并且在分工的背景下,道德意识的强制性表现为各为其用,各尽所能。
问题3:要研究什么?怎么研究?
回答:托克维尔发现,现在分工越实行,工匠就越退步,真理似乎在相互矛盾,道德生活在其中寻找平衡。所以我们需要解释这种矛盾产生的根源,要客观公正考察劳动分工,找它的作用和根源,之后和其他道德现象比较,找之间的关系。

本书整体脉络:第一卷劳动分工的功能,与之相应的社会需要;第二卷分工得以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第三卷,为什么分工让人苦不堪言

2.2第一卷劳动分工的功能
问题1:如何确定功能?
回答:步骤1要知道什么是功能,有两种用法,第一,生命运动系统,第二,运动与有机体需要之间对应的关系,所以要确定功能,就要考察对应的需要。
需要1劳动分工是文明的源泉。人们普遍认为劳动分工作用是增加了生产的能力和工人的技艺,是文明的源泉,但这没有道德属性,文明找不到能认识道德事实的外在指标,找不到道德强制性,文明中艺术没道德,只有科学在某种条件下才有,但是也没啥强制性,所以被排除在伦理领域(包括所有行为规范,强制规定行为和处罚),所以文明在道德上完全中立,所以如果劳动分工作用只有创造文明,那它也有道德中立性。所以我们得找找劳动分工有没有其他的作用。
需要2劳动分工是团结的源泉。作者通过分析了两种友谊形式,(同质性相互吸引,异质性相互补充), 然后找到了劳动分工另一种功能,在两人或多人之间建立一种团结感,进一步分析夫妻关系史,劳动分工最大作用在于这些功能彼此紧密结合,不是分化从而提高生产率。
论证:分工又是不是社会团结的根源呢?孔德假设,分工为我们提供了各种活动的全部活动的全部领域,如果成立,那分工必然有一种道德属性,因为分工需要一种秩序,和谐的社会团结。
问题转变:社会分工产生的社会团结在何种程度上带来了社会整合?
方法:所以就要社会团结分类一下,都互相对比一下,看哪个影响大,哪个影响小。但是内在很难观察衡量,所以通过外在表现,然后就找到了其中最稳固最明确的形式,法律。
PS:为什么不是习俗,习俗所形成的关系不稳定。
分类1:那么根据法律进行划分的话,最普遍的是公法和私法。但是这种划分很矛盾,因为个人是个体,又存在在社会中。
分类2:所以就要发现法律现象中本质特征,随着现象变化而变化。那么就找到了制裁,制裁有两种,压制性制裁,为了带来损失,恢复性制裁,拨乱反正的制裁。
根据制裁的分类来看团结的分类:
问题2:压制性制裁对应的是什么团结?它(机械团结或相似性所致的团结)是什么样的?
方法:先考察惩罚的起因,犯罪的本质构成,然后找到这类的分类依据,最后下定义。
问题转化:寻找犯罪的本质构成
方法1:一一查看犯罪行为来归纳特征,不行,因为会让我们对现象产生误解,只适用例外的情况,条件复杂。
方法2:犯罪行为和社会主要利益有关,不行,因为夸大了算计和反思的社会地位
方法3:社会认为规范是必要的,那么从个体的特定状态来寻找构成犯罪的条件,但是情感的本性很难确定,但是可以发现编纂刑法的特殊方法。民法,规定某种义务,确定与之相应的制裁。刑法只制定制裁,对对应的义务只字不提。分析代表制出现,犯罪是对集体感情所构成的危害,但不够准确。对比《十二铜表法》罗马和古典时期对比,得出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的定义(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总结,如果一种行为触犯了强烈而又明确的集体意识,那么这种行为就是犯罪。
定义的验证方法:如果定义是准确的,那么这个定义就会把所有惩罚(犯罪的特征)的特征展现出来。
问题转化:确定所有惩罚(犯罪的特征)的特征是什么。
方法:古今对比
结论:发现惩罚在性质上似乎已经发生了改变,实际上发挥的作用没变,只是今天对报复要求的处理要比过去更妥当。惩罚是由一种具有等级差别的反抗情绪构成的。
问题转化:反抗从哪里来?
分析过程:现在惩罚由社会来施行,有些惩罚是靠个人意愿来施行的。分析过去惩罚,概括出低级社会,大多数罪行是对公共利益的损害。古代的私刑和以法律为基础的压制手段,区别在于后者(当今社会)有组织的。
问题转换:这种组织怎么形成的?
回答1:法规对犯罪和对应的惩罚明确规定了,但是没说怎么具体实施,所以组织没建立在惩罚规定上也不是诉讼程序上。
回答2:社会通过某个组织的中介作用实施惩罚。
问题继续:反抗从哪里来?-反抗作用的特征。
解决过程:反抗凌驾于神圣事物的东西,所以刑法本质上来源于宗教。反抗的社会性的来自于受到伤害的情感的社会性,受到伤害的情感已经说了。
问题转化:社会性怎么来的?
解决过程:相同情感总是相互吸引,情感越强烈,相吸越强,犯罪就会把相同情感引出来,所以共同意识受到伤害,就反抗,所以反抗必须是集体的。
问题继续:这种抵抗的组织是怎么组织起来的?
解决过程:首先,两种制裁不是对立的,只是程度不一样,然后犯罪激发反抗情绪,一致的反抗情绪就形成了结合体。所以,犯罪本质上是由对立于强烈而又明确的共同意识的行为构成,就证明了对犯罪的定义。惩罚的一切特性从犯罪性质中产生,所以惩罚所指定的规则本身就是社会相似性最本质的表现。
问题继续:压制性制裁对应的是什么团结?
解决过程:一个人有两种意识,1是自己的,个性,2是大家都有的,共性的,团结来源于2,叫做机械团结,维持相似性的是社会凝聚力,刑法,保护相似性。
问题出现:为什么有些行为没有对社会构成危害,却被认定有罪?
回答:其实在这我理解,这些行为引发了一种社会情感中的某一种,所以得惩罚一下。

问题3:恢复性制裁对应的是什么团结?它(有机团结或异质性所致的团结)是什么样的?
方法:分析了恢复性制裁和压制性制裁的不同,它所具有的特性。
特性1:它主张恢复原貌
-论点1:诉讼费由败诉一方付;论点2:人们表现很漠然,所以它不属于集体意识的范围;论点3:恢复法自身建立的机构趋于专门化,法官,律师等。
问题出现:如果这样这种制裁和团结就关系不大了,人们也觉得这种法律不太具有社会性,更是私人利益的调节。但法律首要性质就是社会性。
方法:为了确定这个,要看两方面,第一,恢复错乱过程,第二,手段确立过程。从第一,在恢复错乱的过程中,强制力量寄托于社会价值的契约,符合法律规定的契约。是某些有限的却相互发生联系的特定社会要素之间的关系。社会借助中介介入,恢复性的就是消极回避,压制性的就是积极协作。是物的团结,分析了物权,是人与物的关系,确立这些关系唯一目的是补偿或避免任何可能出现的损害,就要划分清界限。
问题转换:消极团结为什么从积极团结中产生的?
论点1:仅仅依靠消极社会团结的社会是不稳定的,就像对战争厌倦了就停战,休战状态久不了
论点2:公正是道德的基石,博爱是道德的冠冕,但其实要承认对方权利,就必须相亲相爱,也就是公正充满了博爱,所以消极从积极里产出的。
补充论点:恢复性法律除了消极还存着家庭法等积极作用,从劳动分工产生的协作。
问题转换:两种法律所规定的关系都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论证过程:契约法是协作的最高法律体现。性质相似就是简单分工,性质不同就是组合分工,专业分工。专业分工是契约通常表现的形式。又看了几个例子,比如商业诉讼法。类比神经系统,是恢复协调作用,所以可以根据恢复性制裁特征的法律测量社会通过分工达到的集中化程度。
问题补充:为什么命名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回答:机械:社会分子为了集体意识丧失了自己的运动,像无机物中的分子一样,每个都相似,有机:像有机体里的器官,考虑个人的差别。
问题继续:两种法律所规定的关系都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结论:两种团结,证明,越集体,分工越低级,就是压制性法律,相反,越专门,恢复性法律占主导地位。论证过程:1现象层面:社会越原始,构成它的个体就越具有相似性。游牧部落,勒邦博士也有这种发现。瓦茨也有相同发现。塔尔德黑尔都说文明的结果就是社会相似性的增加。不同的社会在不断趋于相似,但不是每个人趋于相似。这种观点混淆了个人类型和集体类型。个人类型的消失是集体类型出现的必要条件,但是,同一社会的集体类型在数量上有限,个人类型越发达,差异就会越大。职业类型也是如此。所以回溯历史,越同质性就分工越不发达。
2历史层面:
最低级社会中的法律是压制性的。卢伯克、包括《摩西五经》等古老的记载都可以看出这点。之后在《十二铜表法》中出现了主要法律因素的原始胚基,发现了家庭法金和契约法这两种协作法类型。(法律要素和宗教要素完全或不完全的分离是区别一个社会是否发达的最好标志。)这时候,虽然刑法丧失了优势地位,但是还是有很大比重。萨兰法没有变化,勃艮第人的法律接近了,西哥特人更近。压制性如此发达真正原因在于当时集体意识影响面极广,影响力极大,劳动分工没有产生出来。论证完毕。

问题3继续:恢复性制裁对应的是什么团结?它(有机团结或异质性所致的团结)是什么样的?
分析结果1:对于我们的法律条文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我们维系的纽带不再是依据共同的信仰和感情了,是一种劳动分工的结果。上文说的共同意识产生的团结不能完全通过刑法表现出来,共同意识也不是完全通过压制的力量表现出来的。所以协作法也不能把劳动分工所结成的纽带完全表现出来。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说社会团结和两种法律的共变关系。反思:是否和特定时代有关。社会结构最具有活力的因素产生的,没太懂,怎么社会结构和时代原因没关系嘛?总之作者觉得这个结论具有普遍性。
结果2:有机团结对社会具有一种凝聚作用。
方法:测量纽带断裂难易程度来看纽带的力量。
结论:低级社会容易断裂,机械团结比有机团结更脆弱
论点1:斯宾塞的观点,首领的经常变更性。
论点2:低级社会入籍很容易。
PS:为什么社会很容易吸收人,纽带就容易断裂?
回答:因为正是因为吸纳同质性的人,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但是对于分工都设定好的有机团结来说,新加入的会对于现有结构进行破坏。这里我的理解是社会因为共同意识而存在,随便的人都能进入进说明,来的快,散的快,所以社会容易吸入,纽带就容易断裂。
理论角度:由团结产生的社会关系紧密程度取决于三个条件。
1共同意识与个人意识之间的关系,共同意识越包含个人意识就越紧密
2集体意识的平均强度,每个人对于集体意识越认同,越稳定
3集体意识的确定程度,共同意识越清晰,惩罚越清晰,就越稳定。
那么对比机械团结,[1]和[2]已经经过论证了,那么么只要确定[3]就行了。
方法1:把不同社会类型有关压制性制裁的法规数量进行比较,因为数量不能代表情感。
方法2:共同意识越多,犯罪的类型就越多。禁止违犯集体情感的行为规范的犯罪分类成了一个表,发现在很大一部分犯罪类型已经逐渐消失。雅典法、罗马都是这样。最大损失是宗教犯罪的彻底消失。看了看隆罗索认为野蛮人犯罪是普遍规律不是犯罪的观点。因为他只看到了特殊性,而且自相矛盾。但是也应该看到有合理的地方。1保护个人的法律不是很普遍 ,2这类保护在现代行得通因为集体感情强烈了。但是跟我们的结论不冲突,不能说社会越来越尊重个人,集体情感就会增加,没增加,增加的是它的对象。集体感情的确定性的平均程度和平均强度都在不断减少。
方法3:为什么人们愿意把权威给予他们臆想出来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有缘由,所以神圣事物的力量有自己的根源,不能使我们了解现象的本质。对比宗教观念和感情表现出来的特性就是聚在一起,历史也证明了宗教日渐衰弱,所以共同意识本身的平均强度弱化。和上一种论证相比,证明了退化规律可以用于共同意识中的情绪成分,也是用于共同意识中的表意成分。这些意向成分就是格言谚语警句的数量,这些都体现了集体思想。但是,现在这些东西没有抵挡过个人的分歧,就逐渐消亡了,所以共同意识的发展方向已经落后于个人意识,变得模糊而脆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集体意识的消失,其实正是看到了个人之后,变得更加稳定。但不可否认,机械团结的社会纽带已经松动了。机械团结的衰落是劳动分工带来的,有机团结替代机械团结。
问题4:目前就可以建构社会的理想类型了。
过程:定义了社会的原生形态,称作群居社会。分析北美印第安人,发现以氏族为基础的环节(许多类似重复的群落)社会。
特点1:氏族头领独自享有社会权威。政治-家族的。之后对比了很多地域的原始社会比如罗马,总结出来具有机械团结特性的社会结构是存在的,是由彼此相似的同质环节共同构成的一个体系。但是,有机团结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结构不一样,是由各种不同机构组成的系统。
问题出现:为什么有机团结的出现必然导致机械团结的寿终就寝?
回答:这两种团结之间有一些冲突,机械团结靠血缘找地位,但是分工的出现,让专职职能代替了这种地位的划分。犹太社会,法兰克人,罗马的发展都是这样。一方面,环节组织越来越走入穷途,一方面,职业组织登场。
问题转化:职业组织为什么现在存在很多困难,未来将会有重要地位?
论证:首先谈到了生物的发展,低等生物,集群。然后发展发展就消亡了,出现了器官。所以就再次证明了劳动分工的重要性。
矛盾反驳:和斯宾塞的观点进行比较。
矛盾1:斯宾塞认为群体吸收人是为了停止战争,涂尔干就是说群体是同质状态的结果。斯宾塞关注于个人的特性,但是那个时代不存在这些人格。
矛盾2:斯宾塞认为军事性质和集权性质的社会之外还有民主社会,反驳个人没有活动空间,民主社会不能称之为民主。而且,如果一刚开始就说社会充满个人色彩,社会进化从一开始就有了自己的最完善的模型。如果个人主义先天就有,原始部落为什么容易屈服于首领的专制控制?(我自己的回答,人对于差异性进行了衡量,然后为了赢就追随了呗)专制权力确立不是个人的消亡,而是个人主义的第一步。
涂尔干觉得,为什么政府机器出现,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应该考虑他统治的社会性质,而不是统治者地位。第二点,利己主义不是人性出发点,利他主义才是。达尔文主义忽视了道德因素,所以推出的利他主义是不对的。而利他主义,1有很多例子,比如印度寡妇和丈夫一起死,凯尔特人自我了结等。2低级社会中集体意识代替个人意识也能证明这一点。所以个人主义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但涂尔干口中的,和斯宾塞不一样。
问题3继续:恢复性制裁对应的是什么团结?它(有机团结或异质性所致的团结)是什么样的?
继续反驳斯宾塞口中的工业社会的团结的特征:斯宾塞观点1这种团结自发而成,人们为了预防人们彼此相互侵犯,社会活动的范围缩小,自由交换通过契约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契约是建立在所有人认可的基础上,所以社会团结和劳动分工没有关系。但是如果假设加入新的社会中就要接受契约,但是如果这么说所有社会都成了契约社会。社会是个人交换劳动产品的中介机构,没有任何社会行为去参与和规定那些交换活动。
问题转换:分工带来的社会有无这个特征[社会建立在利益追求上]?
回答:因为利益组成的社会非常不稳定,如果有这个特征,那就要怀疑分工带来的是社会的稳定性。
证明:如果社会越高级,特征越明显。
论点1:社会的活动范围逐渐缩小,个人活动范围在扩大。
-论据1:法律机制代表了个人活动范围,历史展现出来,法律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小。斯宾塞积极控制(强迫人做某事)消极控制(不许人做某事),假设的斯宾塞解释:减少的是积极控制作用,反驳区别不成立(原因没看懂)。涂尔干继续反驳,契约关系发展的同时,非契约关系也在发展,论据1家庭法从私人的事情变成了和身世、血缘相关。
-论据2:收养契约也是。
-论据3:不能通过契约(某人认可)进入一个家庭。
总结:家庭义务发展出了公共性质,环节社会的作用减小了。涂尔干的契约就是双方通过自由的行动意志所达成的共识。能动性让人不能完全按照预定计划实施,都想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权利,所以契约法就呈现为一种经验权威强加在我们身上,除了这种确定的压力外,还有一种道德的压力。所以单独的契约是不够的,社会需要介入,正如上述论点1契约把规定的规范转变为各种特殊情况,论点2契约不具有约束人行为的能力。继续反驳斯宾塞,通过生物学类比论证自由契约理论,是一个反证。大脑-社会,内脏-经济职能,内脏不受大脑控制就像经济职能不受社会控制,经济职能和社会之间是信息交换。
历史告诉我们,社会越高级,行政法越发达。
那么第一卷结束,分析了劳动分工的功能,和与之相应的社会需要;第二卷作者分析了分工得以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问题1:分工为什么形成?
回答1:分工的作用-维持社会的平衡,no,绝对不是
回答2:分工的来源就是人类持续不断地追求幸福的愿望。
假定:占有更多财富,就会更幸福。
总结:分工的进步完全受到了个人和心理原因的影响。政治经济学:构建社会的目的就是分工。检验:快乐并没有因为追求幸福的能力存在限制而波动巨大。快乐是有上限的。每个领域都有个度,道德、审美、精神、物质都是需要节制才会健康。对更大幸福的需要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发展,但这很难说,因为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会经历痛苦。
问题出现:人类的幸福是否能随着人类进步而成比例增长?
方法:自杀率。
我们很难衡量快乐和幸福之间的关系,因为快乐是短暂的,幸福是长久的。但是我们总归要寻找一个能衡量幸福的东西,如果正向考虑不行,那就看看什么能衡量不幸福,找到了人们自我持存的本能,那么自杀率就映入眼帘。
过程:在文明产生之前,很少发生自杀现象,丹麦人等到一定年龄就自杀是因为信仰制度自杀的,不是通常意义的自杀。真正意义上的自杀发生在文明民族。1城市要比农村普及2各个阶层自杀数量和文明程度成正比3女人不参与社会,所以女人的自杀数量也比男人少。所以自杀数量的增长趋势证明了人类的幸福(平均幸福)在不断减少。
结论:幸福的变化与分工无关。因为应该看到人们的幸福不仅仅和社会的变化有关,其他的影响方面我们无法全都看到。但是,如果不用幸福的欲望理解进步问题,就没有别的可说的了,所以信一下。
问题转换:为什么变化让人痛苦,还要去变化?
回答:因为决定社会演进的原因是存在于个人外的,就是社会环境。社会和个人经历的各种变化是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的结果。-自己的话理解:快乐发展到了一定的度,就不快乐,就进步,就变化。
再次阐述快乐延续中,某些变化让人类发生变化。
1让快乐一直发展下去,快乐会消失,所以得分工,来刺激一下
2产生了变化,但是没作用,分工发展速度不同,但是时间对分工影响一致,所以时间没有决定发展本身
3有失有得,有人快乐有人痛苦
4进步不是厌倦的唯一结果
结论:分工发展的真正原因在于社会环境中。
原因1:环节结构消失,是因为组织结构产生,人们紧密结合,道德结合发挥作用
证明:分工和人民紧密成正比。那么就要看历史中社会密度的变化,物质密度和道德密度密不可分。
三个方面表现:1低级社会人口数量,占据范围广,高级社会人口越来越密集2城镇的形成和发展,城镇出现代表了环节的消失。3沟通手段和传播手段的数量和速度升高了,手段越多,社会密度增加。
总结: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是分工变化的直接原因,而分工能不断进步,是因为社会密度恒定增加和社会容量普遍扩大。
问题2:社会密度恒定增加和社会容量增大是怎么样让分工发展的呢?
角度1:各种各样的环境是人们形成了对待不同专门职业的不同态度,外界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个人想非常明确的专业化方向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决定了专业本身的性质,之后在不断质疑斯宾塞的观点中,总结出要理解专业化发展根源就要看新的需要如何产生。
角度2:人类生存竞争变残酷了,需要就出现了,借鉴达尔文主义。职能越相似,接触点越多,越容易产生冲突。劳动分工是物竞天择的结果。需要的不断出现也是劳动分工的结果。所有的变化都是从这些必然因素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的。生产力的增加是分工现象的副作用,我们之所以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是因为它为我们创造了新的生存条件。
角度3:集体意识逐渐形成的非确定性及其原因(分工带来的)。
1共同意识对劳动分工产生的负面影响
2类比每当一门新的学问出现,就会有一次冲突
次要因素1个人相对于群体,有了自己的独立地位。
问题3:为什么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的增加,就一定会带来分工?
回答1:每个人所面临的生存条件大致相同,集体意识建立在具体环境上,环境变化集体意识必然将变化。回答2:人们的生活环境不是处处一致,情感也不一致。
回答3:共同意识的所有因素中最重要的组成因素神的观念,神灵不具体,借助各种事物靠近人类。共同意识越普遍,抽象规则被确认下来,就可以用不同方式随意利用,只有得到了理智的保证,才会转化为各种事实,所以集体意识越普及,理性就越突出,强制性色彩就越来越少,个人发展空间变大了。
回答4:集体意识是前辈留下的遗产,集体意识的权威由传统权威为带来的,环节社会的没落带来这种权威的没落。这种权威来自于上一代对于我们的灌输,青春期依赖比他年纪大的,青春期过后就开始减淡,青年时期就更自由了,年龄对传统力量的影响。习俗的权威总是渐渐衰落下去,因为决定历史发展条件的同时也是它日趋没落的条件。
总结:在社会逐渐扩大、逐渐密集起来,集体意识很难牢牢地控制个人,也无法制止个人不断分化的倾向。论据:大小城市进行一番比较。小城镇里想反抗习俗很难,大城市容易,个人联系在小城镇里频繁,集体就越好奇,反之关系越来越远。机械团结与环节社会类型存在联系。
问题出现:个人在变化过程中真的一无所获?
回答:在劳动分工的同时,应该制定职业道德和法律规定。
原因:1职业精神只能在职业生活里产生影响。2职业规定只扎根在少数人的意识,不会阻碍发展
次要因素2遗传因素
观点:对于遗传因素社会分工的影响,阻碍个人变化的因素,阻碍分工发展的因素。
问题出现:遗传因素在共同意识中越来越不重要,为什么?(职业能力和遗传无关)
论点1:新的行为方式不再受到遗传性的影响。
-论据:人类许多主要种族陷入停滞状态。
论点2:活动方式越特别,它们就越容易摆脱遗传作用的影响。
论点3:反驳加尔通等人。所以能力越特殊,就越不可传授,那么在劳动分工少的时候,遗传就很重要。结合加尔通和康多尔的结果来看,遗传对职业产生的作用十分有限。
论点4:文明越发展,越变得像社会,遗传无法保障文明的持续性,不重视世袭资本是因为附加资本超出原本资本。
论点5:遗传对人类发展作用越来越小,新鲜事物不可传递,传递事物限制个人发展。
-论据:本能的数量和强度衡量所有物种遗传作用的重要程度,生物等级越高本能越弱。加尔通的研究可以证明。平均类型是由各种个别类型合并而成的,表现了这些类型的共性。不同个体越集中,平均类型就越明显,被继承后的特性表现出灵活性,有不确定的状态。
总结:社会分工和生理分工有区别:1社会分工容易变化,细胞分工之后不会变化,2分工越发展,灵活性任意性越大,为什么会这样?细胞被固定在遗传系统中。人类进步过程就是功能不断脱离器官的过程,但又不完全能脱离。
问题出现:文明是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不断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为什么?
论点1:有机体成长与其能吸收的营养数量成正比,社会发展也是。
论点2:文明是一种社会事实,社会生活由一系列社会事实组成,事实来源于个人间结合的关系,个人数量越多,联系越紧密,相互作用越强烈。这种强化作用构成了文明。文明是一种理想,理想社会。有了社会就有了变化的需要。社会变化的同时,个人也在转变,因为社会单位的数量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变化。
-论据1个人逐渐摆脱有机体的支配力量。人类受到社会因素的支配,但是人多了,关系就越来越多,就逐渐超出有机体的范围,这种因素(数量或者关系)的影响在相对意义就增加了。其实绝对意义也增加了。高级社会中,社会因素逐渐代替有机体因素,有机体体现出“精神”形式。
-论据2个人越来越独立。
第一卷劳动分工的功能,与之相应的社会需要;第二卷分工得以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到了第三卷,作者分析了为什么分工让人苦不堪言
问题1:分工有可能带来完全相反的结果,什么因素让分工偏离了它的自然发展方向?
方法1:犯罪职业以及其他有害的职业归为不规则的分工形式中,不行,它不是分工本身,所以并不存在共同功能的分配。
方法2:把例外现象分为三类,讨论的只是最普通和最重要的。
第一类:失范的分工,比如工商业的危机和破产,劳资冲突
解释1:社会关系紧张在于工人阶级对现实地位的不满,但是所有工人都这样。
解释2:分工的发展超出某个特定阶段,就会带来这些后果和严峻的事实。孔德、埃斯皮纳的观点:分工就是分散。孔德维持统一性要国家和政府来。随着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在社会的整个范围内会不断产生分解作用,但人们在现实社会中所看到的只是不断集中的趋势。功能的分化和道德的分化同时形成。哲学就是科学的集体意识,当劳动分工产生以后,集体意识就会衰落。
总结解释:所以集体意识的削弱是一种正常现象,所以很难说现在所研究的是反常现象。很有可能是机械团结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基础,有机团结还没产生。作者把这个现象称为失范状态。
问题2:失范状态怎么产生的?
回答:当环节社会占据主导地位,不同环节存在不同经济市场,所以每个市场很有限,但是随着发展,这些市场要融合起来,消费者分不清界线,所有都在胡乱地发展,所以就偏离自己的轨道,所以破产什么的就出现了。变化速度快,利益冲突多,还没达到平衡。由于竞争的各种外部条件是不均衡的,其实人们都是在齐心协力完成一个目标。所以人们常常责备分工使个人变成了机器,失去了个性,其实是因为没有把工作和目的结合在一起。分工导致这种结果只是一种例外和反常的情况。
解决方法:工人对于自己的工作有清晰认知。
第二类:强制的分工,比如阶级斗争。下等阶级不满足于习俗或法律赋予他们的角色,内战就爆发了。
原因:分工能产生团结,光靠人们各行其则不够,这些责任得相互适应。社会发生变化,某个群体有能力承担超越他们的功能,平民就开始模仿贵族,社会整体在个人能力和个人被限制的活动方式之间的和谐就被打乱了,因为社会还存在,所以是有一种强制力在维持。所以这种情况是外部强制力带来的结果。这种力量表现为固定不变的职业能力的社会分配形式。根本原因,分工不是自发的,这种完备的自发性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得到真正实现。外在的不平等。保证平等性。为什么?因为1确保个人形式自己的职能2将这些只能相互联系起来。契约随着分工发展,分工需要以契约作为法律形式的交换。
解决方法:1公共权威确保人们恪守契约2人们得自然而然去履行契约。那么怎么自然而然呢?需要人们完全赞同契约,双方的服务就必须具有同等的社会价值(在既定的社会里,任何交换对象在任何时候都有一个固定的价值,对象的有效工作量)。若想这种等价原则成为决定契约的规范,就必须存在把契约双方置在同等外部条件之中的充分必要条件。因此,最发达的社会根本任务就是去完成建立公正的使命。
第三类:另一种反常形式,人们在企业中,各种功能的分配形式不能使个人活力得到充分发挥,协作很不成功。
解决方法:想要彻底消除这一弊端,需要寻找它的运作方式。类比生命体,倘若有些功能长时间陷入一种停顿状态,就会危及到其他功能甚至普通生活。但是如果功能之间的联系就没啥影响。
功能作用的所有发展决定了团结的发展,各种功能的持续性有所增加的条件下,机体更充满活力。所有功能都活跃起来,每个功能的持续性就增加了,各个功能之间的联系就更加牢固了,然后就更能意识到彼此之间的关系。必须要与工作量与个人活力相匹配。
所以,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工作量不大,分工过于精细。不过这类分工常常由异常环境造成的,经济学家还有卡莱的观点,显示,分工不仅限制每个人活力让个人之间确立了牢固关系,也增加了个人的活力,正常状态下,两者是相伴而生的。

三、思考
1.关于序言
序言有两版,本人在经过大致浏览后,了解到第二版序言是作者对于文中一些细节的补充,故先对于全文浏览后再阅读的第二版序言,其中主要是关于正文部分提到的一些概念的澄清。
2.关于代词
文中很多代词,其实给我的阅读造成了一定了影响,比如“这两种”“后者”“它”,我需要回去上文进行对应再次阅读,因为翻译,和中文表达有些许出入,有时候需要根据上文进行推测,对于我的专注力算是一种挑战,本报告中“[]”的使用代表本人根据代词进行推测的部分。
3.作者总是会预设很多质疑
比如会预设为什么作者选择的是法律而不是习俗,这种质疑,或者称为反思,可以帮助自己的论证更加完整,但同时也会增加阅读的负担,我的意思是,降低论证的连续性,难道这就是书籍的不同?
4.有很多地方的逻辑没有读懂,也许这就是书籍和论文的区别?
为什么在寻找“反抗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时,要去看实施惩罚的组织是如何来的。
为什么在“两种法律所规定的关系都是社会分工的产物”这个问题的时候,要加入对于团结命名的来源的解释。
为什么在“社会密度恒定增加和社会容量增大是怎么样让分工发展的呢?”问题论证的时候,要提到文明?劳动分工是文明的源泉,也就是分工的产物,所以提一下?

5.其他问题
【1】在作者分析犯罪的本质构成的时候,分析了很多旧法,甚至是很古老的法律,最先出现的最简单的一定最接近最本质嘛?这样概括出的本质是不是具有主观性?
【2】公正是道德的基石,博爱是道德的冠冕,但其实要承认对方权利,就必须相亲相爱,也就是公正充满了博爱,所以消极从积极里产出的。这里说到博爱是公正的前提能理解,但是怎么消极就对应公正了?
【3】在确定社会类型的时候,关注于雅典,犹太社会,法兰克人,罗马等地区,是否所有的社会学理论存在区域性局限性?
【4】在谈到“职业组织为什么现在存在很多困难,未来将会有重要地位?”这个问题时,作者和斯宾塞的观点进行比较。
矛盾2:斯宾塞认为军事性质和集权性质的社会之外还有民主社会,反驳个人没有活动空间,民主社会不能称之为民主。而且,如果一刚开始就说社会充满个人色彩,社会进化从一开始就有了自己的最完善的模型。如果个人主义先天就有,原始部落为什么容易屈服于首领的专制控制?(我自己的解答,人对于差异性进行了衡量,然后为了赢就追随了呗)专制权力确立不是个人的消亡,而是个人主义的第一步。这里很明显,涂尔干用自己概括出来的观点“社会是由同质性向异质性发展的”来反驳的斯宾塞,真的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否定别人的观点嘛?如果要建立一个自己的观点,一定要反驳别人的观点嘛?因为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在说,言之有理即可。
【5】在第三种反常分工的分析,之前明明说了有机体和社会有区别,但是为什么还能用有机体去类比,寻找答案?是因为有机体是比较低级的嘛?
Posted: 2023-10-21 22:28 | 1 楼
梁伟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201
威望: 201 点
金钱: 2010 RMB
注册时间:2016-12-08
最后登录:2023-10-23

 

不错!读书贵在坚持,当然也可以看看武大硕士生的读书报告,相互学习一下。
读书,思考。
Posted: 2023-10-23 13:18 | 2 楼
李兆珈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4
威望: 4 点
金钱: 40 RMB
注册时间:2023-09-04
最后登录:2023-12-08

 《实用主义与社会学》读后随笔

《实用主义与社会学》读后随笔
读前问题:涂尔干究竟认为什么是真理?真理从何如来?
答: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要确定涂尔干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我生活在我所认识到的世界中”这是我理解的涂尔干的世界。在他眼中,物质世界是一层,然后我们经过对物质世界的思维加工,形成了一个实在世界,这又是一层。可以用一个链式结构理解:物质世界→人→客体感受→思考怎么做有利(真理是以往经验的总结)→实践→实在世界。也就是说,真理不是先天的,所有东西都是我们自己构建的,真理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实在变化的。从具体的角度而言,真理是多数人认同的结果,反过来,促进集体表现的才是真理。
到这里我有点理解为什么涂尔干去研究自杀率,去研究宗教了,因为前者虽然是一种现象,但是作为一种反常现象,又何尝不是一种新型集体表现,而后者明显是集体表现的形式之一。
所以到了这里,在今后阅读涂尔干的著作的时候,我会带着我的结论去看。
《实用主义与社会学》整理笔记
读这本书,一方面是因为听说它薄,一方面,这算是涂尔干在哲学方面的一些见识,他所选择的方法,一定程度上建立在他的认识论上。所以在阅读这本书后,我希望它能帮助我更好了解涂尔干在其他书中的论证。
在这本书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涂尔干一直在把实用主义,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做对比。他似乎更赞成实用主义,而把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作为同流之辈。首先,他谈到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其实都蕴含着对真理的膜拜,把真理看作是相当重要的,相当至尊的东西,而在实用主义中,真理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其有用。
在这里,作者提到了詹姆斯,詹姆斯自己口中的彻底的经验主义,涂尔干口中的实用主义之父,其实他不是非黑即白的,詹姆斯在我看来更像是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融合,或许,我的理解是,詹姆斯本身从经验主义出发,在不断的发展中,走到了极致,产生了质变,成为了涂尔干口中的实用主义。
当然,这里涂尔干还提到了其他实用主义代表人物,杜威,席勒和詹姆斯,他们中有人对于实用主义的观点论述过于分散,过于模糊,或者是功利性太重,让观众不爱听,这些种种导致实用主义体系不牢固,但并不妨碍涂尔干找到实用主义的本质。所以在《社会分工论》中,作者尽量保持中立,逻辑清晰,从劳动分工的功能到社会团结,到社会团结分类,到社会分类。而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更是直接批判那些把各种宗教看作异质性组织。
说回来,实用主义的本质是什么?是真理的内生性。对于经验主义理性主义来说,真理是外在的摹写,是一定存在的,是现成的。它们用纯粹智识去认识无人无关的真理,这种前提让真理有唯一性,它过于固定,让人失去宽容。
为什么不是摹本?因为世界是在变化,思想不是事实的摹本,与行动有所关联的思维创造了实在。在这里其实感觉是借助了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虽然笛卡尔强调理性的思考,但也许不是理性主义?不知道,也许理性主义中也存在可取的,在涂尔干看来。
为什么思维不是事实的摹本?证明一下,思维——唯智论,柏格森概念,高度抽象表达一种事物,实在也这样,不变,确定,詹姆斯口中物质变化,规定不变,概念稳定表达。唯智论否定了实在事物的互相作用。首先,我这里感受到,涂尔干口中的实在和事物是不一样的,有点像人类经过思考加工的产物,而不是那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体。其次,物质是在变化的,但是概念不是随着物质变化的,是相对静止的,思维加工出来的实在是稳定的。
这里,思维和实在直接存在很大的异质性没证明。文中作者自己提了,那就写一下。
实用主义和其他两个主义的差别还体现在对于世界的认识。实用主义认为所有事物处于同一水平,多元主义——统一体内部没有条理的变化,内部相关联,思维为了改变实在不是模仿实践,感觉观念,行动系列都是连续的。就是建立在这一点上,涂尔干把社会和人体做对比,因为社会就是一个个分散的组织构成的整体,同时内部的互动让各个组织结合起来。但我还是不太明白,如果都在同一层面,为什么还要认为要用社会层面的解释社会,而不是别的东西。
对于思维,涂尔干认为思维是有空间性的,主观空间大,三维。思维和实在有相似特征的东西,比如太阳产生温暖感觉。正如直线相交有个点,物质和主观也有交点,客体感受的终点就是内外活动的起点,真理是经验的结合,是思维方式有利条件,善事行为方式有利条件!这点我觉得很像实用主义提到的真理就是有用的。对真理的追求是对事物的感知程度不同,而不是类型的,从不接受任何连续性解决方式(同一水平),更像是价值判断。这部分我自己记录的时候也不太清晰。
关于真理的来源,要看能不能产生满足感,如果根据真理的行为能产生满足感就是正确的。真理由概念组成,詹姆斯赞同,杜威不赞同。概念就像定格动画,来了解客体。真理是否正确的关键在于,真理是活生生,能指导行动。宇宙是在不断塑造中形成的。认识真理唯一途径是增强生命力,真理来源于个体。再次补充一个信息,涂尔干本人活了59岁,那个时代欧洲平均寿命30-40岁,数据来源于《剑桥意大利史》。
作为方法的实用主义,注重实践的后果,每个词语的实践价值,以宗教为例,宗教的实践价值就是宗教生活产物是什么。应当确立更灵活的真理,在这里涂尔干反驳了纯粹思辨和理论思维,正如前面所说的,存粹思维让真理具有了唯一性,而失去了人对于真理的包容性。
但如今实用主义仍存在缺陷,涂尔干不接受当前实用主义口中真理的唯心主义思想起源,认为真理的起源是行动。
除此之外,真理在时间空间中是变化的,因为实在的变化是新的实在已经展现在旧的实在中。现有的实用主义理论是逻辑功利主义。涂尔干提出在实用主义背后存在原初物质(这个没懂,可能是潜意识?)。实用主义认为真理并不具有思辨的功能,是实践的有用性
关于思辨与实践的关系,涂尔干认为实用主义意识只有借助实践才存在。但是思维与行动的条件不同,两者性质上毫无相似之处。这表现在知识的需求与实践截然不同。“是人们受幻想驱使去追求根本把握不住的真理”,这句我有两个理解,首先,涂尔干认为人们只能无限靠近真理,不能完全认识真理,之后,他认同虚无的真理的存在,但又否认了这种真理的意义,从而提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真理。
关于真理的作用,实用主义否定意识的特殊性质,涂尔干认为意识让我们认识自己的有机体,不是一种能引导身体运动的功能,实用主义认为个人是实在的共同创造者,涂尔干认为集体表现制造了社会,真理在科学之前存在,为什么大家信,因为集体表现——实在不是个人创造,是集体。涂尔干将真理分成了两类,它们相互对立,神话真理和科学真理,真理不是满足,而是促进集体表现。 科学真理对应着社会倾向,客观真理倾向;神话真理对应着主观感知真理,非人格真理,它的根源是知识客体多样性,它让宽容出现。真理让事物的新秩序成为可能的手段,是文明。
思维与实在是异质的吗?区分两者的不仅是抽象,还要看到它和其他要素保持的联系,比如真理的强制性(权威),真理是思维的规范,道德理想是行为规范。
Posted: 2023-11-07 20:10 | 3 楼
李兆珈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4
威望: 4 点
金钱: 40 RMB
注册时间:2023-09-04
最后登录:2023-12-08

 Re:李兆珈 11月读书报告

涂尔干为什么这么重视原始?其科学性在哪里?
先说结论,是涂尔干受到笛卡尔的思考方式的影响,受到康德形而上学科学的影响,从而在构建自己的真理的时候,非常重视最初的环节,并且以一个唯心主义视角,构建世界,原始对现在有影响,原始中亘久不变的东西成为了涂尔干的关注点。
首先,从《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涂尔干引用笛卡尔“在科学真理的链条中,最初的环节始终居于支配地位。”这句话证明自己方法论的正确性,可以看出涂尔干对于笛卡尔这种观点是赞成的。
那么笛卡尔又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呢?在笛卡尔著作《谈谈方法》第三部分笛卡尔提出了四条做人的行为准则:1服从我国法律习俗2行动上尽可能坚定果断,一旦选定某种看法就毫不动摇3只求克服自己,不求克服愿望,只求改变自己愿望,不求改变世间秩序。依据这四点做人准则,在《谈谈方法》第二部分笛卡尔又提出了四条做学问原则:拼凑的不如一手制成的完美。不断改造自己的思想寻找真理。之后,他考察了逻辑、几何学分析和代数,得出了4条建构真理的行动指南,其中第三条“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上升”,对于我们的问题非常重要。笛卡尔根据这4点行动指南形成了寻找真理的方法:直观和演绎,直观——纯净而专注的心灵构想,理性思考(行动指南1思考中只能有毫无疑问的东西),演绎——直观的知识进行演绎。我理解的就是正确的推正确的。
综上所述,因为笛卡尔做人观念影响了其做学问的原则,他需要从最简单的思考起,并且根据这个做学问的原则,他需要将毫无疑问的思考内容组合起来,从而最初的知识基础,就是他口中的“直观”就建立起来了,而其他理论都是建立在“直观”上的演绎,那么最初的环节就处于了支配地位。笛卡尔:纯粹的,独自思考,预设真理,崇拜真理,追求完美的过程。
但是涂尔干不同意笛卡尔的这种寻找真理的方法,他在方法论上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康德的影响。我在此想尝试阐述康德和涂尔干的道德思想,包括后面的世界观的关系。但是这存在诸多困难,并且与我的问题没有什么关系,简单地说,两个人都是唯心主义。
复杂地说,康德的时代中,存在着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两派,这两派都对于知识走入了僵持的地步。理性主义者认为知识是由单纯的形式逻辑推演得出,并且认为知识的形成与经验无关。从笛卡尔开始,发展到了莱布尼茨、沃尔夫这里,走入了极端,最终形成了独断论。缺少知识的宽容性,导致知识来源的单一性。而经验主义者则认为知识来源于经验,而经验性的都是观念性的,没有实在性。例如,太阳晒到石头,石头发热,因为无法看到因果,所以不能说太阳晒是石头热的原因。经验主义发展到休谟这里也走入了极端,最终形成了怀疑论,否认一切知识的存在。 因为知识的本质就是相关要素在时空序列上以因果律的方式表达。所以康德反思了这两个派别,他想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形而上学。而在康德看来,形而上学的目的只有两个:1为认识、为自然科学奠定基础,建立起科学的形而上学,即把科学的规律建立起来,实现为自然界立法。而只有经过批判的理性才能为自然界立法,这就是《纯粹理性批判》。2为人的幸福和道德奠定基础,为自由立法,即道德法则。自由一旦被立法,便成了道德体系。这就是康德的另一部大作《实践理性批判》。
在康德的基础上,涂尔干认为道德是人类自由意志的表现,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处的基础,是人的理性和智慧的体现能力。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康德和涂尔干的出发点是不同的,康德的出发点是为了架构形而上学科学,而涂尔干是为了维持社会秩序、解决社会问题。以上提到的,是意图在解释涂尔干重视道德的原因,这点一直贯穿在他的著作中。
“我生活在我所认识到的世界中”这是我理解的涂尔干的世界。
可以用一个链式结构理解:物质世界→人→客体感受→思考怎么做有利(真理是以往经验的总结)→实践→实在世界。也就是说,真理不是先天的,所有东西都是我们自己构建的,真理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实在变化的。从具体的角度而言,真理是多数人认同的结果,反过来,促进集体表现的才是真理。真理是集体创造的,集体表现中蕴含真理,所有集体表现中都含有真理,换句话说,集体创造真理,真理指导实践,所以集体表现就是真理的外在体现。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新的实在是在旧的实在中发展而出,其中包含着旧的实在的影子,也就是原始里面有本性。尤其是实在的观点,直接提高了原始的东西的地位。
至此,涂尔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所了解。但是需要注意到,我所选用的支撑材料多处于涂尔干晚期作品,我们无法用这部分内容去对应他早前著作的方法选择,只能通过分析早前著作,感受涂尔干的观点变化。下面,我将按照时间顺序,从最早出版的《社会分工论》开始,对于涂尔干观点的变换进行阐述。
正如以上所提到的,道德一直贯穿在涂尔干的著作之中,在《社会分工论》中,涂尔干站在发展的视角上,尝试对劳动分工史进行分析,从而体会劳动分工对道德的影响。而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分工史上的起点,社会进化的起点。涂尔干为了深入理解社会的本质和道德的演变过程,对于原始法律进行了分析。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的演变可以看到,这个阶段的涂尔干发现,现在来源于过去,过去变化产生了现在,社会是集体的产物。
在《乱伦禁忌及其起源》中,涂尔干找的了道德的起点,对乱伦压制的最原始形式进行了分析。为什么会选择乱伦,因为乱伦不仅是被禁止的,而且被当作所有不道德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所以乱伦禁忌应该是社会规制的最初形式,外婚制是乱伦禁忌的最原始表现,道德起点就是外婚制。
所以涂尔干首先选择原始社会进行分析:神/祖先在图腾中-图腾崇拜-人是图腾一部分-血中有神的力量-血的禁忌-不能碰同氏族女性-外婚制。这是以氏族制度、图腾制度为基础,以血为延申出来的禁忌制度。同时,他看到了这种氏族制度、图腾制度的基础在现代社会的丧失,
从而看到了外婚制的深远影响:性和亲属感情的分化。对血的恐惧,抑制性本能,压缩内部活动空间,外婚制让本能向外发泄。到了这个阶段,涂尔干看到现在不完全来源于过去,看到的原始对现在的深远影响。他加入和对集体表现的关注。
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涂尔干回归了原始的宗教,原始的社会。在这本书中,对于“原始”有了明确解释,1方法上好操作,低级社会的宗教因为缺乏个性,相较于其他宗教,缺少差异性和变异性。这是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推出来的。2巨大解释优势,原始宗教和其他宗教的关系就像“直观”知识和演绎知识的关系一样。而且其他宗教研究都需要研究原始中蕴含着的本质特征。所以,原始宗教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人的宗教本性。就像对乱伦禁忌的研究一样,他也想知道原始宗教对现在的宗教有什么深远影响。在这里,涂尔干似乎释放了对于“原始”的地位,更多处于好操作的选择,但他仍然坚持,“原始宗教”中包含着某种不变的东西,涂尔干把这部分称为宗教本性。从而研究原始宗教能更方便于我们理解人性本质和永恒的方面。
涂尔干对于原始宗教的定义可以再一次确定其世界观。什么是最原始的宗教:1组织的最简单社会中找到它2不用借助先前宗教的任何要素对它做出解释。1的解释:出于方法的考虑。宗教构成因素很复杂,宗教活动不一样,不能归纳。但是低级社会不一样,个性很少,群体规模小,把差异和变异降到最低。这部分详细阐述可以看《社会分工论》,涂尔干依据法律的发展变化,归纳出了两种社会纽带,在分析两种社会纽带对应的两种社会类型的时候确定的分类依据,也可以称为社会特征。低级社会的人缺乏个性,所以组成低级社会的集体表现差异小,变异低。2的解释:新的实在是在旧的实在中发展而出,其中包含着旧的实在的影子,也就是原始里面有本性。所以最旧的宗教中不应该有其他旧宗教的影子。涂尔干在本书中尝试从集体表现中总结出真理。
综上所述,涂尔干以道德为线索,在《社会分工论》中,尝试从分工形成史的视角,得出道德是如何伴随分工建设社会的,在这个阶段,他发现,现在来源于过去,过去变化产生了现在,社会是集体的产物。之后,涂尔干聚焦于最严重的违反道德的行为乱伦,在《乱伦禁忌及其起源》中,他发现即使现在来源于过去,但这种来源有时候会让过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外婚制在如今的沉没,但是同时也该看到过去仍然对现在存在深远影响,就像外婚制的对于性和亲戚关系的分化的影响,让人们到了如今产生对于乱伦的厌恶感。在分析过程中,不同的氏族,不同的宗教,让涂尔干关注到了集体表现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便是聚焦于集体表现,原始宗教的分析,体现了涂尔干对于实在变化的看法,新的实在是在旧的实在中发展而出,其中包含着旧的实在的影子,也就是原始里面有本性。这便是涂尔干关于“原始”思想变化的全过程。从社会到集体,从原始集体到现在集体,从原始集体表现到人性的分析,这样,涂尔干的世界观一步步发展而来。
那么其中的科学性又在哪里?我认为是“构建”。如果理论不是在逐渐构建的基础上,那么原始的地位将丧失。所以我的问题就是,所有知识都是不断建构在前人基础上的吗?思考方式影响了“建构”,那么其他思考方式呢?社会科学的科学性来自于自圆其说?
Posted: 2023-11-19 12:18 | 4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北工大群学读书会

Total 0.238906(s) query 4, Time now is:05-09 02:52,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